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张各庄村——英雄之地,古老村庄,葡萄飘香果成行

作为饶阳人,你听说过大叶杨,光光光,八个小子做风箱这句话吗?还有这个村庄有西头庞,东头王是什么意思?你是否晓得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歌的作者是哪个村的吗?还有你知道审判共和国第一大案主犯刘青山,张子善是谁主持的?还有这个村一个村民和河北省副省长一家子的深情?这个原来贫穷落后的村庄又是在谁的引领下,依靠葡萄产业和奶牛养殖发家致富的吗?如果想知道,就请看下面的文章:

饶阳张各庄村——英雄之地,古老村庄,葡萄飘香果成行

饶阳县东里满乡张各庄村,位于饶阳县城西南40华里处,西面是郭村,北面是大送驾村,南面和深州市的北午村连洼种地,东面是固店村,还有隔着饶深公路和小堤村为邻,毗邻大广高速和京九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关于张各庄村的来历,饶阳县志是这样记载的:张各庄

明代永乐二年,公元一四零四年,张氏从山西迁来此地居住。以姓氏起名张家庄。因本县北部有个张家庄(注:今西张岗)故又称南张家庄。后世演变为张各庄。

历史悠悠600多年过去了,生活在这个村的张氏家族繁衍了一代又一代,也随着其他姓氏的加入落居,特别是村西庞氏家族和村东王氏家族子孙昌盛,瓜瓞绵绵,成为现在村庄的两大姓氏,有东头王,西头庞之说,村里还有其他一些像刘、张、李、许、赵、许、秦、蒲、何、靳、葛、邢、蔡、陈、尚、高、曹、苏、宋、孙等20余个姓氏。

几百年来,像冀中平原其他村庄一样,村民们都过着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日出日作,日落而息。

只是到了民国年代,为了贴补家用,村庄有不少村民以制作风箱和青酱为业。见制作风箱有利可图,村庄里一时间锛刨斧锯之声传出很远,出了不少能工巧匠。也落下不少话把,流传至今的有张各庄的风箱两头受气,大叶杨,光光光,八个小子做风箱之说。

但是,知道内情的村民都说,这是一家当家的男人,平时嘴溜能说,经常吹嘘自己做的风箱如何如何好,其实,他只有三个小子,由于做风箱的木材要用轻木,椿木桐木最好,可是不好找,杨树到处都是,有不少人家就用杨木做风箱,有一天夜里,明晃晃的月光之下,孩子们用锛刨制作,去皮的杨木,在月光的映衬下,发现幽幽的青光,这个人不禁脱口而出大叶杨,光光光,八个(实际是三个)小子做风箱,风箱做得好,媳妇不愁了。

可是,卖青酱的也同样辛苦,早先年,没有酱油之说,人们就用青酱代替,做青酱要用黄豆或者黑豆发酵,经过时间的充分酝酿,一小瓮喷香的青酱就做成了,可是出去卖酱要早出晚归,我姥姥家就是张各庄的,小时候娘和我摆列这样一个吓人的事情,有一个老头,出去挑着担子卖青酱,走到半路上,黑咕隆咚的,他很害怕,这个时候,叮叮咣咣的从远处来了一辆马车,赶车的人见了他说:上车吧,我捎你一程,这个卖酱的也走累了,就上了车,这个时候,赶车的人说:活(闭眼)眼,他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照着做了,他刚一闭眼,等睁开眼时已经到了家门口,原来他坐的是倒头车(也就是死人乘坐的车),据说这个卖酱的老人不久就死了,是被吓的。

当然,这个故事不见得是真的,可也说明做买卖的艰辛。

可是,就是这样一代代的艰辛生活,也被日本鬼子的侵略打断了,日本侵华年间,在张各庄村修建了一座岗楼,以便监视着张各庄和附近村庄的抗日活动。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英雄的张各庄村民,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吓倒,而是团结起来奋勇抗争。

