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 除夕恰逢春意暖,晴窗喜鹊上梅梢
辞旧迎新,喜气盈门。
唯有这一日,将这八字完美融合。
这样的巧合,一百年中最多只有三、四次。
2月4日,岁在除夕,立春当令。辞旧迎新,冬去春来。
仪式感,中华民族与生俱来。
除夕团聚,是我们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仪式。
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诉说着一年里的乐闻趣事。
万家灯火通明,举杯共祝明天。
据说很早以前,一种名叫“年”的怪兽以各种动物乃至人为食。
三百六十五日的“流水席”,最后一天就轮到了人。
渐渐摸清了规律的人们,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美酒美食,祭祀祖先,祈求保佑;
关紧房门,扎好篱笆,警醒着到新一年的天明;
不知明日身在何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聊天壮胆……
年复一年,形成了“熬年守岁”的传统。
在长期与“年”斗争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年”怕火,怕光,怕红色。
于是,惊天动地的爆竹声,红艳明亮的春联窗花福字……
成为年终岁尾对抗“年”兽、祛除邪祟最有力的武器。
人们坚信:守住太平,赶走怪兽,新的一年必将吉祥如意。
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王安石《元日》诗中有两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日已至,春意渐生,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清代才子袁枚有诗云“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立春之风也温润。
立春暖洋洋,小满遍地黄。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心之所感超越身之所触。
立春已至,但冬寒未远。春夏秋冬的开端,最冷的恰是立春。
“立春”这一日,全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面积入春。
内心的美好期待,物候的超前感知,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
梅花,立春花信之首。
春风送暖,但寒意不减。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忽如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雪争春未肯降……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水仙,凌波仙子绝尘之姿。
“不与百花争艳,独领淡泊幽香”……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水仙生长温度不宜过高,过暖则只会促成叶片的生长。
其实,只要有充足的阳光,干净的水源,不高的温度……
出尘之姿,指日可待。
迎春,灿烂时节春已至。
最没有存在感的立春花信,非迎春莫属。
可一旦路边迎春嫩黄闯入眼帘,春日已至。
它或许正像《红楼梦》中的迎春姑娘……
“诨名”“二木头”的迎春姑娘,谓其了无情趣。
但她真的一无可取吗?
元春娘娘送出元宵灯节猜谜礼,独她与贾环因未猜中而没有。
庶出且一向被人瞧不起的贾环都觉得讪讪无趣,迎春却毫不介意。
南安太妃在贾母生日当天前来想相看贾府女儿,唯有迎春不被召唤。
迎春继母邢夫人都愤愤不平。
迎春却知道南安太妃和亲的用意,理解贾母对她可能远嫁的疼惜。
豁达大度与通情达理,这就是迎春。
不争不抢,不急不忙,这就是迎春花。
2019年的立春,2019年最盛大的节气之一。
除夕的食俗,加上立春的风俗,丰富了餐桌的样式与意义。
《本草纲目》记载: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五辛发五脏之气,驱除因闭塞之冬而郁结体内的阴浊之气。
在古代,不仅民间百姓会在立春日就地取材制作可口的五辛盘以应时令,即便是皇亲贵胄王公大臣,也会制作各具特色的五辛盘以符合“立春”节气所带来的仪式感。
当我们按下重启,新的一年正式开启。
看似重新回到原点的我们,却有了新的特质。
或许我们很快就要踏上工作岗位,或许我们还在为明天打拼,
但家人的祝福,友人的期待,生命中贵人的助力,
都让重新站在原点的我们坚信:新的一年,必将红火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