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二十八) 我在汲淇县期间有关淇县情况的回忆

编者按:
从2020年4月16日开始,文艺朝歌陆续推送《红色记忆——淇县革命回忆录资料汇编》,让我们一起走进炮声隆隆、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共同感受这片遍布红色基因土地上的光辉与荣耀。

向曾经在朝歌大地上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致敬

我在汲淇县期间有关淇县

情况的回忆

按:周泉,男,1915年出生,1935年入伍,1938年入党,原籍寿光县人。1944年任汲淇县县大队副政委、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汲淇县县大队升编为太行七分区四十九团,任团长兼副政委,团副政委、政委、团总支书记等职。

我是1943年秋,到汲县工作的。县大队开始是在汲县西拴马成立的。副大队长先是王高炳、后是段成秀。我任县大队副政委(为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大队长、政委均由县长、县委书记兼任)。县大队的建立,是以十几个人为基础,最后,发展到五个连,还另建立了几个区干队。

1944年底,汲县、淇县合并为汲淇县。两县的武装力量也合并为汲淇县县大队,副大队长是段成秀、和烈二同志,我仍任大队副政委。当时县大队的装备较差,只是步枪和手榴弹,但指战员抗日热情很高,作战目的明确,所以打仗来,都能英勇杀敌,为解放汲淇县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县大队开展武装斗争的范围,南到新乡北的路王坟,西南到辉县的常村、张村一带,北到淇县形盆口外的庞村。庞村当时住有扈全录顽匪,经常扰乱百姓,惨杀人民。为保卫群众的利益,除我县大队不断打击敌人外,经常还有我一个区干队,坚持对敌斗争。这里斗争环境残酷复杂,我区干队为免遭敌人的包围,一夜就得挪动几个地方。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汲淇县县大队升编为太行七分区四十九团,我任团长兼副政委,赵抱一任政委(实际上做县委工作),副团长是郭茂芳。分区为提高部队战斗力,除加强党的领导外,还给四十九团配备有重机枪一挺,八二迫击炮一门,轻机枪八挺,使部队装备大有改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从斗争中以缴获敌人的武器不断装备部队,使部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不断获得提高。

在淇县境内的战斗,我回忆主要的有三次:

一、庙口战斗

庙口村位于淇县城西北太行山边的一个山口外。从此东去可达高村车站,是我通向平原开辟敌后革命根据地的要道,因此,也是敌人封锁我太行解放区的重要据点。这里住有伪军一百多人,但以堵截和封锁我向敌占区工作的开展。

我们为了开辟山外一带的工作,夺取通向平原的要道,根据七分区指示,县委研究决定拔除这个据点。

为执行分区、县委的决定,就在1945年的麦后,我县大队出动四个连的兵力,连夜包围了庙口村的敌人。用一个连布置在庙口村东南方向,以迎击淇县来援之敌,三个连负责围攻。战斗约在夜十二点打响。一开始,我各连指战员就向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机枪扫射、手榴弹轰鸣,打的敌人退缩在炮楼里,进行顽抗和固守。我英勇指战员向敌人发起强攻,打的敌人胆颤心惊,已到难以支持的时候。这时天色已亮,我军为避免伤亡,就将部队向山后边撤了一下,并计划让战士休息休息,恢复体力,待天黑再攻。

天一亮,淇县高村车站的敌人就来增援。据点的敌人,就趁我后撤和敌援兵快要到来之际,放弃据点,仓皇逃往高村车站。我一看敌人逃跑就奋力猛追,但敌人为免遭围歼命运,跑得也很快。追了一段,除俘掳了一小部分敌人外,其它敌人都跑向高村车站方向去了。

我军随即返回庙口,到敌人的炮楼里,缴获了一些粮食和一部分弹药,并将炮楼烧掉,这就完成了拨除庙口据点的任务。

庙口战斗,虽没有全歼敌人,但拔除了据点,扫除了通向敌占区要道的任务。因此,它对打败敌人,开辟山下平原地区工作,解放铁路以西的人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夜袭南阳

南阳位于淇县城西南平汉铁路西侧。该处住有伪军一百多人,其任务是保护铁路和县城。这时,日本鬼子在全国,由于不断受到我军的打击,败势已定。我们为了有效地打击动摇敌人,就决定对这个据点进行夜袭。

