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的经络观
董氏奇穴与传统的十二正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是这种关系仅仅通过十二正经的循行或者同名经、表里经之间的转换是没法去理解董针里很多穴位的主治原理。
要想入门董针,除了理解董氏奇穴的全息观之外,还需要学习脏腑别通的经络对应关系。
脏腑别通的方法论,是连接董氏奇穴与十二正经之间的桥梁,董氏奇穴的很大一部分穴位的功效主治都是通过脏腑别通来解释与理解。
“脏腑别通”是董穴的密码对照表,只有将其董穴所属的经络,通过脏腑别通转换,才能破解董穴的主治作用的秘密。
因此,我认为熟悉脏腑别通的关系是研究与学习董穴的入场劵。
至于,脏腑别通是啥,它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又是何转换而来的?在这里,我不想多说了,因为以前写过一篇对于脏腑别通论比较详细的文章,初次接触脏腑别通的朋友,麻烦点开下面的”延伸阅读',看一看就明白了。
*延伸阅读:脏腑别通说
脏腑别通分别是,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心与胆痛,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心包与胃通。
举一些董穴中用脏腑别通的例子,比如:
董穴中的“大三通穴”(通关、通山、通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总穴,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心三通穴”。
这组穴位于大腿前侧的胃经上。通过脏腑别通来看,胃与心包是别通的,因此胃经上的穴可以治疗心脏疾病。同理,在小腿上胃经上的四花上穴(足三里内0.5寸贴骨进针),针刺3寸深,亦可治疗心脏疾病。
食指上的“木穴”,肝属木,“木穴”与肝有关系。董公说,该穴可以治疗肝火旺,脾气急,眼睛干涩等与肝相关的疾病。
食指属于大肠经的区域,通过脏腑别通来看,大肠与肝是别通的关系,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食指的穴位可以治疗肝经的疾病了。
同理,在食指上的“大间、小间、中间、浮间、外间”等穴,是治疗疝气的要穴,其效果非常好。
传统中医就认为疝气是属于肝经的疾病,因为肝经的循行经过阴部,古人也有用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等肝经的穴位治疗疝气的记载。
小腿的脾经上的天皇穴、肾关穴是治疗后背痛、肩痛的重要穴位。因为脾与小肠别通,小肠经是在肩部、后背部循行的重要经络,通过脾经的穴位可以治疗小肠经的疾病。
一般,肩痛可以取天皇穴、肾关穴配合四肢穴,为什么呢?这时候,需要结合董氏奇穴的全息观来理解,在小腿胫骨内侧从上到下是一个人体的全息(图1,三级全息),天皇穴、肾关穴正好对应于颈椎、肩膀的位置,所以可以治疗颈肩背部的小肠经区域的疼痛。
如果换一个思路,将这个全息倒置一下(图2,一级全息),脚趾对应头部,脚踝对应颈椎,四肢穴附近就对应肩膀了,一样可以治疗肩膀疼痛。
因此这需要使用到脏腑别通思维结合全息观,才能明白为什么肩痛需要取以上这几个穴位。
运用对脏腑别通的认识,已经可以理解很多董氏奇穴的主治功效。但还是会发现,有些穴位的功效,通过传统的十二正经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脏腑别通来转换经络就能理解。
比如,人士穴、地士穴、天士穴,位于前臂的肺经上,该穴组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效果好,像鼻炎、咳嗽、哮喘等。
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位于前臂的大肠经上,可以治疗与大肠相关的疾病,如便秘、痔疮。
