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应四时而动》
经文里,黄帝问岐伯:“脉其四时动奈何?”其实问的就是脉应四时而动的问题。这可是个大问题,同时也是中医脉诊的纲领性问题。对此,岐伯做了三方面的回答。
第一方面,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这部分内容,岐伯主要是在叙述四时本身的阴阳变化特点。岐伯大意是说,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运之环转相适应的情况是: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变化,阴阳四时与之相应。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气候暑热;秋天的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则就是寒杀之气。四时气候的这种变化,对应于人体的脉象也随着其变化而升降浮沉。具体表现为春脉的如规之象、夏脉如矩之象、秋脉如秤衡之象、冬脉如秤权之象。此即为四时阴阳的情况。
第二方面,岐伯具体分析道:“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此段具体说了脉随节气变化的内在规律,即: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里,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此四时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而人体脉象的变化亦与之相应;反之,人体脉象变化若与四时阴阳的变化不相适应,那即是病态。而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病属何脏;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人体这种四时阴阳变化之微妙,都在脉上有所反应,因此临证不可不察。
第三方面,岐伯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岐伯这段主要阐述了临证诊脉的具体纲领,即:临床诊察脉象有一定的纲领,就是从辨别阴阳开始,再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人体十二经脉应五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阴阳为准则;遵循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不使有失,则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之阴阳相互统一;知道了天人统一的道理,就可以预决死生。所以五声是和五音相应合的,五色是和五行相应合的,脉象是和阴阳相应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