1945年夏的一个夜晚,我县大队以一个营的兵力布置在该村的东北方向,以截击城内的援兵,一个连作为予备队,两个连进行夜袭。

当时,敌人是住在地主家一个平房楼上(实际是街中心阁)。他们仗着房高离城又近,所以很胆大,连岗哨都没设。我军由向导指引,摸到楼下,敌人还不知道。我英勇战士用手榴弹突然发起猛袭,手榴弹打到楼上楼下,敌人睡在楼上的被子被炸着火,引起整个楼房起火。手榴弹的轰炸,楼上的火焰吓的敌人惊慌万状,纷纷向楼下逃跑。由于我军层层包围,敌人没法逃出,只好举手投降。这次战斗,全歼该敌,无一漏网,共俘敌一百多名,缴枪一百多支。由于夜袭猛烈,歼敌彻底,所以,使城内敌人受到很大震动。

三、吴庄奇袭战

在淇县城西紧靠太行山边有个吴庄。敌人为了封锁我太行解放区,阻止山下群众向我送粮,并企图切断太行与冀鲁豫解放区的联系。为确保县城安全。除沿铁路西挖封锁沟以外,还派伪二十三师一个营住在吴庄。敌兵力的布置是在庄南边修有两个炮楼,东炮楼住两个连,西炮楼住一个连和营部。他们为免遭覆灭,在碉堡外围还挖有深沟,出口处设有吊桥,以控制出入。

针对敌人这个情况,我军是早想拔除这个据点,只是认为条件不足,一直没有下手。

1944年秋末,我县大队驻防在塔岗口。一天,岗哨发现伪二十三师一个逃兵,摇着白手巾,向我投诚。经查问,他名叫张其发,河南省浚县人,是从吴庄伪军中逃出来的,在伪二十三师当班长。他脱离敌人向我投诚的原因,是和排长闹矛盾,被排长痛打了一顿,心怀不满,想向我投诚后,好报私仇。对这样的人开始我们是有怀疑的,怕他是诈降,所以,就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审问。审查的结果,他所供出的伪军部署、武器装备、防护设施、军官情况,与我们所掌握的完全一致,从而断定投降可靠。当时,这个伪班长还供出了另一些情况,他说:“我们这个营,虽住在炮楼上,但做饭是在庄内的祠堂里(实际是土匪头子张治邦的后院)。每天三顿饭,都是不带枪到祠堂里去吃饭,营长也和我们一样去祠堂吃饭。在吃饭时候,炮楼上只留一个岗哨和几个病号(害疥疮)守楼护枪。”根据这一情况,经过研究,我们就下了奇袭吴庄的决心。

为打好奇袭这一仗,首先,在部队中,挑选了作战机警,勇敢沉着的班排干部和精明老练、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战士,组成了奇袭小分队,人员不足一百人,以隐蔽潜伏的行动,消灭这个据点的敌人。

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天下着蒙蒙小雨,我带领奇袭小分队,沿着通向吴庄的深沟,静静的到了吴庄。潜伏地点选择在和伪班长很要好的冯(明章)家院内。冯家出身贫苦,靠种地为生,从政治上不会坏我们的事。这个院的位置是透过南地,可直接窥视敌人的两个碉堡。与敌人做饭的祠堂,仅有两家之隔。院内东屋的外边就是敌人常吃饭通过的胡同。所以,潜伏在这里,对奇袭很有利,但另一方面,也易暴露,需要严格遵守潜伏纪律。

夜里到了吴庄,给我们作向导的伪班长,仍以熟人关系,叫开了老冯的门。一进门,老冯就惊恐起来,看到院内的军队和伪军不一样。针对老冯这种疑惑,我们就认真作了解释和宣传教育工作,使他很快消除了疑虑,和我们站到一边。该院只有一座北屋和一座东屋。我们就把所有人员挤入这两个屋子,屋小人多,屋内满满的拥挤的很,但我们的指战员,为了人民的解放,把这样的苦,却视为常事。他们严守纪律,没一人叫苦,人人都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天明后,如何奇袭,彻底消灭盘踞在这里的敌人。

清早,在太阳快出来的时候,伪军的炊事员从碉堡里下来了。他们背着锅,扛着粮,叮叮当当走向祠堂,开始要做饭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料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由于夜间下雨,伪军做饭的烧柴淋湿了。为了引火,一个炊事员来叫老冯的街门,门打的啪啪响,老冯的名字叫个不停。老冯很着急,他想一开门就暴露了,那怎么行?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对老冯说:“你不要吭,装着睡觉听不见就行了。”果然,伪军叫门没人应,就到别处弄引火柴去了。

