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 | 湖南省博物館

新浪微博微信

帛画的内容

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左上角一弯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画着奔月的嫦娥。日、月之间,端坐着一个披发的人首蛇身天帝,一条红色的长尾自环于周围,天上有一道天门,有守卫的门吏。另有神龙、神鸟和异兽相衬,显得天界的威严和神圣。

画面的下窄部分,上为人间下为地下。人间以玉璧为界划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墓主人的升天,下层是对墓主人的祭祀。本图是墓主人升天图像。墓主人拄杖,面向西方,前有小吏迎接,后有侍从护送,很有气魄。

人间之下有一巨人赤身裸体,可能是地神,双手举起一白色平台。象征着大地。平台之下,即古人通称的水府(黄泉),巨人脚踏鲸鯢,胯下有蛇,使人感到阴沉昏暗。

帛画的用途

汉人传承前代的丧葬制度和传统,认为人死后,附在人身的魂魄要与尸体离散。离散以后,成了野鬼,人便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还会惊扰后人。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使离散的魂魄能够回来附于尸体入葬墓内,葬制上叫做招魂复魄。招魂,便是制作招魂幡,让游魂识别幡上画了墓主人形象,自己归来。复魄,便是出殡前将灵柩在家停放数日,魄也能附体。一般做法是,灵柩停放在堂上,把画妥的招魂幡,古人称做铭旌,竖在柩前。出殡时,举在柩前,一路引导到葬地,经过祭祀告别仪式,放在棺上。如果有多层棺,则放在最里的一层棺上,随着下葬,这样,魂随幡,魄随棺,同入墓内。T形帛画就是一种招魂幡。招回的魂,得以升天,魄能入地为安,完成了后人的心愿。这种丧葬习俗,至今还能有所遗留。T形帛画出土时,帛画上端裹着一根竹竿,就是当时用来挂画张举的。

帛画的价值

帛画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

1、了解汉代及汉代以前的丧葬制度:T形帛画体现了古代葬制中关于安魂安魄的做法,形象而具体。《周礼》、《仪礼》和《礼记》中,都记载了有关丧葬的习俗和制度方面的细节。如《礼记》中就记载出殡时负责高举魂幡,走到柩前的人叫做“复者”。所举的幡,长沙楚墓曾有出土,仅知是导向死者升天,帛画,画幅小,只有墓主人或御龙或乘舟面向西方升天,到了汉代则有三界,内容复杂得多,表明了古人宗教信仰的不断演进。

2、帛画是一种绘画艺术。T形帛画的出现,说明汉代初期,具有民族特色,以毛笔作画,无论从画技,着色和布局方面分析,都已达到高超的水平。画技闲熟,用笔自如。图像生动,既有写实又有虚设;着色多样,除了单色,还有调色。对象不同,用色不一,布局更是巧妙。如天上、人间,地下的相隔,天上有天门标明,地下以平台为限,天地之间自然是人间。各界之中,都以典型事物凸显其空间,不嫌芜杂而有条理。特别是人间部分,墓主人形象显著,主题突出,完全符合帛画的用途,可以说,T形帛画的艺术语言,已十分清楚。

3、帛画本身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仅以丧葬制度和绘画艺术方面来说,丧葬制度,是在古代习俗上形成的,更具规范,汉代帛画是魏晋中国画的直接继承,有了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深入探索

帛画的发现

1972年4月25日晚上,发掘人员还在为黑地彩绘棺和朱地彩绘棺的出土兴奋不已之际,又在第四层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T形彩绘帛画, 帛画色彩绚丽,内容丰富。从北京请来的王予予专家连说这幅帛画价值连城。2000多年前的帛画,已经没有韧性,既不能卷起,又不能折叠,帛画的画幅大,要完整地揭取,难度较大,一时,大家都感到手足无措,有点无所适从。最后,经过研究,还是将外层的朱漆棺盖盖好,到第二天再动手取起。

帛画的揭取

帛画的整个画面呈“T”形,上宽下窄,通长205厘米,顶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用三块单层的棕色细绢拼成。中间是一长条整幅的绢,长条上部两侧,则用对开的三分之一长度的绢缝合。帛画的顶端横裹着一根竹竿,画在单层上,上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都挂着用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繐带。

这样大幅的帛画,怎样能保证不损坏画面,完整地揭取呢?确实棘手。

首先,考虑到揭取时间不能过长,画面彩绘暴露太长久,容易变色。揭取方案决定以后,就减弱了室内灯光强度,避免强光照射,帛画颜色不易变色、丝质变脆。

其次,揭取工具,绝对不能使用金属之类的过硬的镊子、刀片。我们自己加工,把竹片削得长度适宜,厚薄匀称,并且刮得十分光滑,既便于操作,又不会伤及画面。

揭取时,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家们憋住气,用光滑的小竹片小心翼翼地将帛画下端的两个角,慢慢地挑起,待帛画下端揭离并掀起一小段,旁边等候着的两个助手把卷好宣纸的一个圆筒轻轻地横放到下面,随着帛画的掀起,圆筒卷着帛画一小段一小段向前滚动,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钟,才将帛画卷成一大卷筒。然后,再将帛画铺在垫着宣纸的三合板上,在帛画上又另铺几层宣纸,宣纸上再盖一块三合板,捆绑固定,专人专车运回博物馆。

