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影‖山后那个秋
我永远忘不了山后那浓烈而美丽的秋天。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秋天,厂里派我和一位姓李的师傅去北山收购山葡萄。北山是地处县城北部商洛山中最北边的大山之一。这里山大沟深,植被密布,生长在丛林中的山葡萄,由于树叶的常年堆积,土质肥沃,颗粒大而含汁量高,是酿山葡萄酒的上好原料,每年仲秋时节,厂里便大量收购,为了给边远山区农民提供方便,按厂里的安排,我和李师傅便住在了林场附近的一个叫金月的小村子设点收购。
山后气候凉爽,我俩住下后,葡萄还没完全成熟,当下的工作只能是贴几张“露布”,搞点宣传和准备工作。
第一次下乡,来到这深山老林,人生地不熟,又没有什么好地方,李师在房子睡觉,我便在村前河边读书,用来打发时间。
村前的小河是从后坡根引到村里的,河水不大却很清,除了供村里人畜饮水外,还用来作动力磨面,小河欢唱着从村前流过,给这小山村带来了生机和欢乐。
每天晨曦,我来到河边洗刷后,就坐在河边的大青石上读书,开始读着读着,就有一双眼睛扰得我心神不宁像猫抓.一连几天,她不是端着木盆来洗衣服,就是提着菜篮来洗菜,那明净的眸子分明流露出了天真和羞涩,乌黑发亮的披肩总是用花手帕扎着。
她见我瞅她时,深深地埋下了头,我不瞅她时,她却停下了手中的活,对着河水发愣,猛的四目相对,她却匆匆离开,弄得我心神不宁,再也无心读书了。只是那河边,每天早上是非去不可的。
一天午饭后,李师傅在房子里收货,我在外面开发票,她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在同另一女子说话,只听那女子问她晚上有事没有?她说晚上要帮家里磨面,说这话时,用眼斜视了我一下,我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太阳像个燃烧的火球,向山后滚去,不多大会,天就黑了,我匆匆地扒拉了一碗饭,哄李师说我上厕所,一出门就直奔水磨房。因正值秋庄稼成熟季节,人们便早早地去地里狩猎去了,村子显得很寂静。
来到水磨房门口,先仔细听里面有无动静,除了哗哗的水声外,没有磨子的转动声,更没有她的影子。我懊恼地坐在房门口的石板上,对着河面上忽而栽下忽而飞起的流萤发呆,这时山坡上便有狩猎人的吆喝声和铁器的敲打声。
夜很静,星星不停的眨着眼睛,我似乎听到了银河的流动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咯吱”一声,她家的房门开了,我忙站起来,发现她站在窗外那微弱的灯光下,默默地注视着磨房的方向,我生怕她看不见我,便故意咳了一声,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门“咯吱”一声又关上了,随之我的心在隐隐地下沉,但那窗户上的灯光却一直亮着,窗棂后面隐隐地有一张脸在移动,等我移动双脚离开水磨房的时候,那亮着的灯光才熄灭,不由使我憧憬起了她的心理活动来了。
回房子的路上,弯弯的月牙已爬上了山垭,透过那银色的光辉,我突然发现,这村子很美,一种甜甜的感觉爬上了心头。
回到了房子,李师早已进入了梦乡,我躺在床上,回味着这一切,不知不觉中便睡着了。这一夜,我睡得好香好甜,等李师叫醒我,已是大半早上了。我匆匆穿好衣服去河边洗刷,没有发现她,却远远地看见了停在村中间的汽车,李师正在组织农民装车。
我来到车前问李师,咋不收了,李师说厂里正等着加工,剩下少量的不收了。我一听没了精神,无奈地帮李师收拾着行李,眼睛却不停地在人群中搜寻,希望能向她道别什么的,可始终没有发现她,直到汽车开出了村口,我才发现她站在一棵柿树下面,注视着越来越远的汽车。我真想让车停下,对她说声再见,可我没有那勇气,只能任那瑟瑟的秋风,来撞击我的心扉。
山转路绕,汽车颠簸着开出了村子,她的影子越来越模糊,最终消失在大山的后面,但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中。她就像一盏灯,是那样的明亮,那样的温馨,又那样的朦胧。无论是春夏秋冬,那摇曳的灯光将对我是一种美好的回味。
山后那个秋呦,一个无缺无憾的梦.....
作者简介:刘丹影笔名丹影,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商洛山一乡村小学。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没写出满意的作品,唯一的成就是浪了个省作协会员的虚名。现供职丹凤县新华书店。
平台作者往期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