祠堂里的饭做熟后,开饭钟响了。我和伪军班长从南墙的枪眼里密切注视着碉堡里的敌人下来的情况。因为,我们原计划是要抓住敌人的营长,强迫他下命令,使其部下投降。待祠堂里开饭的铁钟敲响了,敌人纷纷从炮楼上下来,拿着碗筷,敲敲打打,走向祠堂去吃饭。时间是一分一分地过去,已过去十几分钟了,但伪班长说:“就是没有看到营长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往常都是当部队走后,很快他也就下来吃饭,今天为什么不下来呢?这时,伪班长告诉我们说:“昨天是星期六,可能他回家啦!”因他的家属住在淇县车站上。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袭击的时间到了。若再不行动,等敌人吃完饭回去,那我们就被动了。因此,我就立即下达行动的命令,先由我们的便衣同志,到祠堂的门前下了站岗的枪。这时,敌人还莫明奇妙,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为啥拿枪,为啥拿枪?”待我们的同志用手枪对准敌人时,敌人方才醒悟,但已经晚了。

我奇袭小分队,同时包围了祠堂大院,枪口从各个方向瞄准了敌人,向敌人发出了“不准动”的命令,并向敌人宣布只要是手一动,我们就开枪。敌人吃的是煮绿豆,正象饿狼一样吃着抢着,站的、坐的,半蹲的姿势是各式各样。当他们一听到我们的命令,个个吓的胆破魂飞,静而不动。我们的战士随即对敌人进行了逐人搜查,看是否还带有武器,经检查均未带枪。此时,就把这部分敌人押送到庄北的一条深沟里,并派两个班予以看守。

为了缴获敌碉堡上的武器,就组织力量,换了敌人的军装,沿伪军吃饭的老路,向敌人碉堡走去。这时,敌人还未发觉,可是,当我们快到碉堡跟前的时候,敌人认出了我们。原来敌营长没回家,是在睡懒觉。看到我们后,又是打枪,又是投手榴弹,以此鸣号向淇县车站之敌求援。我们想强攻吧,敌人的吊桥已经挂起,又有深沟阻隔,恐怕一时很难奏效。况且,城内敌人的步兵、骑兵一齐出动,很快就会赶到。根据这种情况,我就立即下达了后撤的命令。战士们押着俘虏,沿着通向山里的深沟,安全地转移了。

敌人的援兵很猖狂,很快追上来了。我们以一部分兵力,截击援敌,掩护队伍上山。敌人在后也尾追不放,一直追到山口。敌人怕遭我伏击,就纷纷退走了。

援敌到了吴庄,看到剩下的炮楼和武器,是又恼又怕。恼恨的怒气,向哪里出呢?伪营长就成了对象,他不仅受到大骂和训斥,最后还受了撤职处分。但敌人又怕继续在此会遭到更惨的歼灭,所以,就派车拉走了剩下的武器和粮食,并自己放火烧掉了炮楼。这样,由于我们的袭击,敌人的这个据点被拔掉了。

这次奇袭,虽未缴获敌人的武器和粮食,但对敌人的实力却是一个很大的削弱。敌人兵源缺乏,当兵的大多是抓来的和买来的。这个胜利,打破了敌人的封锁,解放了这一带的群众,从而鼓舞了人民,更进一步坚定了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信心。

(一)序言
|(二)老红军访谈录之冯志清谈话记录
|(三)老红军访谈录之杜松山谈话记录
|(四)老红军访谈录之杨青山谈话记录
|(五)老红军访谈录之张恒谈话记录
|(六)我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吴丽泉)
|(七)我参加革命情况的回忆(谭贺庭)
|(八)回忆我的父亲——介明堂
|(九)党的地下组织“奇训区委”
|(十)关于“奇训”区委一些情况的回忆
|(十一)关于“奇训”区委一些情况的回忆
|(十二)回忆中共卫西工委会和四县边区工委会的活动情况(上)
|(十三)回忆中共卫西工委会和四县边区工委会的活动情况(下)
|(十四)冀鲁豫战略区淇县平汉铁路以东地区革命回忆录资料选编
|(十五)四县边办事处改为卫滨县抗日民主政府
|(十六)关于卫滨县及五区建立问题座谈会记录
|(十七)卫滨县始末
|(十八)李翰轩同志的回忆
|(十九) 淇县劳动人民看见了曙光
|(二十) 我早年参加革命和在淇县工作的回忆
|(二十一) 我在淇县革命的情况回忆

|(二十二)淇汤县一些情况的回忆

|(二十三)我在豫北进行革命工作的情况回忆

|《红色记忆》(二十四)我对汲淇县、淇县革命工作的回忆

|《红色记忆》(二十五)回忆我在汲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

|《红色记忆》(二十六):回忆我在汲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

|《红色记忆》(二十七) 霍云桥同志的回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