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郑守仁院士!他一生眷恋江河,是功勋卓著的三峡工程总设计师
院士郑守仁
无论是谈起代号为“330工程”的葛洲坝设计,还是议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设计,有一个人肯定是话题中心。人们谈论他时,既敬重他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亦景仰他的人品和胸怀,同时也表达着一种羡慕:长江干流上两大水电工程,他都非但参与设计,而且是主设计师、总设计师。
试问,泱泱华夏几人有此荣幸?!
这么厉害,谁呀?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长郑守仁。2020年7月,郑守仁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但他矢志江流治理和无悔水电事业的卓越贡献与成就,长江铭记,三峡工程建设者和业界人士铭记!
郑守仁在三峡工地
四十年痴心不改
我“认识”郑守仁40年了。
上世纪80年代,我在葛洲坝从事新闻工作,虽未见其人,却“听到”了他的许多事迹;90年代初,又“了解”了不少他在清江隔河岩电站的故事;三峡工程开工至今,我在无数次会议上“见到”他,可以说对他很“熟悉”了。
他五观端正,一脸慈祥。永远留着的平顶头上,早被岁月染上了白霜;中等个儿,近年体态有些发福了。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衣着朴素且寡言少语。不熟悉的,肯定会以为他是三峡参建单位的普通员工;或许是秉性使然,当你揣摸“守仁”这名字,一定会惊讶地发现:他充睿智的眸子里,时时流溢着友善……
1940年1月出生于安徽颍上的郑守仁,在校的专业是“河川水工”。专业或许是不可选的,但毕业后的人生路,却是可以选择的。郑守仁选择了河川,便注定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磨难。
四十年风霜雨雪,四十年痴心不改。郑守仁置身江河,用他的才智与行动,书写着壮丽的水电人生—— 1963年,郑守仁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长江水利委员会):从陆水三峡实验坝到乌江渡,自葛洲坝到隔河岩,又从隔河岩来到他梦寐以求的长江三峡,四十年的风雨冰霜,染白了他的鬓发,也锤炼着他矢志不移的水电人生。
人们记得,1974年担负葛洲坝导流围堰和大江截流设计重任的郑守仁,那时才34岁。一连几个寒暑,他几乎天天“泡”在施工现场;每逢关键时段,他索性早班中班一块上,常常夜深才“归窝”。
众所周知的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时间是1981年初。它是我国水电建设在长江干流上的创举:国内无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国际水电界也将此列为难题。国家专门成立了以“长江王”林一山为主任的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经反复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从长江两岸向江中抛投块体的立堵截流方案。
方案既定,葛洲坝大江截流风险极大:立堵截流水头落差高达3米多,且水深流速快,向“龙口”抛投块体很难在江底站稳“脚跟”…… 为攻坚克难,郑守仁和他的设计团队历经许多个不眠之夜,提出了用“钢筋石笼”为截流龙口护底的“奇招”,该方案付诸实验,效果显著,实战后获得成功。从此,年富力强的郑守仁崭露头角,为业内注目。
深入现场
12年后的1993年,郑守仁带着隔河岩工程一次蓄水成功、提前半年发电的成功喜悦和被授予工程技术人员唯一的“隔河岩工程特殊贡献奖”殊荣,幸运地来到三峡工地。斯时,他已是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总工程师。三峡工程堪称“全球一号水电工程”,有20多项经济指标名列“世界之最”,被业界形象地称之为“世界水电难题题库”。
作为三峡工程设计“总指挥”,郑守仁的人品学识在此得以充分展现:尊老敬老,甘当学生。但凡我国水利水电领域的权威、学者,有关三峡的意见和建议,他都虚心听取;长江委技术委员会的退休专家,更是他的“智囊团”,每年都请他们到三峡考察、咨询,诚心求得老专家们的点拨、提醒。
虚怀若谷,广纳良策。他十分重视全委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并使其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三峡开工以来,有一组数据颇耐人寻味:郑守仁组织和主持关于三峡工程的设计技术讨论会计有300多次,现场设计讨论会1600多次,由他亲自撰写现场设计工作简报260期,达200多万字。
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深流急,难度之大,世所未有。在长达一个多月时间里,郑守仁终日冥思,夜不能寐,几番殚精竭虑,集众人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人造江底,深水变浅”预平抛垫底方案。该方案付诸实施,赢得大江两岸欢声雷动。
这就是事业上的郑守仁。
四十年工地为“家”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大本营在“九省通衢”的武汉,按理,郑守仁总工师在总部应该是有住宅甚至是別墅的。真实的情况是,随着年事渐高,郑守仁近年才在武汉安了个“家”。但他这个家,却极少光顾。回汉开会、办事,他总是习惯性地住单位招待所。他说这样方便,说走即走。在宜昌城区,他有一套住房,应可算个“家”了。但这套房子,他也没住过几回。白天回宜昌开会,他总是连夜赶回三峡工地,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多少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了。
郑守仁深入工地调研
知情如我者,知道他真正的“家”在工地:“三峡坝区十四小区4316号”。这个10多平米的“家”,仅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简易衣柜,再简陋不过了。
