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幼儿园、学校办的这项活动,才是不可错过的财商课!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每到大型节日例如儿童节、元旦等等,都会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义卖
以前我一直认为义卖是件挺形式主义的事,基本都还是爸妈在出钱出力,孩子就走马观花,也没啥感觉。直到最近一次OK在准备学校的义卖活动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是我们对此有偏见,同时剥夺了孩子的参与度才让这个活动显得了无生趣,其实让娃好好参与进去,它会是一堂超级鲜活生动的财商启蒙课。
OK第一次参加还是中班那会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买卖等概念都比较模糊,所以基本靠大人带着走完流程。
后来到了大班,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太多,从准备义卖物资到活动当天在班级的摊位上叫卖、收钱,8成以上基本仍是爸妈的活儿。
于孩子来说,他们的部分就是活动当天由爸妈领着到各个摊位上逛一逛,连想象中的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买东西付钱的动作,最后都未必能体验到(如今基本上都会用手机支付,也是为了免去找零的麻烦),最后孩子能感受到的可能也只是抱了一堆东西回家乐乐。
也因此,前不久的六一儿童节当OK的学校通知要举办义卖活动时我就本能地有些敷衍。
义卖前一天晚上OK开始准备义卖物资,他东摸摸西找找,思考半天终于选定了笔筒、绘本、小夜灯、运动水壶……一共7件。
选定物品后,就是贴上价格标签。这边我在催促他要赶紧睡了,这边他迟迟没有标价。我这才发现他对于如何给义卖物品定价,他完全是没有概念的。
比如那个颜值很高的运动水壶,我说外面正常买大概要八九十元,他说那我们就卖这个价吧,我说那太高了、没人会要,因为每个小朋友只要求带50元去,那谁都买不起。所以这个水杯,只能标价比原价低很多才行。他思考了半天,随意报了个数,那25元吧。
之后是先前20多元买来的一盒橡皮,里面的橡皮造型特别好看,他却直接给标了2元,我提议这个或许可以稍微高一点,因为一盒里面有好几块,而且这个橡皮会很受小朋友欢迎的……
慢慢的,OK摸索到了一些定价门道,兴趣大增。我这才发现,原来不仅OK、大部分的娃就因为咱们大人的“敷衍”,到了小学一二年级都从来没弄清楚过“义卖”。
OK班上一个同学的妈妈说,前一天晚上他们家娃也是死活不睡,就因为想要凑多一点、更多一点东西,因为以为多卖就是自己会赚多一点钱。也就是对于义卖是什么、买卖成交背后的金钱流向,娃都没弄清楚的。
在大人看来是“形式大于实际内容”的义卖,其实引导孩子好好参与,既不无聊、也真的非常有价值:
义卖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才合适?
义卖的产品,是不是标价越高越好?
学校的整个义卖活动大约能有多少收入……
这里头包含了很多和经济相关的问题,有的很宏观、有的很个体,而一个小问题又能牵出一个知识面。
搁在平时,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孩子不好理解,但义卖活动,孩子每个环节都会经历一遍,刚好就有了相对应的具像化呈现。借这个机会和孩子阐述,不要太生动哦~
1、义卖的收入流向哪里?
你带去学校的东西会先交给班级,其实,这个时候,你的东西就已经不是你的了。(这里可以进一步解释:当然,并不是说和你没关系了,你的东西会产生其它的作用。)
接着,你的东西会放在你们班级的摆位上卖,卖掉收进来的钱会暂时收集起来放在一个盒子或箱子里,这时,你的东西换成了钱后进入了你们班的“钱箱子”里。
再接着,等到整个活动结束后,每个班的钱箱子都会交给学校,学校拿着所有班交来的钱,会做一件重要的事——捐赠。
有时学校会直接把钱直接捐赠给一些贫困山区的学校,有时会把钱用来购买一些体育用品、文具之类的东西送给这些需要帮助的学校。
所以,最终,你的东西卖掉后的钱,它们是流向了那些贫困山区的学校里,让学校里的孩子们可以用更好的东西、吃更好的东西。
2、是不是卖越多的东西越好?(销售原理)
并不是。
虽然捐赠的钱越多就越能帮到山区的孩子们,但是,如果你用来义卖的物品是家里有用的、或者比较贵的,那么它虽然能帮助他人,但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比如100元的新水杯本来可以用,但是为了凑活动,只能卖25元,亏了75元,如果是这样的物品就一定不是卖得越多越好,老师也不会鼓励你卖这样的物品。
卖的东西一定是越合适越好。
比如家里闲置的但又是比较新的绘本,本身你就不用了,这时通过义卖来卖掉,既能让需要的人很能便宜地买到,你也清理了一件闲置物品,班里也收到了钱,这就是三赢
3、标得高好还是标得低好?(标价策略)
你把你的东西价格标太高了,就可能会卖不动,最后没人买、那反而一分钱也不能给班里赚到。
所以市场上有一种叫作“薄利多销”的概念,就是为了快点卖出去,你稍微让点利。虽然少赚了点钱,但至少一定能收到钱给到你的班里。
那么,是不是标得越低越好呢?当然也不是,卖得太便宜了,销量是不愁了,但收入肯定比不上别人班级了。
所以,这就是价格策略。最重要的是你要评估你卖的东西在交易市场上被人喜欢的程度。
比如你的奥特曼玩偶,虽然你买来也就10元钱,但因为有很多小朋友喜欢奥特曼,所以即使你的定价是一分也不少地卖10元钱,也仍然可能会有人买走。但比如你拿了一本价值30元的绘本,由于每次的义卖市场上都会有特别多的绘本,小朋友看得太多了,他们就不会轻易买,所以如果想把它卖掉可能最多也只能标5元。(这里爸妈们也可以再延伸到选择卖什么物品的策略。)
4、你觉得学校在这次的活动中能收到多少募捐款?(货币流通)
这里可以先前置几个小问题来理清思路:
问:学校最后获得的钱是哪里来的?
答:是我们带去的东西卖掉的钱。
再问:那我们带去的东西,是怎么变成钱的?
答:是小朋友用带去的钱买的。
所以到这里,就梳理出了在义卖活动中的货币流通方式,最终,学校当天所有收到的钱,其实是每个小朋友带去的钱。
学校的活动规定是每个人带50元,假设当天所有小朋友都把钱花完了,学校一共有600个人,那么,这次学校义卖活动的收入就是30000元。
不过,不可能所有小朋友都把钱花完,因为有些人会因为没有看到想要买的东西最后还剩下了钱。所以,学校最后收到的钱一定会低于30000元。
那么,这时可以留给小朋友一个问题:如何让学校收到最多的钱?
OK妈最后说:
虽然那天晚上OK晚睡了半小时,但我终于给他补上了早就应该给他上的义卖活动背后的财商课。
就在义卖活动那天,OK的班主任告诉我OK在义卖活动上特别积极,从头到尾一直守着摊位,各种大力卖货,还获得了奖品。
所以今天把这些隐藏在义卖活动背后的有价值东西分享给爸妈们,大家可以收藏好。下次孩子参加义卖活动时说给他们听,相信我,他们会超级有兴趣的,而且义卖活动给他们的收获,再也不会只是从义卖摊上抱一堆东西回来咯!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在文章右下角在看”、“点赞”给咱们一个双连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