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有关插秧的七绝,宋代才子擅长写景,五代高僧重在说理
春雨绵绵,虽然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麻烦,但是春雨贵如油,又润物细无声,却有利于田地里的庄稼生长。每到乡间插秧的时候,正像杨万里的《插秧歌》中所写,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有人在田里劳作,有人在家里烧火,每家每户都忙得不可开交。
古代很多诗人都非常关心普通劳动的生活情况,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去实地观察,并用心地赋诗,赞美他们的勤劳和朴实,也从中感悟到很多道理。下面分享两首有关插秧的七绝,宋代才子擅长写景,五代高僧重在说理。
横溪堂春晓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虞似良,字仲房,南宋诗人,淳熙年间曾为兵部侍郎。他工诗擅书,其诗清婉,颇得唐人旨趣。作者同情百姓疾苦,很多作品都反映乡村生活和劳动场面。这首诗通过对插秧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忙时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以及无比壮阔的乡村画面。
诗的大意是:天空中飘洒着如烟的细雨,一把秧苗插入水中,瞬间就变得青葱。和暖的春风吹碧了无边的稻田,到处都显得一片青翠,盘旋的白鹭竟找不到落脚之地。
首句就展现了大自然中旺盛的生命力,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既说明农民们技法娴熟,操作老练,也反映出庄稼生长适逢其时。作者在此用了两个“青”字,看似重复,其实前一个做形容词,后一个是动词。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极其精炼地描述了秧苗的生长过程。
次句用了两个叠词,“漠漠、冥冥”,描绘了春天里薄雾茫茫、细雨绵绵的场景,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也展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季节特征。
此时东风轻拂、雨过天晴,视野也一片开阔,作者又将视线移向远处,只见广阔的田野中绿意盎然。一个“染”字,采用拟人手法,仿佛东风是一位画师;而一个“尽”字,则彰显出一望无际的碧绿。
最令人赞赏的是尾句,作者忽然添了神来之笔,以无边的碧色为背景,一点白色游弋其间,不仅对比强烈,而且极具动感,更从侧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田园风光图。
插秧诗
五代: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名契此,五代时的一位高僧,世传为弥勒佛的化身。他笑口常开,经常挎着布袋,随处寝卧,却深受世人的喜爱。这首诗是作者有一次与农人聊天,然后即兴而作。
诗的大意是:秧苗被一点点地插满了水田,低头可见其中倒映的蓝天和白云。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才能长成稻子,插秧时看似边插边退,却是一直向前。
作者表面上描写的是一幅劳动场面,但其实是借此表达自己的禅悟。首先“低头”二字,既是说劳动时必须脚踏实地、朝耕暮耘,又表达修行者需要排除妄想和杂念,才能一心一意地观照身心。
“插满田”,既指秧苗遍布田间,也指众生本有的对禅境的向往;而“水中天”,更是指禅者领悟到身心之外的世界,仿佛无际的虚空。
后两句更充满禅意,大师规诫世人,只有内心清净无尘,看淡浮名虚利,才能减少烦恼,抛掉执念,最后也就可以深刻体验内心的本性。
“退步原来是向前”,更充满理趣。就像跳远,必须先退出很远,才能跳得更远。而修行与插秧的道理类似,当其全神贯注地劳动时,就不会感觉外界的干扰,更不会关心别人的议论。同时当一个人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时,就能更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和得失成败。
虞似良虽然名不见传,其诗歌也没有唐人作品那样水平高超,但是这首诗却描绘形象,才力纵横。作者观察细致,展现了美丽的乡村图景,也热情地讴歌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全诗画面鲜明,情趣盎然,更妙于收束。
布袋和尚的这首七绝一语双关,比喻生动,作者借助描写常见的劳动画面,抒写对禅理的感悟,读完也令人深受启发。两位诗人都是描写插秧,虽然观察视角不同,立意构思也有差异,但都显出高超的文学造诣,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