但这的的确确是他和妻子高黛安真正意义上的“家”。住的要求不高,那么吃呢? 告诉你吧:郑守仁夫妻一年四季吃食堂,每天都和普通职工一样,揣着饭卡排队…… 有件关于他住房的“往事”,被知情当作笑话:前些年,他还在清江隔河岩工作时,宜昌的“家”里出事了。小偷光顾“长办设计代表局”基地院子,摸进大干部郑守仁的家,以为可以捞到不少好东西。进门后左瞧右看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一个厅局级的官儿家里除了床铺桌椅和一大堆“废纸”,啥也弄不到…… 郑守仁听说此事,有点着急。
他不急别的,急的恰恰是那堆“废纸”的存留。等回家一看,他担心丢了的“废纸”全在,顿时就乐了:我钟爱的人家不要,这小偷真好! 知道了吧,“废纸”即工程设计图纸和原始手稿,那才是他的“心肝宝贝”,是他生命的一部份。都知道他生活简单,穿著朴素。他的工资收入不菲,著述的稿费也不少,所获得省部级、国家级奖励的奖金更是不小的数目。无论怎么说,他不是穷人。那么,他的钱呢,都干什么去啦? ——奖金,一笔一笔,全捐了! 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两例——
一例是上世纪90年代初,郑守仁被授予工程技术唯一的“隔河岩工程特殊贡献者”称号,奖金5万元。这个数字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心里,无疑是天文数目。郑守仁捐了。
一例是2006年,郑守仁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省委书记俞正声向他颁发了50万元奖金。郑守仁捐了。
这就是生活中的郑守仁。他并不富裕,但他不爱钱,不贪财。
施工现场
郑守仁的家庭成员还有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1968年出生在乌江渡工地,不满周岁就被送到苏州外婆家的独生女儿。谈起女儿,当父亲的郑守仁满怀酸楚。女儿高考,别的家长都为孩子读大学奔忙,郑守仁夫妇却一头扎在工地里,连孩子考多少分都不知道;女儿出嫁,郑守仁忙于三峡工程开工,却没能到场送去父亲温馨的祝福;女儿来三峡看他,本想好好陪陪,却又因这事那事忙得脱不开身……
造访郑守仁所在的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他,除却敬佩,更多的则是感叹—— “他的日历上,没有节假日,逢年过节,人家往家里赶,他往工地赶”;“他的作息时间表里,没有白天与黑夜……”有人这样描述郑守仁院士。
“无论酷暑寒冬,不管刮风下雨,坎坷的路上、坝体钢筋丛中、潮湿的廊道里……我们都能看见他的身影。”最疼他最了解他的,莫过干相濡以沬的妻子高黛安。她深情地说:“这些年来,他最大的变化是年龄,而永远不变的是精神。”
这就是生活里的郑守仁。
四十年功勋卓著
1940年1月出生于安徽颍上的郑守仁,在校的专业是“河川水工”。或许命中注定,他与水有缘,且要一辈子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之上。搜寻郑守仁的履历,既简单又不简单。说简单,就是他一直与水打交道;讲不简单,是地历经磨炼,由一个普通工程师成长为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华水电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郑历任长江委施工处副处长、葛洲坝工程设计处副总工程师、处长,隔河岩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长江委副总工程师,现任长江委总工程师兼三峡工程代表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地研讨
不倦的事业追求和责任心,使郑守仁所带领的团队赢得了令人羡慕的许多荣誉:葛洲坝大江截流工程获国家优秀设计奖;葛洲坝二、三江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隔河岩水利枢纽新型重力拱坝工程、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工程设计,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郑守仁为主要获奖者之一;
郑守仁纯粹的个人荣誉如下:1984年,被评为水电部特等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水利部特等劳动模范,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批准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5年,被业主授予首批“三峡工程优秀建设者”称号;2006年获得了湖北省“最高科技奖”……
出席发布会
郑守仁以广博学识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泛赞誉,堪称是“工程师的脊梁”。在荣誉面前,郑守仁总是这样认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群体的力量,我个人只是大坝的一块基石”。
作为水利专家,郑守仁对于长江治理的忧患意识鲜为人知,却尤为可贵。
三峡大坝蓄水至156米后,“高峡出平湖”。细心的人们也许会发现:昔日浑黄的长江水正悄悄地变清了。外行也许对此感到高兴,郑守仁却是喜忧参半。三峡大坝蓄水后,他以湖北省政府参事身份,上报了一份建议书:
郑守仁在建议中说,三峡大坝蓄水后,由于库水位抬高,流速减缓,上游进入水库的泥沙会大量淤积在库区,下泄水流含沙量减少,会加剧对坝下游河道的冲刷。三峡工程清水下泄对大坝下游河道冲刷的数量和强度,远较建库前多年平均冲刷值大,且超出了三峡工程论证与初步设计阶段的预估值。
郑守仁郑重指出: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观测资料显示,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大坝下游宜昌至九江长910公里的河道冲刷量为4.95亿立方米。从强度看,宜昌至枝城河段冲刷强度最大;从数量看,荆江河段是主要冲刷河段。
研讨会上的郑守仁
清水下泄对大坝下游河道产生冲刷,河床冲深,泄流能力增大,汛期遭遇同标准洪水时,水位有所降低,总体上对中下游防洪有利。但最主要的是河势调整加速,崩岸比蓄水前有所增多,产生新的险工段,威胁长江堤防安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调查统计,2003年至2005年,荆江河段新增崩岸30处。鉴于此,郑守仁建议,国家应尽快设立专项对此江段进行研究和治理。
湖北省政府参事室将该建议呈报国务院,2006年7月19日,温家宝总理对此建议作出了重要批示。这就是精神层面上的郑守仁。
工地现场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