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不是中国原始民族?中原的原始土著从何而来,又去哪里了?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但不是唯一一个,还有印度、美国等。
想要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就要先知道这个国家最开始是什么民族,因为国家历史的发展,起源于民族的融合。
除中国外,世界上还有196个国家,其中大部分国家的形成,都是经过多个民族融合之后才形成真正的国家。
每个国家建立之初都是由一个国家为主体,然后再吸收其他民族加入,而我们中国在建立之初的主要民族是“汉族”,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异议的。
但到了近代,却出现很多质疑的声音,我国封建时期有一个朝代汉朝,有人认为汉族只是作为汉朝时期百姓的统称,他们并不是中国原始民族。
近代学术界提出异议后,建议将“汉族”改成“中华民族”或者“华族”,但“汉”作为中国民族的名称,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
既然“汉族”不是中国原始民族,很多人表示疑惑,那么中原的原始土著都去了哪?
汉族人从何而来
先来说说为什么不能改成“中华民族”或者“华族”,在我国古代,“华族”多为贵族人使用,如果改了就会乱套。
首先“中华民族”用起来不方便,其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改了就是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尊重。
据史料记载,唐朝在对外用兵时,由唐朝人与北方游牧民族组成的部队叫“汉蕃步骑”,由此可以看出,唐朝中原地区就已经以汉族自居。
仔细研究历史会发现,汉族并非有史以来就在中国本部生存,他们大多都从外地迁移而来。那么问题就来了,汉族人究竟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个被称为朝代的时期为周朝,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叫汉人,而被称为“华夏民族”。
夏、商、周乃当时的主要氏族,虽然以这三个氏族为主,但也有其他民族的存在,那些人群被称为“诸夏”,其中的民族有苗族、夷族等。
随着时代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之间进行了小规模融合,虽然他们语言不通,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互通友好。
“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现后,将所有民族和国家统一,形成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秦末汉初时期,西汉皇帝将四分五裂的南方民族再次统一,这次民族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彻底将每个地方的民族汉化。
后来西汉皇帝多次与匈奴交战,战胜后将几万名匈奴抓获当俘虏,让他们与汉族融合,几十年时间里,汉族人与匈奴人结婚生子,文化、习俗等方面逐渐汉化。
到唐王朝,中原汉人早已不是两汉时期的纯血统汉人,由于他们还承袭着汉族文化,所以依旧叫汉人,只是血统不再纯正。
中原土著去了哪里
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着不和谐的声音,问题有些隐晦,答案却已经显而易见。
不论炎黄部落还是匈奴部落,虽然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确实真实存在过。
即便血脉没有流传至今,但他们为后人创造的文化和思想从未泯灭过,通过融合以后,从中汲取精粹,再经过沉淀完成传承。
所以说,中原原始土著从未消失过,也就是现如今的中国人,虽然没有通过血液流传,但通过了思想和文化。
小结
如果非要得出确切的结论,通过朝代更迭和民族融合可以得知,现如今汉族人大部分都来源于中国北方。
不论古中国还是现代新中国,主体民族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的华夏民族。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