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建造过程

折叠 编辑本段 总设计师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清朝皇帝

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社会经济有显著发展、国库充盈,清帝为了追求"宁神受福"的园居生活,从而在这一带兴起了空前规模的园林建设局面。

作为圆明园的主人,六任皇帝相继在其中大兴土木,圆明园理所当然地打上了他们的个人印记,他们也就成为了圆明园天然的总设计师和总监造师。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康熙四十八年赐名"圆明园"。

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圆明园成为"御园"。1725年,雍正皇帝开始了对圆明园的扩建,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雍正皇帝是圆明园的第一任总设计师。公元1723年,当他开始扩建圆明园时,还在圆明园内设立了一个专门的设计机构--如意馆,也就是当时的皇家画院。在那儿,集中了一批优秀的宫廷画师,他们的任务是将皇帝的描述,画成既写实又写意的中国画呈送皇帝御览,皇帝点头了,他们的设计初稿就算通过了。

雍正皇帝对艺术很有感觉,而且特别喜欢圆明园,他继位后从不出巡,在当皇帝的13年中几乎长住在了圆明园。为此,他还发展出一项爱好,那就是穿戴奇装异服,装扮各色人等,在圆明园内招摇过市。最后,他也死在了圆明园。在雍正皇帝的主导下,圆明园的设计既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的理想和意志--一个皇帝心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和精神家园。

到了1737年,乾隆皇帝搬进圆明园成为第二任总设计师,主持了持续整整17年的圆明园第二次改扩建工程。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乾隆十六年前后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十二年至二十五年前后建成西洋楼景区。至乾隆三十九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圆明园,其实是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座园林的,简称圆明三园。

乾隆是个崇尚奢华爱好吃喝玩乐的皇帝,一生多次造访江南,所到之处的江南美景成为他设计圆明园的灵感来源,因此形成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乾隆还对西方文化充满了好奇,这样他便让出入宫廷的画家--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蒋友仁为他设计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西洋楼景区。西洋楼最有名的是各种奇幻的欧式喷泉,一位目睹过它的欧洲传教士称赞它可以和法国的凡尔赛宫媲美。

圆明三园初具规模后,嘉庆皇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在1799年和1811年间,他将两座皇家园林合并进绮春园,并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修缮扩建,而这也是圆明三园最鼎盛的时期。

道光当皇帝后,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直至1860年(咸丰十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

折叠 编辑本段 西洋设计

西洋楼景区的设计师--传教士

现在为游人最为熟知的圆明园景致,即是长春园北界的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乾隆皇帝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由西方传教土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

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

折叠 折叠郎世宁

西洋楼景区的设计者之一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参与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郎世宁除了作画外,还于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大概就在郎世宁为修建长春园工作期间,一度担任过掌管皇家园林工作的奉宸苑苑卿的职务,官职为正三品。

折叠 折叠王致诚

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1702-1768)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法国人,自幼学画于里昂,后留学罗马。清乾隆三年(1738)来中国,初绘西画,然不为清帝所欣赏,后学中国绘画技法,参酌中西画法,别立中西折中之新体,曲尽帝意,乃得重视。与郎世宁、艾启蒙、安德义合称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传世作品有《十骏图》册。

折叠 折叠蒋友仁

蒋友仁(Benoist Michael,1715-1774),字德翊,法国耶稣会士。1744年来华,1747年经郎世宁的推荐,参加修造圆明园之属园--长春园的"西洋楼"建筑群,主要负责其中人工喷泉的设计及施工指导。当年,第一个大水法"谐奇趣"即告完成。此后,他又指导续建了蓄水楼、养雀笼、黄花阵、海晏堂、远瀛观等多处水法工程。全部工程于1759年结束,前后长达12年。

西洋楼景区的整个占地面积不超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五十分之一,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但它却是我国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在我国园林史上,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兴建,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一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土赞誉西洋楼: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们所能幻想到的、宏伟而奇特的喷泉应有尽有,其中最大者,可以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

