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哲学含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全文如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试译】诚信的言辞不华丽,华丽的言辞不诚信;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有真知识的人不会宣称自己无所不知,那些宣称自己无所不知的人并没有真知识。圣人不积累财富,不保留思想,一心为公,专门利人,自己反而愈充实愈富足;给予他人的愈多,自己得到的也愈多。所以,自然的法则是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的法则是作为于天下,功劳于天下而不争处。
【解析】首先,信言能否理解为诚信的语言?我认为是有不妥的。包含有真知的语言,为人忠恳建言都可以称为信言,不独诚信之言。
信言不美,是说信言不屑于华丽辞藻的修饰,质朴的语言中已包含真性情。
美言不信,是说那些以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文字往往缺乏真性情。
其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直译为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并不合理。为什么呢?善良与否,与是否进行自我辩解并没有必然关系。高亨将这段经文翻译为:美善的言谈不巧辩,巧辩的言谈不美善。美善的言谈没有明确的标准,巧辩与否并不是言谈是否美善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说法也不能成立。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高亨译为:有真知识的人可能不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有真知识。何谓真知识?任何一项知识成就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博返约的过程,真知识不可能建立在知识不广博的基础上。我的理解是知通过智,有智慧的意思。博,不应当理解为广博。我认为理解为炫耀,显摆较为合理。我的翻译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宣称自己无所不知,那些宣称自己无所不知的人,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的人。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经文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利万物而不自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功于万物而不争的玄德。关键的问题是这后半部分内容与前半部分内容如何关联起来呢?如果这一关联建立不起来,那就说明前半部分内容是衍文,或者这两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是错简。
美化言语如何能与利万物而不自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功于万物而不争的意义关联起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是职能就是传播思想。所以,将思想传播出去是语言的最大目标。而美化语言,这是一个自私的表现,这样要传播的不是思想,而是要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上,而不是语言要传达的那个思想。所以,美言体现出语言自身的自私、为我,不求利人,但求利自己。所以,美言不信,是语言"谋私"的必然结果。
如果上面的理解正确,那么善者辩之就是善者的一种为私利己的行为。“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竹简本老子中讲:“绝知弃諞,民利百倍”。諞,《说文》:“使巧言也。”諞,犹辩也。”此指辩说,巧言。这似乎是针对当时诸子学说多倡一家言,自是非他现象而言的。
向别人炫耀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是一种为私利己的行为,而智者圣人却害怕被人知识自己有渊博的学识,常以自隐无名为务。这样理解,似乎可以使这段经文的文意前后贯通。但不知道读者有何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主要参考书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