帛画中的传说故事

古人认为天上的主宰是天帝,人首蛇身,十分怪异。多数学者认为这位天帝便是女娲。因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提到女娲在天上称帝。古书考注中,也说“女娲人头蛇身”,“女娲蛇身”。为什么女娲能成为天帝呢?因为她補天有功。

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和玉兔。屈原写的《楚辞·天问》中有“顾菟在腹”句,顾是蟾蜍,菟是兔子。帛画上画的是新月,所以只能把蟾蜍和兔子画在月外,如果画的是圆月,则都画在月中。

日中所画的金鸟是一只黑色的神鸟,也叫做阳乌。据文献传说,太阳的运行,是这只金乌驮着飞行运转的。古人在太阳里画上金鸟,意义更加明确。至于扶桑树间的8个小太阳,那是上古天上有九日(也有十日之说)。焦禾稼,杀草木,天下百姓无所食。尧就命后羿射下八日。其用意无非是强调所画界限是在天上空间,因为,射落的太阳是从天上掉下的。

古人认为天上仙境是在西方,也就是西天,西天是永恒的极乐世界。墓主人朝西行走,正是踏上了通天之道。

古代传说“天圆地方”,大地是由鲸鳌驮着巨人托住,浮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上。水府也另称黄泉。汉代湖南境地属于楚地,受楚文化影响,在帛画上的故事,多采用楚地的习俗传说。

相关评论

1、贵妇人升天图 ——“马王堆”一号墓 T形帛画

2、T 形帛画的名称和性质综述 
  
3、浅论T形帛画与古代葬制
  
4、马王堆帛画研究二题
  
5、长沙楚汉人物帛画的绘画研究

(0)

相关推荐

  • 如果上古通天神树

    今天来聊聊上古通天神树-建木.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建木的记载,内容大意就是说建木生长在西南的都广之野,据说这里是天地的中心,是被上天优待的一个地方,一年四季都能播种百谷,这里长出来的米.粟.豆.麦都像膏 ...

  • 卜千秋墓壁画

    卜千秋为西汉中期郡级官吏,其墓由墓道.主室和左右耳室组成. 龙虎猛神图(及其局部) 后山墙 画面上方为猛神,其下有青龙和白虎. 仙人王子乔图 墓门内上额 此人面鸟身形象,有人考证为仙人王子乔,也有人认 ...

  •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

    新浪微博 微信 帛画的内容 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左上角一弯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画着奔月的嫦娥.日.月之间,端坐着一个披发 ...

  • 神话是骗人的?丨嫦娥姐姐其实是只癞蛤蟆

    ▼ 明天是中秋节,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饼赏月了. 说到赏月,是不是会想到月亮上美丽的嫦娥姐姐和萌萌的玉兔呢? ▲ 电视剧截图 但是,我们好像都被神话骗了! 月宫里的嫦娥,其实是一只癞蛤蟆. 而关于&q ...

  • 古墓探秘(下):得见墓葬美女真容,烂水果竟是大功臣?

    看鉴历史 传统历史文化3小时前 前情回顾: 古墓探秘(上):神秘女尸为何千年不腐? 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继续带领大家探索辛追夫人能够2000年不腐的秘密.上一次介绍完了入殓前的准备,今天我们就从入棺说起 ...

  • 《梅花推蓬图》卷 | 湖南省博物館

    明,陈录墨笔<梅花推蓬图>卷,纸本,纵41厘米,横461厘米. 陈录,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明会稽人.工诗画,梅花尤有声. 展开手卷,两株墨色清淡圆润.古朴苍老的主干梅枝呈现于眼前, ...

  • 湖南省博物館 馆藏国宝

    首页关于我们陈列展览收藏参观活动学习研究收藏藏品数据库最新推介馆藏国宝主题收藏最新推介"皿而全"铜方罍 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quo ...

  • 三羊纹铜鬲 | 湖南省博物館

    商周"羊"纹青铜容器 一.羊纹青铜容器的分类 已发现的羊纹青铜容器可分为三类: 第一,整个器物被铸造成羊的形象:第二,以高浮雕或圆雕的形式雕刻羊首形象作为青铜器上的装饰部件:第三, ...

  • 马王堆一号汉墓T字形帛画

    马王堆一号汉墓T字形帛画 作者:佚名 规格: 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 类别:帛画 创作时间:西汉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简介: 1972年,经考古发掘,在马王堆汉墓一 ...

  • 哈佛藝術博物館

    我到達哈佛藝術博物館時天色已晚,匆匆忙忙拍了幾張照,就被閉館走人了 哈佛大學原來有兩個藝術博物館:福格館和賽克勒館,福格館這些年一直在擴建改造,每次去都不得而入 終於在去年開館了,而且將福格館和賽克勒 ...

  • 大英博物館藏敦煌遺書(海量高清)

    来源   视界艺术 敦煌,一个文化和艺术的中心.画卷的笔画构图宏伟多变.用色浓艳繁复,线条细密流畅,具有惊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可惜被帝国主义分子 ...

  • 略論紅山系玉器製作工藝(一)--從內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館與敖漢旗博物館藏紅山系玉器談起

    略論紅山系玉器製作工藝(一)--從內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館與敖漢旗博物館藏紅山系玉器談起

  • 略論紅山系玉器製作工藝(二) --從內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館與敖漢旗博物館藏紅山系玉器談起

    略論紅山系玉器製作工藝(二) --從內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館與敖漢旗博物館藏紅山系玉器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