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殊趣。

折叠 编辑本段 建筑师

折叠 折叠样式雷

参与圆明园营建的皇帝和画师们,只是将现实和想象中 的美丽付诸纸上,而具体的建造实施者则是宫廷中的御用建筑公司--样式房。这个御用建造机构的开创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样式雷"家族。

"样式雷"祖籍江西永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一代雷发达由江宁(南京)来到北京,到第七代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它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

今天,我们只能从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等清代皇家建筑中,去畅想那个曾经也刻在圆明园红墙上的名字--样式雷。

折叠 折叠雷金玉

雷金玉随父亲北上京城后,也在宫里当差做木匠,大约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雷金玉参与了畅春园正殿"九经三事殿"的工程。当时在上梁的时候,康熙见雷金玉很年轻,技艺也非凡,召见他谈话,发现他才思敏捷,正好两个人年龄也相当,康熙非常欣赏他,马上封他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让他掌管皇家的建筑设计,就是样式房。

至今,在雷金玉的碑文中还如实地记录着这个故事。康熙的御制诗《畅春园记》里,也专门提起过有一位技艺非凡的工匠,他一直非常挂念。从这以后,雷金玉参与了西郊诸园的许多工程项目。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修圆明园,赐给当时一位亲王,此间主持修建的就是雷金玉,而这位亲王,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雍正帝。

雍正帝即位后,大规模扩建圆明园,此时年逾六旬的雷金玉,应召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负责带领样式房的工匠,设计和制作殿台楼阁和园庭的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对圆明园的设计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具体施工前,作为圆明园建筑设计师的"样式雷"首先要进行平面设计,画出建筑草图--地盘样,地盘样上有亭台楼阁、庭院山石等建筑图例,也有桥梁、水流的布局走向。草图经皇帝认可后,他们便要将图上的建筑景致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

圆明园施工过程中,欣逢雷金玉七旬正寿,雍正帝给予特殊的褒奖:命皇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亲笔书写"古稀"二字匾额,赐予雷金玉。雷金玉将此匾运回故乡南京,悬挂于祖居大堂。

雍正七年(1729年)末,70岁的雷金玉去世,雍正除恩赏金银外,还下旨令皇家驿站沿途照料运送灵柩返回南京安葬,皇帝所赐匾额供奉在雷氏故宅大堂。这在当时对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作为雷家世代执掌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事务的创始人,在后来的雷氏宗谱世录中,雷金玉被尊奉为雷氏家族迁居北京的支祖。

此后雷氏家族共有七代人接续持掌样式房,其中以雷金玉的孙辈雷家玺最为出色,万寿山、玉泉山、香山、避暑山庄等工程均出自他手。

折叠 折叠烫样

我国古代的建筑工程最迟在汉代就有了图样,到隋朝时发展出以线万方安和烫样 条和结构相结合,在三维空间内研究建筑设计的模型,"样式雷"的贡献就是将这一设计程序标准化、规范化,并命名为"烫样"。所谓烫样,就是指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用草纸板、秫秸、油蜡和木料等材料加工制作的模型,因制作工艺中有一道熨烫工序,故称烫样。

作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御用班底的样式雷家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宫廷各项建筑工程烫样的制作者。在他们的妙手之中,平面的设计图样通过纸、秸杆和木头等材料的组合变成了立体的微缩景观。

遗留至今的样式雷烫样,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处,其中以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时所做的烫样为数最多,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圆明园中的"勤政殿"、"万方安和"、"廓然大公"等。

这些烫样都按比例制作,尺寸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分样,一种是寸样。如五分样、寸样、二寸样、四寸样至五寸样等,即与建筑尺寸比例分别属1/200、1/100、1/50、1/25至1/20等。比例根据需要选择,细致到房瓦、廊柱、门窗甚至室内陈设的桌椅屏风等,以便皇帝审样时一看就明白,也方便建筑时按比例原样放大。烫样的神奇也在于它的层叠性和灵活性,结构之间互不影响,各个建筑细部有所联系又不失独立。

和圆明园付之一炬一样令人遗憾的是,烫样工艺也随着雷家的衰落而失传,现在反映圆明园旧貌的烫样,只剩下同治时拟修复圆明园时做的几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