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范民老师谢您!(陈毓罴) 禺草号汉阳
翻阅家父遗留下来的文稿时,这篇 “张范民老师谢您” 复印件再次映于眼帘,由于当年使用的是热敏纸复印的,十几年来,不光纸失去光泽逐渐泛黄,就连字迹也随之退去,看来不久就会荡然无存。今特将其拿出来打印,以便能更长久地保存下去。可惜撰文者的名字已消退,特别是最后的那字,简直无法辨认。没发,只有用*代替;待日后找到原文或等甑辩清楚后再给补上。
今天(2021年3月10日)再读此文,又将家父留下来的纪念册,前后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终于在一张照片落款处,见到作者全名三个字,连忙打开电脑給其补上,并转载刊登于“美篇”上,这样就再也不会留遗憾了。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篇七十多年前学生写的文章,悠远有致耐人寻味。回想当下师生、医护关系紧张纠纷四起,不觉得想起刘继儒《小窗幽记》中:“蝶憩香风,尚多方梦。鸟沾红雨,不任娇啼” 说的是蝴蝶在春光明媚的花丛中歇息,梦境是芬芳而美好的;一旦鸟羽粘上吹落的花瓣,其鸣声就会变得凄切,连路人都不忍聆听......如今受老师之恩的学生,难道不如花蝶、虫蚁知情意。看看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吧!
原汉口著名的“法汉中学”这可谓:“名山不乏侣,好景有好诗”。法汉中学的师生均已过耄耋之年或作古,回味往事思绪万千,“饮罢相思水,方知相思情。”到老,才有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地去体会。仓海桑田人去物非,“法汉中学”早已不复存在,但原院校址汉口岳飞街6号,现武汉市二十中、武汉市民族学校(还在),可作为法汉师生的一个念相。熏德用好香,消忧拿好酒,下面将“张范民老师感谢您!”全文转载如下:
原“汉口私立法汉中学”遗址(现武汉市二十中学、武汉民族中学,岳飞街6号)
法汉中学校训《法汉信使第二十一期-张范民老师感谢您》
陈毓罴
有一件事久久萦怀。上高三时,张老师教师教我们地理课,这一年学外国地理,每周二小时,常常是一个下午。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入教室,娓娓而谈使人忘倦。他并非照本宣科,而是以他丰胆学识,有条有理讲述自然地理与人对地理,对人生的密切关系。这门原本枯燥无味的课被他讲活了,只要你用心听就会被深深吸引,使你顿开茅塞。
这是学者型的讲课,我想,当年孔子杏坛讲学,大约就是这样的风格吧!
学年结束,面临高考,我向他请教,,他介绍《人生地理学》一书,是位美国学者写的,收入商务出版社《万有文库》我来看看很有益处。恰好白教务主任房里有一套崭新的《万有文库》,于是我就将此书借回家,仔细做了笔记。
我考上了北大,一次,有一个同学说可以去注册处查阅入学考试成绩,我好奇跟他去了。办事的先生翻开册子让我看,各科成绩赫然在目,我考得最好的一门是地理,九十多分,此时喜出望外,一则乃本科最高分,二则因此提高总平均分数。
我想,这件事得感谢我们的张范民老师,我平时听他的课,一年中积累了有用的知识,经他反复讲解,明白了地理影响人生大道理。推荐的书是世界名著,我读得津津有味,使得平日的学习进一步得到巩固,好成绩就是这样来的。
八十年代有次进书店,看到书架上陈列着很厚的讲托福考试的书,张世模老师和范亚维师母合编。买了回来给女儿参考。这是一部嘉惠士林的好书,我心里想,如果张老师当年还教我们英语课就好了呵。
如今,我的女儿已在北美,这次我去探亲,打算住半年多,临行前写这篇短文,特地向张老师表示感谢之情。张老师是现存法汉中学老师中年岁最长的一位,衷心祝他健康长寿,依旧谈笑风生。
注:“法汉中学”位于汉口岳飞街,现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
原法汉中学校友联谊组编辑
2000年6月30日
注:1.陈毓罴,1930年出生于湖北汉口一个中学教师家庭。十七岁时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罗常培、魏建功、游国恩、郑振铎、钟敬文等著名学者,1951年,北大毕业后,赴兰州大学任教。陈毓罴主要研究方向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红楼梦》研究、元明清文学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参与文学所三卷本《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其主要著作有《辛弃疾词选》、《唐诗选注》、《唐宋词选》、《曹雪芹佚著辨伪》(合著)、《红楼梦论丛》(合著)、《沈三白和他的〈浮生六记〉》等,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的编写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陈毓罴多次出访,进行学术交流,一九八二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文系讲学一年,先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印地安纳大学作过学术讲演,从一九八七年到一九八九年,在日本广岛大学文学部任客座教授,为研究生讲授《红楼梦》、《西游记》和《浮生六记》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深受日本学生欢迎。此外,也多次去港台地区参加过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