我曾经采访过这个村96岁的老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庞根长老人,根据庞老介绍,当时为了粉碎敌人对冀中抗日干部的突袭追捕,张各庄党员群众家家户户挖地道,村村相通,户户相连。为此,庞根长与庞新民、庞金寒、庞辉武、邢长海、蒲振民等6名党员,在自家屋内至庞新民家总共挖地道500米左右,使地道与地道相通,堡垒户与堡垒户相通,有力地保护了冀中的党组织和领导。

当时,任冀中妇联主任的韩启民(解放后曾任河北省副省长)多次在庞根长家开会,庞根长负责掩护并保护韩启民的安全。“有一次,敌人来了,她叫我一同钻地道,可考虑到她是一名女同志,我就在外放哨,时时刻刻保护她的安全。”庞老说,还有一次,地道口太小,韩启民钻不进去,他就和庞新民、李如桩等其他同志去西蒲疃敌占区破坏敌人的电话线,带回来把房基青砖扒开,中间钻洞把电线穿过去,将许多砖捆绑在一起,成为垛子墙,这样把地道口扩大后,韩启民顺利钻了进去。之后,同志们再把垛子墙推拉上,这样安全保险,让韩启民多次躲过敌人的追杀。

还有冀中军区的领导金城,张曙光等人经常在共产党员李国华家碰头开会,还多次在堡垒户王其善家隐藏躲避敌人的追捕,并在其家在研究抗日和党的工作。

据资料介绍:1942年“五一”扫荡后,冀中党委遭到严重破坏,中央派原晋察冀边区组织部长林铁到冀中党委任书记,在饶阳县张各庄村重新组建冀中区党委。李国华任冀中区委委员,负责各分区及各县委的联络工作,为恢复冀中区党委工作做出了贡献。1948 年,李国华受冀中党委的指令到饶阳县任县长,针对当时土地改革中存在“左”倾错误,组织开展了复查活动,发动群众重新丈量土地,把文契改为土地登记证发放到农户,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饶阳的土地改革得以顺利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李国华曾担任河北省民政厅第一副厅长、河北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河北省纪律检察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华北局监察小组第一副组长兼监察处处长。李国华担任河北省监委副主任期间,领导参与并成功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件。1967 年受“文革”冲击,被下放到天津汉沽农场劳动。1970 年平反回城离职休养。

张各庄村还有一位人物叫蒲绍华(1917年—1989年),男,张各庄村人。1931年在饶阳县城高小就读并由贺豪川介绍入党。

当年毕业回家,由大送驾庄赵多乐领导作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赵多乐被捕,由温之云接上关系继续作党的地下工作。后由于白色恐怖严重,他通过魏敬忠帮助离家,去北平学徒。1934年返回原籍,由葛万忠接上关系到保定特委特务队工作,队长是侯润田。任务有两个:一是打地主;二是打叛徒。1937年抗战开始,组织上分配到冀中农会武装部。当年初,葛万忠由组织上调到冀中四分区手枪队,当时四分区司令员是孟庆山,政治部主任是侯润田。

1938年秋,17路军总部除奸部部长杨奇清向四分区要6人除奸训练,党组织选上了蒲绍华,他立即到了太行山八路军总部除奸部,受训期满之后,党组织分配他到阎锡山的第五行政警署专员公署政公营第一连任指导员作地下工作。任务是将一连的人和枪全拉过来,完成任务之后,党组织在1939年分配他到满城县任公安局长。到1940年又调任四公安处任处长。到1942年“五·一”反扫荡中因受敌包围,蒲绍华无路可走,他急中生智跳崖,将左腿摔断,因治疗无效截肢成二等甲残废,残废证号873号。腿伤好后,党组织分配他到敌区北平作地下工作,后又调回解放区任情报交通站长。日本投降后,到1947年任晋冀鲁豫交通所裕通公司经理。后到衡水创建永祥货栈,后又回到邯郸。参加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胜利后,又到石家庄、北京。1950年到天津招商局任军代表。1952年调大连北洋区海运管理局副局长。1953年调上海任上海海运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到1964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四人帮”打击迫害10年之久。1978年8月平反,开始工作,调上海港务局任局长一职。