火串穴、火陵穴、火山穴,位于前臂的三焦经上,三焦藏有相火,因此这三火穴,都带一个“火”字,具有温通阳气及温通经脉的功效。而三焦经与心包经互为表里经,所以,三火穴还能治疗胸痛、胸闷,具有类似于内关穴的功效。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用传统的经络循行与表里经关系就能解释其董穴的功效,这也充分说明了董氏奇穴与传统经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实,董氏奇穴还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与十二经络作为核心基础而发展出来的,而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它用所谓的一堆“奇穴”而去自成一派。
董氏奇穴的全息观
初次认识董氏奇穴的朋友都有一个印象,董氏奇穴的穴位排列十分的混乱,与传统的十二经络分布都有不少的出入,感觉不得其要领,难以窥探其董穴之门,也包括我在内,初学董穴时也是对这堆奇穴的布穴一头雾水。其实,董氏奇穴的背后原理还是很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明白它布穴的原理,很多穴位的功效也自然就能清清楚楚了。董氏奇穴的全息观,几乎贯穿整个董穴的脉络,一旦缺乏了全息观,奇穴的功效与应用基本很难被破解。生物的个体是一个大系统,它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小系统组成,在大系统和小系统之间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全息观就是人体中局部与局部或整体之间的全息对应性关系。最常见的有第二掌骨侧的全息对应,或者耳穴的倒置婴儿的对应,或脚底按摩的全息对应。一级全息是以四肢的肘膝作为中点,对应腰脐为中点的躯干。借用下面的图,就很容易理解,一看就明白了。比如,看看B(上肢)与C(躯干)的对应,肩关节与躯干下焦的阴部可以成对应关系。这就能明白为什么肩关节上的云白穴、李白穴、天宗穴等一带穴位,都可用来治疗阴部的病变,是治疗妇科炎症、赤白带的要穴。再看D(下肢)与C(躯干)的对应,足部对应躯干上焦的头部,脚踝对应颈椎,在跟腱上有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这个三穴,是治疗颈后大筋痛的有效穴位。三穴往上是博球穴,此处正好对应人体的背部,因此正士穴配合博球穴能够治疗后背痛。二级全息是以腕、踝对应到腰脐,前面到手指(脚趾)端,后面到前臂(小腿)中段,还是看看图就很清楚是什么回事了。以上肢为例,手腕对应腰脐处,手指对应头面五官,所以在手指上的四头穴,可以治疗全头痛;手掌与躯干的胸背对应,因此经典的重子、重仙穴治疗胸背部疾病甚效;手腕线以下分别是小腹和阴部,其门、其角、其正这3穴位于阴部的位置,因此可以治疗便秘与痔疮疾病。三级全息是指各种局部的小全息,比如脸部的全息,手指上的全息等。先看脸部的全息,上图是脸部从上往下的脏腑分布,两眉中间是肺,两眼中间是心,董穴的镇静穴就扎在这里,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鼻子起头的部位对应肝,如果这里发青或凹陷可能容易发生肝病;鼻头反映脾胃,酒渣鼻的人一般都是说明脾胃湿热;人中对应膀胱、子宫,与腰脐线,因此人中可以治疗腰痛;颧骨周围对应肾,其附近的马金水穴、马快水穴可以治疗肾结石,肾往下就是输尿管与膀胱,因此马金水、马快水穴下面的六快、七快穴可以治疗输尿管结石与膀胱结石。再看手指上的全息,举一个以中指的全息作为例子。上图可见,中指背面从指尖往下,分别是木火穴、肺心穴、二角明穴。我们将中指的背面对应从头到躯干,上段对应头部,木火穴可以治疗脑中风,中段对应胸背部,肺心穴能治疗心胸肺疾病与背痛,下端对应腰部,二角明穴具有治疗腰扭伤的作用。有没有发现,以上所述的三级的全息都是纵轴上的全息,我们也称之为“竖全息”,董氏奇穴里还存在着横轴上的全息,也可以叫“横全息”。比如,我们将手背横着看,大拇指端是头部,每一个掌指关节突出的地方与脊柱的棘突十分的相似,2到5的掌指关节对应于躯干的脊柱。因此,大白穴可以治疗头痛,上白穴治疗后背痛,次白穴治疗胸腰结合部的疾病,最后的中白穴与腕顺一穴,可用来治疗腰痛。再看看大腿前侧的穴位分布,从外往内分别是驷马穴、大三通穴(通关、通山、通天)、小三通穴(通肾、通胃、通背)、上三黄穴。大腿上这几组穴位,都是董穴中治疗五脏病变的总穴,驷马穴是治疗肺部的总穴,大三通穴是治疗心脏疾病的总穴,小三通穴是治疗肾脏疾病的总穴,上三黄穴是治疗肝脏疾病的总穴。通过横向全息看,驷马穴与大三通穴位于上焦区域,小三通穴与上三黄穴位于下焦的区域,这是一个位置大腿上的横全息。
