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成:浅谈山水画的画中有诗
浅谈山水画的画中有诗
图文/夏文成
苏东坡曾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这一评价精辟地概括出了王维山水画的特点,也道出了山水画的至高境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语从此就广为流传开来,历代山水画家把这句话奉为圭臬,竞相效法王维画风,逐步形成了我国绘画史上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风格流派。于是“画中有诗”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山水画家们苦心孤诣,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夏文成山水画
那么,是不是在画上题诗,画便是“画中有诗”了吗?未必。
愚以为,若加以细究,“画中有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诗中有画,应该要做到画面意境空灵深邃,饱含诗意,值得反复玩味。“画中有诗”即是画作有诗的意境,也就是画的诗意化,画的文学化。中国画,自东晋顾恺之始标志着文人进入画坛,逐渐造就了中国画的诗化特质。
诗的特征是形象化抒发作者丰富的想象和思想感情,讲究意境的含蓄、优美。与山水画殊途同归。山水画的意境美在于“画中有诗”,也就是要有深邃、优美的意境。中国画历来看重意境,讲究气韵生动。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是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其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意境这一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画筌》首先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山水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意境,在山水画创作实践中,就是画家通过描绘客观景物表达主观思想情感,二者水乳交融所形成的诗一样的艺术境界。是画家生活阅历、修养学识、思想境界、价值取向等等主观情思与在创作时通过画面布局的精心构思,用笔的轻重、缓急,用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刚柔,色调的冷暖、构图的繁简、虚实等所产生的不同的节奏和韵律,营造的艺术氛围,留给观者巨大的想象和思索空间。
“画中有诗”还体现在“不似之似”上。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审美观也有别于西方人,善于将明晰的事物模糊化,朦胧化,从中感受到诗意的美感。欧阳修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知见诗如见画。”这里的 “得意忘形”说的是在掌握形似之后,通过画者的主观改造而成为一种“意象变形”。
作家、诗歌评论家牟心海认为,只有经过变形以后才能成为艺术①。
其实,画家“搜来”的奇峰,需要也要经过画家主观的艺术提炼、改造、变形,才能成为绘画作品中“似与不似”的“意象”,这种变形意象目的是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传情达意的媒介。
黄宾虹说:“不似之似,仍为真似”,齐白石指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
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画中有诗”还体现在“气韵生动”和生命的律动上。自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这一概念,“气韵”便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就是要求画作意境要高,要有韵致、韵律和韵味,风神气度要高雅;“生动”就是生命的律动,画也是有生命的。“气韵”是这种生命律动在艺术中的表现形态,即一种音乐般的唯美境界,是一种诗的韵律。欣赏一幅画,画中的“气韵”很重要,好的作品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让人产生音乐般生动、和谐的美感。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下,才会产生诗意的空灵含蓄之美,才会让人感觉到画中有无尽的诗意。
夏文成山水画
其二,画中有诗,是指画作富有思想性、哲理性,启人哲思,给人无穷的想象和回味空间。中国画的艺术观,是在传统哲学观念影响下自觉的萌芽,是传统人文辩证思想和形象思维的结晶。正是由于传统人文思想的主导和影响,才形成了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独立的艺术价值和美学观而独树一帜。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重要画科,深受儒道禅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它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之美,使山水物象不再是寻常的山水,而是一种超越生命本身的“天人合一”,是画家主观情思与自然造化的完美融合,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
画中有诗的山水画,总给人一种淡远飘渺的感觉,画中的物象虽取自然真物却又是经艺术抽象“变形”而来的,并非完全写实,而是通过抽象的笔墨“意象”表达出人生最深刻、最有味的意趣。中国山水画艺术不仅是一种精神折射于心灵的图景,即“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更是由山水的四时变化,其时序节律,风霜雨雪,云蒸霞蔚使然,使山水气象贴近了人的情感与心绪的丰富与变化。因而山水画表现之景不单单是物象的自然组合,更是一种艺术境界的融合,是山水之景与人的思想情感的相融相生,物我合一。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和脆弱,在崔巍的大山脚下,人不过是一粒尘埃,难免让人产生人生短促,岁月易老的千古浩叹。
