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菌业的职业经理人(1)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几点。
第一点,就是职业经理人有没有行业局限?
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说是没有的,所以才会有MBA这种专业,但我们知道,MBA只是培养管理的基本技能,很少有企业直接聘用刚毕业的MBA人才担纲企业主要负责人。MBA的教育为了培养适应能力强的人才,也常常使用很多不同行业的案例进行教学。尽管如此,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还是要结合到具体行业的实际,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
这就是说每一个行业都得有了解本行业特点的职业经理人,这个东西还只能到工作中培养。所以,职业经理人是有行业局限的,酒店业的职业经理人,去制造业,是没法做事的。但这样不同行业的两个职业经理人,有可能是同班同学。事实上,酒店业就非常特殊,酒店管理也非常特殊,因此才有专门的酒店管理专业。甚至机械制造和化工制造,虽然都算制造业,其职业经理人也很难通用。
第二点,菌业的特点。
菌业虽然归属大农业范畴,但它其实是一个介乎工业、农业、以及服务流通之间的新行业,所以,现成的MBA也罢,其他管理专业出身也罢,都很难胜任一个菌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
菌业知识比较新比较偏比较不系统化,很难从外部获得稳定的支持保障,所以,这决定了做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必须懂行,这和一般的工商行业不一样,工商业的职业经理人并不需要懂行,至少不需要很高水平的懂行。
菌业企业没有什么巨无霸,虽然从占地来说可以很大,但人员容纳量和产值/面积比是不高的。中国的菌业企业一般历史都很短,20年以上的基本上一只手数的过来。
菌业的生产规范,比传统农业明晰,但比工业要模糊。动不动说标准的,实际上是不懂得这个行业的特点。菌业的唯一不变标准就是产品本身,而达成这个标准的方法不是唯一(也许随着技术的进步会逐步一致)。并且菌业生产模式多样化,一定程度上仍旧受外部自然环境影响,这是无法绝对规范化的基本问题。
菌业生产的严格程度比传统行业高得多,但比之工业特别是精细工业又要低些档次。菌业是立足于传统农业模式,逐步向工业化规范化进步的一个具有高度动态化的行业。
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的平均水平较低,但比传统农业高一点,而实际上包括重复操作在内的实际工作,菌业要求的人员素质其实比传统农业要高,由于待遇问题,目前这个方面很难得到改善。
第三点,菌业企业与涉菌企业的概念。
涉菌企业和菌业企业是两码事,比如菌品加工业和菌制药业,他们不是菌业。这个说法,很多企业老板可能会有点不乐意,比如安惠,他们的主营业务是药用菌加工,属于食品和药品、保健品制造行业,但因为部分涉及栽培和菌种业务,其实不过是上游供应链的自我保障。安惠的老板陈惠我们也认识,安惠对菌业的支持也很大,但安惠不是严格的单纯的菌业企业。
至于国鑫、兴宝、良工这些企业,自然更加只是涉菌机械制造业,国鑫有很大一块是医药设备,良工还做食品加工设备,兴宝倒是只做菌业设备,但本质上都不属于菌业。
涉菌企业管理者,只需要与菌业关系密切即可,无需配备菌业本体知识的管理人。但本文的内容对象,是不包含涉菌企业的。
第四点,菌企的经理人使用现状
中国菌企,家族半家族企业为主,特别是单体企业(即一个公司只有一个生产单位)的,绝大多数都是家族性管理,这样的企业是不需要职业经理人的,但这种企业的成败基本上就决定于初创者的水平了。
如果不是单体企业,一般情况下,或多或少需要请人来管理,当然也有家族人多不用外人的。比如最近输了官司的天津鸿宾、绿圣,两家公司的老板是一个人,据说连中层都是来自一个家族的。
而比较大型的公司,就存在较多的外聘职业经理人了,比如雪榕这样的,基本上不可能做成家族管理的模式。但有些则是上层家族管理,中下层外聘,比如华绿。也有不少企业日常管理基本上靠外聘经理人,但始终有家族成员(或者亲信人士)进行监管,比如,河南昌盛、四川蓉珍、云南宏臻等。
但所有企业的共同状况是,菌业的职业经理人权限极大的受到制约,许多出现内部腐败、争权夺利、决策拖沓、以及各种管理问题。
所以如果不算销售渠道和规模、以及地域差距,反而是不怎么使用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具有最强的竞争力。但无论如何,以职业经理人为管理主体的公司,才能最后做大,并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