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勃之《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注:
叶屿:绿叶覆盖的水中小岛
江讴:飘荡在水面上的莲歌。
裴回:通“徘徊”。
幰:绘有纹饰的车幕。
丰茸:女子姣好的面容。
解读:
采莲本是古代江南民众的日常劳作,因为江南盛产莲藕,每到秋季莲子成熟的时候,江南的女子纷纷到荷塘中采莲,这一习俗在南朝时期的诗歌中多有反映,也因此《采莲曲》成了乐府旧题,多用来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咏叹采莲女子的生活情趣与爱恋情思。
公元675年,王勃遭受官场风波后远赴交趾(越南境内)看望因他而受到牵连的父亲,这首诗就是作于此行途中经南京、洪州(南昌)一带鱼米之乡,作者有感而发。
全诗一开始,映入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清新可人的江南美景。虽然此时快接近秋天,凉风吹过江面,掀起阵阵涟漪。水面上莲叶田田,荷花艳艳,一群身着芙蓉衣裳的女子依稀可见。她们甜美的笑声歌声隐约传来,就连莲浦中的大雁为之惊艳。
采莲女子轻摇小船,顺着水浦缓缓划来:青如莲叶的丝罗裙裳,白若冰玉的滑嫩臂腕,幽怨痴情的望夫情态,轻盈优美的摇橹身姿。此时的满面绿叶覆盖,红花开遍,江畔上不知是谁唱起伤情的歌曲,勾起女孩相思的惆怅。这些女孩的郎君去哪里了?
从“今已暮”接下来是第二幕,这些采莲女子自怜自惜,听着凄凉的歌声,她们由己推人,想到那位引发她们思夫之苦的岸边歌女。猜测这位女子或许是一位以卖唱为生的娼家女子?抑或是已经作游子之妇?采莲女子似乎一下子觉得自己其实蛮幸福的,但这背后不为人知的苦痛又有谁知呢?
从“佳人不在兹”至“还羞北海雁书迟”为全诗第三部分。采莲女子触景生情,不住叹息。自己的心上人不在身边,只有临别时的酸楚,至今让人惆怅。与自己的夫君欢情无处可寻,可别离后新生的花叶却生长得如此繁茂。全诗延续了乐府民歌一语双关与谐音的传统创作手法,用“共蒂”“藕(偶)”“连丝(思)”来比喻男女之间的彼此爱恋。
从“采莲歌有节”至结束为全诗尾声。夜色渐深,江面上采莲女子归来,她们唱着水乡莲歌。很晚了,为什么她们还不肯歇去呢?她们笑谈一天的收获吗?还是闲扯各自的家常么?“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原来她们关心一个共同的话题:自己的亲人还在出征边塞,远隔千里寒江,关切之心,相思之痛,同样的命运不仅让她们日复一日提出同样的诘问,也让读者感受着同样的凄凉!
采莲女的生活还在继续,因为我们的感动还在继续。王勃的视角是自由的,新的时代赋予了旧题乐府现实的含蕴。采莲女子是孤独而忧伤的,但孤独与忧伤却不只是她。
整首诗虽还未脱离齐梁遗风的娇媚,然语言活泼,风格淳美,不失江南一般纯净清新的民歌气息。
王勃(650?—676?),字子安,山西河津人。出身望族,祖父王通为隋末大儒。王勃早慧,为时所称。早在高宗时期对策高第,拜朝散郞。公元673年,因匿杀官奴获罪,遇赦除名。公元675年,赴交趾探父,次年流海堕水,惊悸而卒。新旧《唐书》皆有本传。王勃其诗多抒发个人情志,也有抨击时弊之作。擅长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续拾》补诗16首又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