其实,这个村还有一位老英雄叫做徐锁,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可是提起革命红色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人们并不陌生,其实这首歌的词作者之一就是徐锁,据饶阳作协主席何同桂老师在写徐锁一文中这样介绍他:徐锁先生是张各庄人。他少年从军,多才多艺,建国后供职陕西省歌舞剧院,是经典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词作者。

光荣的历史只属于过去,由于土地贫瘠,解放后张各庄村靠着土里刨食,只能勉强糊口,历史上这个村人们都说是光棍多,残疾人多,还有人有手脚。

怎么样改变村庄贫困面貌,让乡亲们发家致富呢?是历届村两委的思虑所在,从支书邢开印号召人们种植苹果树,到村支书王喜民大刀阔斧发展村庄经济,再到现在以书记王英冲为首的村两委大力发展葡萄和奶牛产业,历经几届努力发展,张各庄村民变富了,村庄变美了。

 “种棚户,心情舒,坐在地头把钱数”,这是富裕起来的张各庄村民的喜悦心情写照。

  前些年,张各庄村主要种植果树和传统农作物,年人均收入不足900元,2011-2014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村。为实现精准脱贫,王英冲等“两委”成员,确定了发展棚室葡萄的思路。通过带队到外地考察,引导村民对比收益差异,坚定了大家的决心。他们结合扶贫项目,调整了土地,采用“五户联保+无息帮借”形式,使用小额贷款和无息帮借500多万元,改善了基础设施,并定期聘请技术员到村传授经验。2012年以来,建成葡萄棚室200多个,种植面积1000亩,使全村年均增收600多万元。

  为拓宽村民致富渠道,王英冲等依托“牧丰”奶牛场,吸收了300多户奶牛养殖户入驻,注册了“牧丰”合作社,并成立了党支部,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行形式,打造绿色有机奶源基地。目前,奶牛存栏1900多头,年产鲜奶5900多吨,与伊利集团合作,已吸收本村及周边村500多人就业,每个养殖户年收益20余万元。目前,全村年人均收入已达5000元,一举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抓集体促增收 壮大农村经济

  村集体“无钱办事”,一直是制约村建设的“瓶颈”。去年,王英冲经过调查,通过召开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决定收回土地重新发包或上调承包费。这触动了原承包户的利益,有些人意见很大。他带领村干部逐户耐心劝导,白天没人就晚上去,家里没人就去地里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得到承包户们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全村883亩集体地已全部重新签订了承包合同,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40万元。

  解民忧破民难 民生记挂心头

  谁家有什么困难,王英冲都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邢俊义是低保户,因患小儿麻痹症,没有经济来源。王英冲安排他住在村委会门卫室,负责日常卫生和管护,既解决了住房问题,又能帮村委会提供服务。另有一低保户,听力有障碍,妻子孩子精神都有问题。王英冲让他在自己的牛场工作,使他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王英冲带领村班子,硬化村路、修排水沟、栽树种花草、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建沼气池,把全村分为4个卫生区,落实“门前三包”,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一座“洁、净、绿、美”的生态文明乡村展现在群众面前。

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王英冲还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村里成立了秧歌队、河北梆子表演队,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民调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组织,有效净化了村风,全村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氛围

五年来,他带领群众摘了穷帽、拔了穷根,又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张各庄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百面红旗党支部,被市委、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去年,他被饶阳县委评为优秀企业家村官。

如今的张各庄村,有人口2850  人,党员96  人,拥有棚室400多个 ,养牛户 5户  ,有学校一个,诊所 2 个,小卖铺6 个,驾校一个,网格布生产者8家。

这正是古老村庄变新颜,英冲书记冲在前。葡萄飘香奶业旺,全村老少喜洋洋!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承蒙张各庄村民何占领,李广笑,高海清等人提供帮助,并综合了一些县志、网络,报刊资料,在此一并感谢,请多多转发,有钱打个赏,没钱转发微信群和朋友圈,宣传家乡,热爱家乡)

(0)

相关推荐

  • 平静路面变汪洋!这样的曼德勒,看得让人痛心!