同时,山水自然在人们心中又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山是神秘的,山里往往住着神仙鬼怪,藏着狐仙蛇精;山是挺拔稳重的,构屋建庙都要有靠山,如此才稳固,
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与山水息息相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山就有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有灵气,有水就有生命,山水相依就有了风景。有了水,山就是活山,有了水才有飞瀑流泉给人无限想象。有了水,才有春花似海,草木葱茏。水,就是财富,就是奔涌不息的生命之源。有安全感。有了山,有了江河,就有了江山,就有了家园。
因此,山水在中华民族心目中,有着特别深厚的情结。
那些官场失意的文人纷纷归隐山林修身养性,无私的大山大水给予他们孤寂落寞的心灵最终的庇护。他们隐居山中,通过观山阅水,感悟人生,最终如茧花蝶,涅槃自我,创作出了大量精妙绝伦,流传后世的山水诗和山水画。所以,山和水在人们心中,山不仅仅只是物质意义上的山,水也不仅仅只是物质意义上的水,而是一种生命的律动,精神上的依皈,哲学上的象征。
基于此,山水画对于诗化意境的追求,实际上是超脱物质羁绊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拓展和延伸,将传统绘画在意象表达之外,倾注画家的浓烈的情感和人生思考,表达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从而赋予山水画予思想性、哲学性,使得山水画具有象外之意,画外之境,诗意化的意境愈发含蓄空灵,令人无限神往,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而产生情感共鸣,思想受到感染和启迪。
夏文成山水画
其三,有的“画中有诗”是根据前人诗意创作的画作,本身就是诗意的形象化表达,即画家根据古人的诗意作画,把诗的意境用笔墨形式转化为山水画,属于二次创作。它要求画家对诗作的内涵和意境,亦即诗意有深刻的感受和领会,融会贯通,使画的气质与诗的气质相对应,让人感受得到诗的意境,也就是要让人感受得到画家画的是哪首或某句诗。
历代画唐人诗意图的大画家不少,远的有王翚、王时敏,近的有张大千、陆俨少、傅抱石等。由于画家各自的个性风格及对诗意的理解不同,画作也各有千秋。特别是王时敏、张大千、陆俨少、傅抱石等的唐人诗意画气质与唐人诗的气质契合无间,使得诗与画相得益彰,意境深邃,气韵生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扬,成为画唐人诗意画的典范。
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有诗”的山水画呢?笔者拟不避浅陋试述一二,权当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应当是要全面了解山水画创作的构图布局规律和要求及相关知识,具备深厚的绘画功底,熟练掌握创作山水画的各种技能技法、皴法,能够得心应手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山水画。这是创作山水画的基本功,也是“画中有诗”的先决条件。
其次要熟知自己的创作表现对象,亦即山脉的走势、峰峦的形态及阴阳向背、溪瀑江河云气的运行规律及动态特征、草木的生长规律等等。只有做到对表现对象了如指掌,才能将纷繁复杂的物象去芜存真,去粗取精,提炼、转化为艺术意象,就像百万雄兵的统帅一样,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指挥得当,方能决胜千里。
再次是画家要胸中有诗,才能做到画中有诗。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也就是要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地理人文知识、深厚的学养熔铸于心,形成一种特殊气质——书卷气,或者诗人气质,抑或文人气质,如此,心手相应,驾轻就熟,方有可能将心中的“诗”熔铸到画中。
夏文成山水画
总而言之,不论是诗中有画,还是画中有诗,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乃至需要花费一生来进行淬炼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画家们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不断求索,推陈出新。同时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诗意地栖居,心里时刻荡漾着诗意,也许自己的画作才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有了“诗”。
不然,可能永远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注释:①牟心海:《意象变形性的诗式创造》(《艺术广角》2009年04期)
夏文成山水画
夏文成,云南昭通人。云南省作协会员,昭通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已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歌1000余首。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孙犁散文奖、曹植诗歌奖、周庄诗歌征文奖、黄鹤楼诗歌大赛征文奖等全国性奖项。出版诗集《秋风不会将大地搬空》《我是我唯一的行李》。业余兼习山水画其山水画作品及其相关评论曾被中国国家艺术网专题刊载,山水画作品被省内外众多人士收藏。墨缘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