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最高明的13个字!这些字的结构,已被写到了极致!
.
王羲之《兰亭序》(冯摹本)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举行盛大的风雅。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饮酒赋诗,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诗序》,遒媚飘逸,纵横变化,气韵完美,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当时王羲之已醉,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原稿终莫能及。
《兰亭序》中20多个“之”字,字字不同,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写法,笔法千变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除了“之”字之外,在《兰亭序》中,凡是重复出现的字没有一个不变化的,这也反映了中国书法作品中笔法的丰富和多变。
本文列出了兰亭中部分重复的字的高清放大版,供大家细细玩味。绝美兰亭,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美,奥妙不尽,亦在此。分析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书友补充。
“之”
短短三笔,变化无穷。之字的变化,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1,行书、楷书、行楷书用笔的变化;2,行书用笔变化,比如折笔、顿笔、回锋等变化;3,主笔变化、比如第二笔、第三笔主笔转换的变化。大家可以细细欣赏玩味:
“文”
两个“文”字力度不一,张力都很足
“会”
两个“会”字,变化不大,但终归不同,表现在粗细、轻重和结构轻微变化。如图:
“山”
两个“山”字的笔顺是不是不一样?
“修”
行笔速度的变化
“事”
第三个“事”字变化最大,或许正当兴头上写的。
“也”
起笔、主笔力度都有变化
“有”
“有”字主笔有一定变化
“竹”
两个“竹”字变化就大了,我们看看行书和行楷书:
“其”
“其”字也不少,变化主要表现在行笔速度,和结字顾盼的变化。
“和”
好吧,请理解异体字也算变化吧!
“以”
不少人“以”字写不好。我们看看书圣的写法。在兰亭序中,“以”字数量仅次于“之”字,行笔速度、行楷书的用笔不同咱就不多说了,就一点:前两笔和后两笔的距离感产生空间美感,你发现了没?所以,别把“以”字写太拢了,注意布白关系。
“为”
几个“为”字笔画较多,主要是粗细和行笔速度的变化吧。冯应该是理解到了的:对于微醉的书圣而言,粗细变化也许是当时性情所致,但求逸而不飘,重而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