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金榜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了,用“金榜题名”四个字祝福考生用词得当且非常受用。“金榜题名”源自隋朝创设的科举考试制度,特指殿试中式榜上有名。殿试为科举考试最高一级,名义上由皇帝亲自命题并御定考生名次。殿试结果分为三甲,考中一、二、三甲者,统称进士。取中的进士用黄纸发榜,表里两层,这就是所谓的“金榜”。金榜题名,意味着科举考试大功告成,并凭此成功步入了仕途,榜上有名者最低也会授予七品职衔。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这绝对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关顺利通过,才取得初步功名,即俗称的秀才。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其中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清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考中后统称为进士。由于是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所以这些进士都可以自豪地称自己是“天子门生”。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这些考中的进士就能“金榜题名”了,而“连中三元”是指同时是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清光绪二十年(1894)殿试大金榜全貌
在清代,金榜由专门的填榜官用二层之黄纸书写考中进士之人的名次、姓名、籍贯,谓之“黄榜”,又称“金榜”。金榜又有大金榜和小金榜之分。大金榜分别用汉文、满文写成,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文科大金榜张挂于京城东长安门,武科大金榜张挂于京城西长安门,三天后收回宫中。小金榜不盖印,仅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
清代大金榜的有所谓的出榜仪式,即相对固定的一套制度。清代末科探花商衍鎏对出榜过程有详细记录:“礼部尚书奉黄榜,承以云盘置彩亭内,行礼作乐,校尉举亭,导以黄伞鼓吹,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于长安街,榜张三日后恭缴内阁。诸进土左出昭德门,右出贞度门。一甲三人随榜事由午门正中而出。亲王、宰相无此体制,以丹陛中石唯御驾得践,午门中路非御跸不启,文武一甲三人传胪后由此门出,实特数也。”(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文科大金榜挂于东长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左门(东门),武科大金榜则张挂于东长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右门(西门)。张榜三日后,大金榜缴存内阁。
清光绪二十年(1894)殿试小金榜局部
“清代科举共开112科,诞生了26848名进士,平均每科差不多中240名进士,也就是说在清朝260年的历史中每年也就制造百来个进士。”(潘剑冰:《疯狂的科举》)如此看来,在清代金榜题名绝对是件值得荣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