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治下肢水湿之病需要升起来

人体排邪的渠道,无非是出汗(腠理)、呼吸(气道)、呕吐(食道)、小便、大解、虚恭(屁)这几种窍道;特定情况下,眼耳鼻以及妇人经道亦为泄浊之窍。
治疗邪浊之病,总要给邪以出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那么,下肢尤其是脚踝水湿之病,邪的出路在哪里?怎么治疗?仲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故医者大多治以趋下淡渗之剂,然效果或有不显之时。
于下肢,水湿之常规出路有二:一为腠理穴位(有些个体无论冬夏脚汗非常大,此乃机体排邪之自调表现);二就是小便了。一般情况下,前者作用有限,而后者往往是主要渠道。
但后者发挥功效的一个条件是,先需把水湿之气升提至体腔而进入气化通道。对于大多数患者,机体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升提功能,但对于气化力弱或老年患者,自身往往已无提升下肢水湿之气的能力了。此时如唯淡渗泄利,则非但无效,反而水湿越实,正气越虚。此时,仅仅增加助阳益气之法,亦于事无补,但如在对证方药中适当加入升提之品,则往往效若桴鼓。
一七旬老翁,因阴阳两亏、阳不化、阴不濡,致水湿下注而脚踝肿胀麻木一月余。首诊余以济生肾气丸原方治之,然服3剂而疗效微微;次诊,余即于原方加入桔梗、葛根两味,再服3剂而肿消麻减。
以方法论言之,此乃“对立统一观”之用,如究以具体起效机制,有言当开水之上源(肺)、提壶揭盖之法,而实乃升提下肢尤其脚踝水湿之气至体腔、继而进入气化通道之妙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