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县城老醋坊

位于晋源区的太原古县城正式开放,给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欣赏古代县城风貌的好去处。我们一家人欣然前往。

古县城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十字街格局清晰,它的布局完全体现了古代人在建筑风格上的传统理念。

古县城内东南西北四条街两侧的建筑都是庭院式组群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主轴线进行设计。重要建筑置于纵轴线上,次要房舍置于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礼教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它要明确显示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等级区别。

庭院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力求方正。多数庭院都是四合院,口字形为一进院,日字形为二进院,目字形为三进院,前后院串连在一起,通过前院进入后院。除主院外,还建有偏院或跨院,有侧门连接。这种布局也能体现古代人注重安全、向阳采光、抵御风寒的生活需要,也说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特点。

在古代能够建造几进院的人家大多为官宦、富商、士绅等,他们看重等级,讲究排场,以示显赫的地位。这些人家的妇女及眷属一般都住在很深的后院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古代女子必须恪守的规矩。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来描述这些人家居所的幽深和隐秘。

位于古县城东街路南,有一处“宝源老醋坊”,在一间展室内看到了我非常熟悉的农家老物件,区区一展室竟然把农家人春种秋收的农事活动完整地展示出来。它是一幅耕耘图,是一卷丰收画。

没有在农村生活及劳作过的人,也许看到的只是几组陈旧的老农具,既不知其名称,也不知其有何作用。也许有的孩子会猜测是什么兵器,因这里陈列的一种“钉耙”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随身武器。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这里展出的物件都是我熟悉的农具,看到它们,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因为我曾经熟练地使用过它们。

“木扶犁”是春天耕地的主要工具。耕地时,前面有牲口驾套拉,后面老农一手扶犁一手扬鞭,一行一垄来回耕耘。“木扶犁”很笨重,那可是耕田人用肩扛着去干活的,不管路多远,多难走,都得扛到地头。

“大钉耙”,我们家乡人也叫“耙儿”。在耕过的地里用它把土坷垃磨碎,把地磨平。使用时,耕地人把它扛到耕过的地里,平放地上,前面有牲口驾套拉,后面的人叉开双腿立于耙上,人要保持平衡,一手牵着牲口的缰绳,另一手执鞭,看上去也挺威风的。耙地时最好是刚耕过的地,土坷垃还很湿润,时间长了变得又干又硬难以耙碎,不适宜下种。耙地的人必须有经验,没操作过的人上去都站不稳。虽是简单的农活,也是讲究技巧的。

“小钉耙”就是猪八戒用的那个武器,它是用来打坷垃,搂草,修整地的工具。这种工具的耙齿有多种形状,有9齿、7齿、5齿等不一,农家人根据自家的需要让铁匠打制。

“耧”是下种用的工具。下种时,播种人把它扛到地头,耧槽里盛满籽种,牲口在前面拉,人跟在后面双手扶耧,边走边摇。为什么要摇呢?上面大槽内的籽种从下方的小口漏入中间的小槽,小槽底部有几个通向耧腿的小孔,小槽内吊置一小圆球,耧一摇动,小圆球左右敲打,籽种就均匀地通过耧腿进入地里。小圆球晃动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很有节奏。耧是一项技术活,讲究技巧,要把握力度,不深不浅,脚步匀速。否则,种出来庄稼地垄不直,籽种深浅不一,出苗不齐。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秋天的收成。

“锄头”是锄草的用具。农谚说:“草锄一寸,等于上粪”。及时锄掉庄稼地里的杂草,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益。锄头有长把大锄和短把小锄之分。

“镰刀”平时用它割草、削藤条,秋天庄稼成熟后,用它收割秸秆作物。第一天收割叫“开镰”,割完庄稼叫“收镰”。

“木权”、“木掀”都是打谷场上的用具。收割后的秸秆作物,像糜子、莜麦、荞麦等都要一排一排铺到打谷场上,经过碌碡的碾压,让粮食与秸秆分离。谷子和高粱是掐下穗头进行碾压。碾好后,用“木权”把空空的秸秆挑起,码成草垛,用“木掀”把碾好的粮食归拢到一起堆成大堆。然后就要用到“扇车”了。

