一文读懂 | 凝血几大项怎么看?延长/缩短的意义是什么?

凝血的主要途径及对应辅助检查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APTT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一般为 26-36s(仪器法),32-43s(手工法),与对照血浆比较大于 10s 以上有意义,使用不同 APTT 试剂的参考区间可有显著差异。

APTT延长
1.血浆因子 Ⅷ、因子 Ⅸ 和因子 XI 水平减低:如血友病 A、血友病 B 及因子 XI 缺乏症;
2.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 Ⅱ)、因子 Ⅴ、因子 Ⅹ 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 (无)纤维蛋白血症等;
3.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
4.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 Ⅷ 或因子 Ⅸ 抗体等;
5.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APTT缩短
1.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凝血酶原时间(PT)

PT 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 Ⅰ、Ⅱ、Ⅴ、Ⅶ、Ⅹ 活性的指标,是检测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PT延长
先天性凝血因子 Ⅱ、Ⅴ、Ⅶ、Ⅹ 缺乏症;纤维蛋白原(Fg)缺乏(< 0.5 g/L)、无纤维蛋白原(Fg)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Fg)血症;DIC;原发性纤溶亢进;严重的急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Vit-K 缺乏;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
PT缩短
先天性凝血因子 Ⅴ 增多症、血栓性疾病、DIC 高凝期、口服避孕药等。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凝血酶时间(TT)

TT延长

TT 反映的是体内抗凝物质,所以它的延长说明纤溶亢进,测定的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纤维蛋白的形成时间,所以在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 以及类肝素物质存在时(如肝素治疗,SLE 和肝脏疾病等)可出现延长。
TT缩短
无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FIB)

D-二聚体

凝血时间(CT)

CT 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

CT 延长
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
2.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 K 缺乏等;
3.纤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
4.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 Ⅷ 或因子 Ⅸ 抗体、DIC 早期肝素治疗时等。
CT 缩短
1.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全科医学论坛》综合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