全息观,虽并不能代表了董氏奇穴丰富理论体系的全部,但是它是打开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原理的一条钥匙,通过掌握它人人都可以迈进董针之门。
董氏奇穴的手掌秘密
食指上的“木穴”,肝属木,“木穴”与肝有关系。董公说,该穴可以治疗肝火旺,脾气急,眼睛干涩等与肝相关的疾病。
食指属于大肠经的区域,通过脏腑别通来看,大肠与肝是别通的关系,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食指的穴位可以治疗肝经的疾病了。
运用对脏腑别通的认识,已经可以理解很多董氏奇穴的主治功效。但还是会发现,有些穴位的功效,通过传统的十二正经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脏腑别通来转换经络就能理解。
比如,人士穴、地士穴、天士穴,位于前臂的肺经上,该穴组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效果好,像鼻炎、咳嗽、哮喘等。
“河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据说这个神秘的图案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它来源于天上的星宿,寓含了深奥的宇宙密码。那是说这上古文明是外星人吗?与“河图”一起搭伴的还有“洛书”,两者俗称“河图洛书”,传说在伏羲氏时期,从黄河里浮上来一匹龙马,马身上带着“河图”,而在大禹治水的期间,从洛河里浮出一只神龟,龟甲上带着“洛书”,它们就是“易经八卦”的前身。在这里没有打算讲历史和玄学,继续回到“河图”(看下图)。古代文献有这个一段话来描述“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关于手掌中董氏奇穴的第二个秘密,我们需要用脏腑别通的思维去解密。比如,将中指指背可以看成相当是一个脊柱的全息,上段的“木火穴”可以治疗脑部疾病,中段的“肺心穴”能够治疗后背痛以及心肺部疾患,下端的“二角明穴”位于脊柱的腰段,因此具有治疗腰扭伤的作用。再比如,第二掌骨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全息,“大白穴”位于上焦、头部,因此可以治疗头痛,“灵骨穴”位于下焦,具有很强的补阳气,补肾的效果。第五掌骨处可以看作一个脊柱的全息,因此,手掌尺侧的腕顺一穴善于治疗颈椎疾病,腕顺二穴则更多用于治疗腰痛。只要能够理解掌握上述所提到的董氏奇穴在手掌中的三大秘密,回头再看董穴的手掌穴位图,你会发现,董穴变得很简单。有一个豁然开朗的感觉,其穴位功效也没必要死记硬背了,因为都有套路规律可循,明白了其机理,记忆穴位功效就变得轻轻松松的了。
至于,脏腑别通与全息观的内容以前已经详细说过了,因此这里都是简略带过,没必要一直在重复。
脏腑别通说
经络之间的配伍关系多种多样,其中同名经(如:小肠与膀胱为同名经)和表里经(如:肝与胆相表里)这两种,算是目前针灸教材的主流配伍。
除此之外,我想说说,还有另外的一类配伍关系“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在大学的针灸教材上从来没有记载。因此,导致科班学习的中医学生,往往没有意识还有“脏腑别通”的经络配伍关系,反正我上学的时候是没听说过。我也不清楚,为什么编写教材的教授,这么看轻“脏腑别通”的经络配伍,甚至连“知识普及”都不愿意放进去。并非教授们不懂,我想仅仅是因为它的身份不是“正统”,往往被看作“旁门之术”。可是,“脏腑别通”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疗效也不亚于同名经与表里经配伍,起码我目前亲眼所见过的不少针灸高手,无不精通于此术。
历史由来
