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八章3) ||张学武(河北)

第八章 ( 3 )

石片沟位于三道川公社西北部,距公社二十五里, 与马道口、大营子、槽碾沟、桦树背大队相邻。大队部一共有三间房,外屋两间,里屋一间,里屋靠北墙盘了一个倒炕,外屋隔着墙盘着一个锅台,与里屋的炕直接相通。靠着锅台有一口缸。
大队长年累月有一个看门的,名叫常德顺,负责看电话,给下乡干部排饭,给大队干部烧水。常德顺是个光棍汉,六十多岁,走路一拐一拐的。
苏斌傍中午的时候到了石片沟大队,就先进了大队部,见常德顺正趴在办公桌上打瞌睡。苏斌就问:“你叫常德顺吧?”
“对,我叫常德顺。”常德顺立马站立了起来。
苏斌自我介绍说:“我叫苏斌,是来咱们石片沟下乡的。”
“哦,你就是苏斌呀,刚才三道川供销社来电话说有个叫苏斌的要来我们石片沟下乡,帮助我们搞好秋收,原来就是你呀。中午饭我已经给你派下去了,傍中午的时候那家的孩子就会来喊你到他家吃饭——你渴不?渴了暖壶里有水,刚烧开的。”
常德顺边拿过身边的一个碗给苏斌倒水,边上下打量着苏斌,见他还是个孩子,就说,“我们石片沟的秋收已经开始了。这不,昨天各生产队都把山药起了,也分到了各家各户,今天听说都在拔麻 。”
苏斌坐在办公桌旁边的椅子上,边喝水边问:“社员出勤的情况怎样?”
“啥,出勤?”
“就是男女上工的人数。”
“哦,跟往年一样,跟往年一样啊。”
这时,进来了一个小女孩,问道:“谁是下乡干部?我妈让我来喊去我家吃饭。”
苏斌回头对常德顺说:“待会你给通知一下,晚上七点咱们开一个干部会,大队党支部,革委会成员,还有各生产队的队长、指导员都参加,下午,我先到地里转一遭。另外麻烦你再给我准备一把镰刀,下午我去地里时带上。”
常德顺答应后,苏斌就跟着那个小女孩走了。
这家住在村子的东头,两间低矮的土房,刚进屋,就觉得一股臭酸菜的味道扑面而来,外屋当地放一个石头猪槽子,一头猪的长嘴头子正在猪槽子里搅和着,周围还有几只鸡,一个女人正一边喂猪,一边做饭,锅台周围扒着三四个小孩子。
那个女人见闺女领着苏斌来了,也不跟苏斌说话,只对闺女说:“大丫头,领上二丫头、三丫头、四丫头到里屋准备吃饭。”
四个丫头就跑进了里屋,争先恐后地爬上了炕。
里屋炕上铺着几片破烂的席子,炕上放着一个盆子,盆子上边盖着一个高粱杆编成的圆排子,不知用了多少年,黑糊糊的。排子上面放着一把用柳道子柴禾剁成的筷子,一碟咸菜。四个女孩已经围坐在盆子周围。苏斌只好半个屁股坐在炕沿边上。
苏斌没话找话地问:“你们上学没有?”
二丫头指着大丫头说:“她上了,我们都还没有上,等过了秋假开学了,就轮到我上了。”
这时候,那个女人端着一盆子莜面疙瘩汤进来了,见四个丫头把地方都占了,就呱嗒个脸训斥说:“你们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大了也不知让客人先上炕坐!去!你们一人盛一碗,趴到窗台上去吃!”
苏斌忙说:“没事,没事,就让他们坐在这里吃吧,我不会盘腿,坐在炕上不得劲,这样坐着舒服——孩子们都叫什么名字?怎么不等爹她回来一块吃?”
那个女人给苏斌盛了一碗疙瘩汤,又给四个孩子一人盛了一碗,就默许了孩子们围坐在盆子周围,说:“他爹叫刘明,外号叫急发财。他呀,啥时候回来还不一定呢,也许下午,也许晚上,。”
苏斌说:“生产队都是统一收工,他怎么不回来呢?”
“他没到生产队去收割庄稼,到山上套狍子去了。去年这时候他上山套了一个狍子,有一百多斤,卖了一百五十块钱,这就套上瘾了,一夏天琢磨着套狍子,这不,秋天到了,狍子也有肉了,又带着狍夹子上山了,结果呢,十几天过去了,连个袍子毛也没有套住,倒是衣裳让山上的柴禾给撕得五零二落,一双黄胶鞋鞋底磨出了个大窟窿。”

 (未完待续)

作家简介:张学武,一九五七生,赤城县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现退休。爱好文学创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故事、通讯,2009,故事《村长》曾被《读者文摘  ,农村版》转载。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深谷幽兰   柳音

钟金洲  宴平乐  伤木

主编:菊野芳香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