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滋味丨食饭的学问(下)
找对节奏——与肠胃同步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肠和胃都是会蠕动的,他们通过一松一紧蠕动来协助消化和传输食物和能量。而且这种收缩运动是有节奏的。
我们的身边往往会有一些吃饭特别着急的朋友,他们吃得特别快,恨不得在胃装一个拉链,直接把饭菜塞满肚子。
我们通常会用“狼吞虎咽”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朋友吃饭的样子,这些朋友食饭的情景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把满口饭菜直接吞下去,饭菜长什么样,饭菜什么味道,他们浑然不知。
古人吃饭讲究细嚼慢咽,有人提出饭菜吃进嘴里,至少24次咀嚼,36次会更好,才能充分的让唾液进行分解,对营养吸收才好。
广东名中医黄建业先生说:
跟对食饭的节奏的方法是:每一口米饭经过充分咀嚼,能够吃到了米饭的甘甜味道了,然后再去吃下一口。
黄教授的意思是你可以不去数数,专心地吃,让整个口腔参与到消化的运动中,用舌尖去感受食物融化的味道,每一口都品尝到了食物的滋味就是对的节奏。
长期坚持细嚼慢咽,嘴巴的一张一合与肠胃一松一紧的节奏保持一致,不但可以节约肠胃工作损耗的能量,而且能够大大提升了食物的吸收和利用,同时也享受到了食物的美味以及由此带来的好心情,真正把饭吃美了,一举多得!
懂得节制——别让饭吃了你
广东人很喜欢说:食得系福。
胃口好的人特别可爱,资深吃货也很受朋友欢迎,身材苗条的骨灰级吃货是很多朋友的人生目标。
我们都知道食物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如果人体不能进食和吸收,生命就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生命的存在是进食食物的前提条件。
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的身体运作所需要的能量,我们把食物吃进肚子里,是要经过身体提供能量去消化使其成为身体能够利用的能量。
就是说我们吃进猪肉,还需要我们的肠胃和各种消化酶去参与才能够把猪肉转化成为人肉的。猪肉变人肉是一个高级的能量转化过程,这种转化是需要消耗我们自身的能量的。
可能大家觉得,只要多吃一点,这种能量就可以补回来了。《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女人过了28岁,男人过来32岁之后,身体脏腑的运作功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能量转化的能力下降,同一顿饭,随着脏腑生长衰退的过程延展,可以转化利用的能量在下降,消耗自身的能量却在增加。
就像一台汽车的发动机,使用时间长了磨损消耗了,效率会下降,最终报废。不是说我们多加油汽车的发动机就可以永远工作下去的。
谚语有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朋友蓬勃生长,穿衣吃饭也要节制,更何况是身体机能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中老年人呢。
因此我们要成为一个健康的吃货,还是需要保持每顿饭吃七分饱,留下三分力,让我们吃得更长久,尝试更多的美味。
食物的消化难易程度也是有区别的,通常蛋白质含量高,糖分特别高的食物通常是比较难转化的,需要消耗身体更多的能量。
有些朋友对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花生、海鲜过敏,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消化这些食物的酶(或者说能量),然后这些食物就堆置在身体里面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我们的免疫系统通过让身体难受和生病的方式提醒人,下次不要吃那么多这种食物,身体消化不了啦。
每顿饭吃入的总量有节制,对某些你身体难易消化的美食同样要有节制。这样你的身体就可以健健康康地为你提供优质而持久的“服务”,让你更好地享受你的人生!
参考资料:
《医食参考》2018年2月26日
《细嚼慢咽竟有这么多好处,一口饭到底嚼几口才算慢?》陪你养生 搜狐网 2017年7月21日
—下期更精彩—
文 | 若兰
图 | 网络
校对丨紫苏
编辑 | 似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