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系列(1)白虎汤
现代剂量参考《方剂学》(第十版)
最近的一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了解了小柴胡汤系列,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白虎汤系列。
白虎汤
知母六两(18g) 石膏一斤,碎(50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六合(9g)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米熟汤成,温服。)
《伤寒论》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阳明热但是没有里实。
脉浮滑,说明阳气有余,阳明有热,浮是表热,滑是里热。
表热里寒这个历代医家争议比较大。
林亿等主张寒热两个字互换位置,也就是表有寒、里有热;也有说表热里寒应当是白通汤,不是白虎汤;但是现代经方大家都认为表里都热,不要在意那个寒字就好;
分析一下方剂:
石膏可以清阳明经热;知母能滋肺阴、肾阴,关节炎疼痛、水肿的时候经常用。但是药太寒了,怕脾胃之气受伤,加炙甘草补中益气;粳米补脾胃的后天化谷之源,同时制约石膏知母的寒性。
《伤寒论》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又是一条三阳合病,这是三阳合病阳明为主的。
之前在三阳合病少阳为主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条文中做过对比,具体可以参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篇章。
回到本条。
病机是三阳合病,邪热比较严重。
腹满、身重、口不仁、谵语、遗尿属于阳明有热;
身重是太阳有热;
难以转侧是少阳有热。
同样是三阳经都有热邪,三阳经气不利。邪气跨越表里,封闭内外,气血流通不畅,所以有腹满、身重、难以转侧这些症状。
和其他的三阳合病最主要的不同是本条阳明经热最严重。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这些症状都反应患者阳明经热邪很严重,因为阳明经上行于脸部,阳明有热,会有脸部出油的现象;味觉也会变迟钝;谵语是阳明有热;热邪逼迫膀胱,就会不能控制小便。
如果误用汗法,会导致患者伤津液,出现说胡话,比谵语还严重;如果泻下,会伤胃阳和胃阴,津液不足,导致患者只有头上出汗,手脚冰冷。
所以发汗和下法都是错误的,只能用白虎汤清热生津。
以下内容,请于知识星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