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症下,职场人如何自我救赎?

今年10月底,一篇名为《罗振宇的骗局》文章在网络流传,以得到为代表的内容知识付费平台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文章中以“刘刚”为例,讲述了作为当今时代年轻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极速变革的当下,在知识的焦虑感中通过购买内容平台的付费内容,自认为达到了学习和自我充电的目的,其实付费产品都是“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产品。

文章中的观点表明,“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罗胖子更多意义上满足了绝大部分人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被人称之为读书人的虚荣心。”

一语中地,文章的很多观点击中了很多年轻人脆弱的心灵,引起了强烈反响,而另一方面,如火如荼的知识付费平台更是愈演愈烈。究竟是内容提供商狡诈,是个“大忽悠”,还是付费平台确实解决了当下职场人的知识焦虑症?

知识付费时代来临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根据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状况及果壳网、企鹅智库、极光大数据等多项报告估算),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左右。2017年,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市场下沉及产业链拓展,这一数字将有望达到 300-500亿元,知识付费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个“风口”。

可以说的是在互联网不断催化下,产业集中向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型转化,以无形资产形态存在的知识资本,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于是催生出了一个新的知识消费模式。据《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显示,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付费的意愿但是还没有付费行为,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有将近一半的新媒体用户产生了知识付费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中国市场三大维度的改变。

经济增长驱动消费新观念

一直以来,只有成功戳中消费者痛点的领域才能诞生出巨大的时代红利。在知识付费中,2016年最火的便是各类知识平台。例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和得到APP,生长于得到的李翔商业内参,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每天听见吴晓波”音频,马东团队推出的“好好说话”音频课程、李善友和他的混沌研习社、樊登和他的读书会等等。

这些平台火爆的原因无外乎是一种人们思维转变的体现,人们由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特别是小白中阶层,付费内容无疑是最能满足他们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小白中愿意去为了优质内容付费。

新常态经济下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为了滋生知识红利的根本原因。

信息量过载铸就消费新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免费内容爆炸式涌现出来,信息量严重过载,人们不得不用付费的方式来筛选一些有价值的知识。

同样的当消费者发现,大量摄入重复低质内容不再能带来好处,又增加了自己时间成本的时候,发现自己本质上已经在为筛选深度服务付费了。这个逻辑在电商的发展层面,同样适用。

“你不知道怎么选吗?我帮你选。”

“你不想耗费时间学吗?我帮你读。”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吗?我嚼烂了给你。”

知识付费竟然这么好,于是大家一拥而上。订专栏、订课程、订直播、订小密圈……付费似乎理所当然。

显然,互联网信息量过载成为了铸就知识消费新模式的前提条件。

价值效益激发消费新需求

在知识经济市场,不乏有真正深耕内容价值的平台,消费者既可以从中获得真知灼见,满足旺盛的求知欲;又能通过丰富感人的剧情内容,获得精神体验;还可以推销某种观点,获得别人认同。内容的价值或利益高度相关,或足够新奇引人,总之能够不断给用户提供满足感。今后随着时代热点的更迭,知识付费会爆发出更多样化的需求,到时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形成知识付费的习惯并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