“扇车”是打谷场上的大型用具。它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进行。有摇把的、上簸箕的、漏簸箕的、用大扫帚撇草渣皮屑的,是一条龙流水操作,缺一不可。扇好的粮食,经过晾晒,便可以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米和面了。

加工米要用石碾,加工面要用石磨,这就是我们在展室中看到的那两个大型石具,从实物布置已看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整个展室囊括了农家人春华秋实的全过程,那些农具、图片、农作物,以至吊在屋顶上用五谷杂粮布置的山西省地形图,无不展示着农村人一年四季从事农事活动的场景,它是一个系列,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程序。它们在讲述着农家人的故事。

农家人忙碌的耕耘,辛勤的培育,秋收的繁忙,收获的喜悦全部在展室中展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敬重,理当珍惜。

十字街头北侧有节目表演。一群古代文人相聚一起吟诗作赋。他们都是山西大文豪,有太原的王之涣、王翰、河津的王勃、永济的王维、运城的柳宗元等。演员们效仿古代文人打躬作揖,风度翩翩。他们的演技娴熟,幽默而风趣。

在古县城标志性建筑市楼下方的石廊中,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都有扮着古装的宫廷歌舞在演出,舞者个个如同天上仙子,美艳动人。霓裳紫袖,丝竹声声。婉转而悠扬的古乐曲吸引了众多游客,大家纷纷驻足观赏。

古建筑、古文化、特色民俗、市井百态,活脱脱展示了太原古县城的古风古韵,现代人访古,遐想无限,余味无穷。

(0)

相关推荐

  • 惊艳视频!明太原县城再现“凤凰城”之美!

    惊艳视频!明太原县城再现“凤凰城”之美!

  • 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一卷 进城 1

    肖来顺自己坐在车厢里,肖明岭扬鞭赶着驴车,他们一大早出发了. 肖来顺依旧是平顶皮帽,棉袄外套着蓝灰色中山装,肖明岭大棉铲鞋.黑布绑腿.黄灰色束腰,戴着人造革瓜皮帽,人造绒护耳帽搭子,外围绕上褐色的尼龙 ...

  • 太原古县城、忻州古城…山西这么多古城如何“新生”才能长久地“活”下去?

    历经8年精心修复的太原古县城, 刚刚揭开神秘面纱, 再现600年前的辉煌: 被称为山西最低调城市的忻州, 在全球旅游业陷入低谷的2020年, 迎来高光时刻-- 近年来, 随着文物遗存的保护和开发, 在 ...

  • 记忆中太原古县城

    记忆中的古城,是我的故乡晋源镇(古太原县城).当地人又叫"城阂里"(城里头),论名气,太原县要比晋源大的多.在太原地区,你说晋源,人们知道,若到了外地,就不一定知道了.记得70年代 ...

  • 走进太原古县城

    一城看山西 一街五千年 太原古县城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带动商业经济繁荣 在距今2500年的同一片土地上,晋国卿大夫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建晋阳城于此,在当时的晋阳大地上,晋阳城也不过是一座周回四里的弹丸 ...

  • 【公示】太原古县城楹联征集结果公示

    【公示】太原古县城楹联征集结果公示

  • 太原古县城,涅槃凤凰鸣祥瑞!

    老城新韵        并州西南,有凤来仪.在晋阳古城遗址的一角,复建基本完成的太原古县城建筑格局犹如展翅飞翔的凤凰,翙翙其羽,气象万千. 璀璨古城        历时多年修复,这座延续晋阳文脉.自古 ...

  • 太原古县城城门匾额

    太原古县城城门匾额品读 历史与文化,是古城的灵魂.太原古县城,这座本身有着600多年历史文化又延续着至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晋阳古城的文脉,故可以说,这是一座有灵魂的古城.   暂且不论这座古县城 ...

  • 太原古县城,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

    太原古县城位于晋源区,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城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十字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自古就有&q ...

  • 太原古县城赋并序

    晋国赵简子乃建晋阳,辉煌留存.宋赵光义火烧水灌,终成废墟,并于唐明镇修城筑墙,此为太原之城也.明初于基晋阳遗址,乃建太原古县,名为晋水之源也.斯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为序. 汲九土之灵气,泛千载之古 ...

  • “天下王气出晋阳”,来看看晋阳文脉延续的太原古县城

    薛道衡(540~609年),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朝大臣,著名诗人.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