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个皇家医学实验室
清代有个皇家医学实验室
(本文载于《科技日报》2021年4月30日第8版,有修改)
超过600岁的故宫不仅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集大成者,也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古代西方科学内容。清康熙时期,宫中曾有一座“皇家医学实验室”,由进宫的西方传教士主持。他们引入西方的制药技术,通过化学实验,开展药剂研制,并制作了部分宫廷御用药物。
关于清代皇家医学实验室较为详细的信息,可见法国传教士白晋所撰《康熙皇帝》(1697年在巴黎出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中译本)。白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来到北京。由于他博学多才,因此很受康熙皇帝赏识。他和另一位法国传教士张诚曾为康熙皇帝写过约二十篇介绍西洋医学的短文。其中一篇提及内服化学试剂的优点,即可以产生恢复或缓和作用,而且不像一般药品那样味苦难服。不久,康熙下令在宫内建造医学实验室,让白晋、张诚等人研制药剂。实验室的工具设备全部由白银制作,包括各种形状的炉灶,适于化学实验用的各种器皿、用具之类的物品。康熙也会经常来实验室观察制药过程。实验室建成后,白晋等人曾经参照法国药剂师希拉所著《王室药典》里的制药法,花了三个月时间,制成了干燥剂、糖浆制剂、浸膏等几种试剂。康熙皇帝很满意,把这些试剂作为御用药品,随身携带,并赏赐给身边的王侯及服侍人员。
故宫博物院藏有部分清代宫廷的医学仪器,其中就包括皇家医学实验室所用之物。如银质制药器具盒(图1),长约39厘米,宽约35厘米,高约14厘米,分为上下两层。盒中装有药具一套22件,含银漏斗4件、银药铲2把、银长铲刀1件、银勾3件、银叉子1把、银药匙7件、拈子3件;另一层中间还缺1件药具。
图1 故宫博物院藏银质制药器具(清康熙)
那么,这个医学实验室在哪里呢?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之“康熙帝谕皇太子胤礽亲噶尔丹等情形”记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底,康熙在讨伐葛尔丹的路途上,随身的御用药品快用完了,于是命皇太子胤礽派人将养心殿(图2)制造的西洋“如勒伯伯喇尔都”御用药十两,外加上等生姜四斤,在五月二日前送至军营。由此可推断,这个实验室应该设立在养心殿。另根据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三》之卷一千一百七十三记载,养心殿造办处早在康熙初年就设立,主要用于制作皇家御用品。康熙下令在养心殿内开设西药实验室(作坊),将西方的医药技术引入国内,研制、生产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御用药剂,以用于紫禁城皇室成员的疾病治疗。
图2 养心殿院门
该皇家医学实验室除了研制西药,还研制中西医结合的药剂。据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清宫医案研究》之“康熙朝医案”部分记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二月,张诚研制了一种治疗咳嗽的药,叫做“肺胸舒丸”。其制作方法为:准备硫磺花粉二钱、金银香花八分、甘草膏子六钱、冰糖粉四两五钱,将此四种药与西洋大夫所带“温密德喇噶刚地之花露”(一种西药),混合掺入甘草露中,搅拌成糊状,制成大约重一钱左右扁圆形药丸。张诚向康熙禀报:这种药在医治由感冒引起的咽喉堵塞感、咳嗽并吐清痰,以及由咳嗽引起的各种肺胸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需要说明的是,康熙时期的宫廷医生能够采用西方传入的蒸馏法提取药露,并在武英殿旁边设置了露房。
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建一座医学实验室?法国汉学家杜赫德编著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之上卷部分,载有法国神父洪若翰在1703年2月15日致拉雪兹神父的信。洪若翰在信中说,他曾向康熙汇报了欧洲的医药,尤其是法国国王发给全国穷人的药粉,引起了康熙的极大兴趣。时值康熙在三十二年(1693)五月,康熙正患上疟疾,高烧不退,御医所开的药也无效。白晋、张诚把研制的这种药粉给康熙服用。康熙的高烧很快退了,但几天后体温又升高了。在关键时刻,多罗神父从印度给洪若翰和刘应(法国传教士)寄送一斤金鸡纳霜。他俩和白晋、张诚一道,把金鸡纳霜献给了康熙。康熙喝下金鸡纳霜后,高烧立刻退去,身体很快康复。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的疟疾,加深了康熙对西方医药的信任。由上可知,“医学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与康熙皇帝对西方的医学的兴趣及自身患病有关。
清代皇家医学实验室有着重要的科学及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当时西方先进制药技术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开展科学试验的见证,而且对医药为主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因而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信息:周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