“脏腑别通”,是台湾针灸名家杨维杰给起的名字,因为他的著作畅销于全球,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所以现在基本大家都称“脏腑别通”了。根据记载,“脏腑旁通”最早见于《孙氏思邈五脏旁通明鉴图》,可惜是仅仅只有一个名字,却没有留下传世版本,因此内容也不懂写的是啥,只说知道在唐宋时代开始有“脏腑旁通”一说。到了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卷一脏腑。脏腑条分》提出了五脏穿凿论解析脏腑别通理论。比较特别是,李梃写道,肾有两通,分别与三焦通,与命名也通,但他也没有对这种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明代之后就到了清代,清代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也有上述的内容,但是将“肾与命门通”删掉了,或许他觉得这句是废话,没啥实际用途。唐宗海还讨论了脏腑通治的机理,他认为唐宋时代的理解都是凭空想象,不按实际出发。他想借用西医的解剖去解释脏腑通治,认为脏腑是有道路相通的,并非凭空想象的气化相通。首先,唐宗海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确是“中医汇通”,但是古人的解剖也就听听就算了,别当真的。古人所描述的脏腑通治,都是五脏对五腑相通,而胃与心包的关系还没有明确指出。到了现代的杨维杰,他发现内关可以治疗膝痛,足三里可以治疗心脏病,促使他进一步对胃与心包之间的关系研究,因而拓展并补充了胃与心包相通,从那起六脏六腑通治算是完整了,并改名为“脏腑别通”。
原理探讨
李梃的《医学入门》认为脏腑别通是气化相通,但没对其机理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了。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认为其气化相通是凭空之说,还是要根据解剖来寻找他们的关系,说的在理,但这些脏腑别通的关系并非看个解剖就能找的到。目前来说,比较公认的是,脏腑别通实乃是气化相通,这是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的,从演算出来的结果看,与脏腑别通完全对应。《内经》、《素问》都提及到三阴三阳的开阖枢理论,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如果将开阖枢理论以“同气相求”将其展开看,太阳与太阴是对应关系(开),少阳与少阴是对应关系(枢),阳明与厥阴是对应关系(阖)。分别再将“开”的脏腑经络(膀胱经、小肠经、肺经、脾经),阴与阳相对,手与足相对,就构成了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将“枢”的脏腑经络(胆经、三焦经、心经、肾经),阴与阳相对,手与足相对,就构成了胆与心通,三焦与肾通。将“阖”的脏腑经络(胃经、大肠经、心包经、肝经),阴与阳相对,手与足相对,就构成了胃与心包通,大肠与肝通。
临床运用
如,鱼际穴治疗膀胱经的背痛,尺泽穴能够治疗膀胱经的腰痛,这体现出肺与膀胱别通。曲池穴可治疗头晕,常规解释是曲池清热、清理头目。但从脏腑别通去理解,肝与大肠别通,头晕多与肝风相关,因此曲池治疗高血压头晕效果突出。同理,太冲穴可以治疗腹痛腹泻,除了因为太冲是肝经木的土穴,肝脾通调,也因为肝与大肠别通,大肠病可用肝经治疗。胃与心包别通,内关常与足三里配穴治疗胃痛、呕吐,又可以治疗胸痹心悸。膝关节痛,多在膝前的足阳明经,故内关也是治疗膝痛的一个很不错的穴位,足三里深刺3寸临床可用来治疗心脏病。脾与小肠经别通,阴陵泉是治疗肩周炎常用的穴位,特别是肩关节后的小肠经区域痛。小肠经的腕骨与脾经的阴陵泉配伍,可加强健脾利湿的功效。还有其他的应用,不一一举例,明白这种思路,临床便可举一反三。
结 语
有人问,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与脏腑别通配穴,哪一种疗效更好?
同名经配穴是手足上下相对应(如:手太阳小肠对足太阳膀胱),
表里经配穴是脏腑阴阳对应(如:手太阴肺对手阳明大肠)。
脏腑别通是脏腑、手足、上下全对应(如:手太阴肺对足太阳膀胱)。
相比而说,脏腑别通在的经络平衡对应比同名经、表里经更胜一筹,理论上也是疗效更出众,当然同名经、表里配穴也是很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