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律,是把这2件事做到极致

推荐人丨铁木君(ID:tetemu)
你好,我是铁木君。

之前有段时间,我进入了低谷,情绪低落,生活也变得一团乱:

工作根本不在状态,一打开文档码字,就本能性抵触;
生活中经常熬夜失眠,晚上翻来覆去,白天行尸走肉;
长期的焦虑和暴燥情绪,让身体也开始吃不消,患上了肠胃炎毛病。
这样的体验很糟糕,我能明确感觉到,每天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没什么盼头。

而这时候,想去做些很有用的活动,比如健身、看书,是很难的。

我根本拖不动我的身体,它无力摊在床上、沙发中,怎么拉扯也没用。

直到有天,我被朋友强迫带到健身房,快走40分钟出了一身汗后,我才发现:

如果你顺着人性生活,会在堕落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但若你走上反人性的道路,会在挣扎过程中,获得无数爽感和自由。
而这种快感,是炸鸡游戏那些廉价快乐,所替代不了的。

于是,我开始逼着自己,去做一些值得的正确事情,督促自己去向更高的目标靠近。

调整后的生活,也慢慢变好起来,连同事、朋友看到我,都会说一句:

“你看起来跟前段时间,大不一样了。”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来告诉大家,变自律的两个简单方向,希望看完文章后的你能够明白,思维的受限,是阻碍我们变厉害的最大阻力。

01.
你所谓的“学习”

可能不过是“吸取信息”

我一直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刷微博、知乎、B站,当做学习。

因为我们所认为的学习,只不过是在碎片化吸取信息,而非碎片化学习。

前者,我们每天看新闻看资讯看文章,刷小视频,刷各种明星小道八卦,却不思考为什么,这叫吸取信息。

后者,看完之后去拆解文章为什么这么写、爆点在哪里、观点正不正确,带有思考的学习,才是碎片化学习。

我想说,一直刷这些资讯信息文章,却只会让我们变笨;

因为聪明来自于思考能力,思考需要思考材料。

决定一个人长期整体思考质量的,决定因素只有一个,就是长期记忆。

第一种长期记忆,是你早年发生过印象深刻的事情:

比如有的人童年遭遇不公事件,或者是高考失误,乃至于产生了一些持久的情结,这些事件,对于你来说都是大事。

第二种长期记忆,是我们主动学习到的那些知识。

很多人毕业之后,就做不到持续学习。

乃至于,毕业之后,他的长期记忆里的材料,不会再得到量的增长,也就不可能带来思考上质的改变。

所以,有的人毕业几年,除了增长一些人情世故的见识之外,并没有什么质的成长。

所谓一个笨蛋,变成了一个年纪更大的笨蛋。

年龄增长并没有给他带来智慧。

或许有人还不如大学时期呢,毕竟人只要不学习,即便是长期性的知识,也还是会在几年间渐渐忘掉。

在此基础上,我们去分析一个问题:

为什么大学期间,有些感情好到毕业就决定结婚的人;

结婚没几年,就开始吵架,甚至离婚?

当然,吵架的原因肯定五花八门,家家都有本难念经嘛,但有一个原因要考虑到:他们是否还处在持续学习的状态。

毕业之后,如果两个人都不学习,随着你知识的慢慢忘却。

你脑袋没有持续装进东西,你18岁之前的,或者说是你原生家庭里带来的那些东西,就会慢慢冒出来。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两个人的相处,不只是你和我的相处,而是你的家庭和我的家庭。

这两个家庭背后的一些观念,这两个家庭背后的一些习惯在相处。

这其中就难免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导致我们无法容忍、无法退让,于是冲突渐多。

从这个角度,你也会发现,门当户对是多么的有必要。

因为门当户对,其两个家庭背后的一些观念和习惯,相似性比较大,就算你们毕业后不学习,都能更好的接受对方的现状。

那么,就有人肯定会问:

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呢,怎么办?

怎么改变原生家庭带来的这些东西?

唯有持续学习,才能够盖住旧东西。

钱钟书和杨绛,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他们两个一生都在学习,一辈子幸福,他们两个,也是我人生中的理想伴侣模型。

所以,学习不要只停留于凑热闹,不要只停留于吸收信息。

尝试去消化去思考去输出,才能不断碎片化学习,升级大脑,扩展学识和眼界。

02.

维持长时间持续

高强度思考的能力

这是我们需要记住的另一条原则。

日常我们动不动都会说,学会思考能力,但好像对这四个字并没有什么真切体会。

当你发现它真是一种能力时,能够实实在在体会到,什么叫学习能力的时候,是在你发现失去了它的那一天。

那一天,是你悠游过了许多日子,忽然感觉需要学点什么了,或者是,很久没有学某样东西。

但是面临着某一个机会或者考验,需要你去学习某样东西。

那时候你忽然发现,以前能坐下来,一下子学几个小时的那种能力,说没就没了。

也许你过去是学霸,在学校成绩很好,但是到社会久了,你哪怕只让自己学一点没那么枯燥、难度也没有那么大的东西,你都发现自己学不进去。

所以,在这些时刻,我想你应该可以感受得到,什么叫做学习能力。

在我看来,有效学习,依赖的更是一种能够维持长时间,持续高强度思考的能力。

很明显,高考让我们磨练出了一种,能够持续进行,长达两个到两个半小时思考强度的能力。

所以,在这里想给大家一点建议:

给高考学生的建议:

你若能够良好的适应,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思考时间,你就更能够适应你们的考试。

所以,平时做作业的时候,以始为终,就向高考看齐,把作业攒到一块做,连续一次做两个或者两个半小时。

即便在最初,作业的整体质量不一定会好。

但是随着这样进行的次数多起来,你脑袋高强度思考时长的适应力,会慢慢提升,整体的作业质量就会上去。

想一想,别人每天都是碎片作业;

而你把作业攒到一块做,每天就比别人多一次考试般的历练和适应,你一年就比别人多出300次考试练习。

给大学生的建议:

如果你准备考研,每天也还是要学习的,至少一天有一次持续两小时的学习。

就是即便在学的少的情况下,要把学习的东西集中到一块去学。

到了开始准备考研之时,初期,把持续学习时间改为三小时的连续体,这样在初期会降低学习的一部分效率。

但是最终,你的总体思考强度和适应力,会渐渐上升,达到考研要求的三个小时持续思考强度。

给上班族的建议:

尽量给自己创造大块时间,集中学习。此举有助于你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思考强度持续时长。

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不断坚持。

有空的时候多看书,多思考,让自己处于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

03.

写到最后
王小波说:“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让身体和思维,长期待在舒适区固然舒服,舒服的尽头,却有着无数的后悔;

而学会思考如何变强大,才是结束痛苦的最好办法。

变自律这条路并不难,成功的方法一直很透明,重点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执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