    [缅甸中文网讯]9月6日早晨,曼德勒省彬乌伦县辛古镇金刀堡村遭遇山洪,倾泻直下的洪水淹没了道路.村庄.抹谷-曼德勒公路关闭. 因为水势甚急,村民们只得在村内电杆上系上绳索,防止行人被大水冲走.但所幸村 ...

  • 你好,后村!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一直有一个潜在的计划,那就是把翔安的村庄走透透. 按照翔安现在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见,这片土地上的村 ...

  • 王英軍:别了,我魂牵梦绕的白蟒原!

    别了      我魂牵梦绕的白蟒原 文:王英軍 这几天高陵区东小寨村突然因一条消息炸锅了--马上就要搬迁了!该来的终于来了!去年虽只是传闻,但今天却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这对于世代生活在白蟒原上的村民 ...

  • 饶阳张家庄有人坐了倒头车

    说起倒头车,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其实就是人死了之后去四川丰都城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原先是马车,现在是小轿车. 说起倒头车的事情,早些年,在饶阳张家庄流传着这样一个坐倒头车的故事. 话说早些年,张家庄村里有 ...

  •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词作者真的是饶阳张各庄人?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 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在央视著名节目星光大道中,陕西一个羊肚手巾裹头妆扮的歌手阿宝,一声声高 ...

  • 饶阳张各庄的庞根长老人上报纸了

    东方 刘雅林/燕赵晚报 2018-10-23 16:07 字号 两位老人居住的老房子 本文图均为 石家庄新闻网 图 韩启民<年轻的时候>一书提到在庞根长家的日子 燕赵晚报10月23日消息, ...

  • 村名来历(7):山东省嘉祥县万张街道商庄村

    商庄村位于嘉祥县县城北约10公里.万张街道驻地北约5公里处.该村地处鲁西南大平原,原野平旷,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商氏始迁祖 ...

  • 中国古村落【119】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张家庄乡旧广武村

    中国古村落【119】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张家庄乡旧广武村

  • 安平县赵院村 —— 百里长堤上的古树老村英雄之庄变新貌

    安平人,你见过600年还勃勃生机的古槐吗?在安平县哪个村庄?你知道安平县另一条河流潴龙河的前世今生吗?你知道安平县的长寿之乡是哪个村?又有哪些孝德故事呢?你知道安平县赵院村的烈士碑立在什么地方?又有哪 ...

  • 饶阳南师钦村救人英雄“火”了

    有好事还得有热心人. 其实,我早就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每一个人都是救人英雄.怎么这么说呢?人的一生是漫长的,遇到的事情何止万千,就像我的二姑父,活着的时候,见我写拾金不昧的报道,就说他做这个事多了去了,想 ...

  • 饶阳南师钦村三位英雄勇救落水老人受称赞

    本文作者,侯佳林, 刘雅林 激流险急,方显英雄本色. 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英雄就是普通人. 今天上午,饶阳县南师钦村边村河道里发生了一件危急险难的事情,一位老人在河边捕鱼时,一不小心跌入了河中,河 ...

  • 1999年6月,山东章丘洛庄村一个张姓农...

    1999年6月,山东章丘洛庄村一个张姓农民家里盖新房,为了填土夯高地基,聪明的农民老张借了个拖拉机,跑到离自家2公里外的土石坡上去挖了两车黄土回来. 结果挖土时几铁锹子下去,土砾里蹦出一个金属疙瘩,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