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杜甫到底是怎么死的?

关于杜甫的死,《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内容基本一致。以《新唐书》的记载为例:(杜甫)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肉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从这个记载来看,杜甫是死于暴饮暴食。晚年的杜甫到湖南去投靠亲友,行至耒阳县的时候,他被大水所困,十来天没怎么吃饭。这时候耒阳县的县令聂某知道了这个事儿,就派人乘船去接他。把他接出来之后,还送上牛肉白酒。杜甫饿坏了,于是大吃一顿,结果或者由于急性胰腺炎发作,或者由于冠心病突发,当天夜里就去世了。

但是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因为杜甫留下来了一首诗专门说这个事儿。诗的题目很长,叫做“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

同时这首诗还长达一百三十字。因此,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假设杜甫酒足饭饱之后,就立即拿出纸笔,写诗酬答这位聂县令。虽然杜甫是天才的大师级别的人物,但是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总不至于像写便条一样随意,总要构思、酝酿一下。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些时间。而无论是急性胰腺炎还是冠心病,它们被暴饮暴食诱发时来得都是很快的,特别是史书上还记载了杜甫当时已经“大醉”,这就更说明当时他老人家已经没时间写诗了。

因此,杜甫被“撑死”的这种说法是历来都受到质疑的。

清朝初年,有一位学者名叫仇兆鳌,他是专门研究唐诗的。根据他的考证,杜甫临终前的最后一首诗,并不是那首写给聂县令的酬答诗,而是一首题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长诗。这首诗共有七十二句,三百六十字。

这样一来,所谓“撑死说”自然就被否定了。

仇兆鳌引述了唐人李观的《杜传补遗》中的说法,认为杜甫是落水溺死的。

按照李观的说法,杜甫在吃过了聂县令馈赠的酒肉之后,感到大水茫茫无法前进,于是决定原路返回。有一天晚上,忽然江水暴涨,杜甫所乘的小舟在江中倾覆,一代诗人就这样葬身鱼腹。后来,唐玄宗思念杜甫,派人四处查找,聂县令为了交差,便编造出了杜甫暴食而死的谎言上报,还给杜甫造了一座假坟。

仇兆鳌所考证出的杜甫的最后一首诗的观点是得到普遍赞同的,但是他引述的杜甫因覆舟溺水身亡的说法却受到了质疑。

近代和现代的学者们先后考证出,所谓唐人李观其实是宋朝人,而且他的说法有明显的漏洞。唐玄宗死于762年,杜甫死于770年,怎么可能还有唐玄宗寻找杜甫下落的事情呢?

近代和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杜甫是病死的。比如闻一多,他就力主这种观点。当然还有郭沫若的“食物中毒说”。郭沫若认为:聂县令送给杜甫的白酒牛肉很多,杜甫吃不完,就收藏了起来。时值盛夏,牛肉很快就腐败变质了。但是穷困的杜甫也舍不得扔掉,还是把变质的牛肉给吃了,结果造成了食物中毒,不幸去世。

“食物中毒说”虽然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却没有什么证据来支持,因此一般是不被人采纳的。史学界的主流意见还是认为杜甫是病死的。杜甫的病在他自己的诗中多有描绘。他自己写道:“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

杜甫写自己“渴”的诗句很多,因此后人推断杜甫患有糖尿病。到了杜甫临终前的一两年,他身上的各种并发症已经很多了:“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日聋”、“右臂偏枯关耳聋”、“老年花似雾中看”……

此时的杜甫已经有了肺病,同时还有白内障、耳聋、右臂偏瘫、行走不利等诸多并发症。所以,他在颠沛流离之中因病症发作而身亡是非常有可能的。

当然,对于史学家来说,并没有什么直接证据证明杜甫是病死的。但是在否定了其他的一些说法之后,杜甫病死的概率显然是最大的。因此,史学界一般就采用了病死这种结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