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人物】大孤家子镇裴棣
裴棣
裴棣,原名贺文贞,女,1924年3月6日出生,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大孤家子村人。1929年随父贺福泉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居住。少年时期在齐齐哈尔市的小学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受其父贺福泉不愿当亡国奴的影响,决定去北平(北京)上学。1939年至1944年底,贺文贞在北平贝满女子中学读书。1945年9月,考入重庆上海医学院学习。在重庆,贺文贞看到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行专制独裁,政权黑暗腐败,民不聊生,曾决定去延安投奔共产党。去延安未成后,贺文贞回到北平。
1946年5月,贺文贞改名裴棣从北平进入解放区张家口市。到达张家口两周后,裴棣被刘仁(建国后曾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派回北平,准备打入燕京大学开展地下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入燕京大学;同年10月,裴棣又被清华大学录取,经中央党组织批准,转入清华大学。裴棣进入清华大学后,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白区工作的方针,利用各种形式组织群众,广交朋友,团结多数,反对国民党独裁、腐败、卖国,要求和平、民主、进步。
1946年12月30日,曾参加抗议美军暴行大游行(抗议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1947年5月20日,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中共中央对中共北平地下组织发动的上述学生运动,充分肯定,指出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开辟了第二战场,出现了第二条战线。1948年4月9日,裴棣又参加了“四九”大请愿。学生游行队伍聚集在新华门北平行辕门前(即今北京中南海门前)抗议国民党特务于4月8日夜逮捕北平师范大学的8名学生。请愿坚持到深夜,获得胜利,被捕的北师大8名学生被送进北大医院,北平行辕长官傅作义派大卡车把清华、燕京学生送回学校。
1948年8月19日,裴棣参加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在河北省沧县泊头镇举办的暑期训练班刚刚结束,随即被留在华北城工部工作。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裴棣随叶剑英、彭真等党政军领导人进入北平,被分配做妇女工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1年,裴棣在北京历任北京市市立女子第十中学校长、北京市五十六中学校长。1961年初,赴新疆从事支边工作,1961年至1965年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班学习,取得研究生班学历,后在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党校任理论教员。1980年至1990年,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从事党史研究工作,为副研究员。曾参与《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的编写工作。先后在《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党在一九五七年怎样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阶级斗争问题的正确论断》、《六十年代初党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对“三面红旗”的再认识》、《一九五八年八大二次会议》等论文,其中有的文章被《报刊文摘》、《中国共产党八十年重大会议实录》摘登。
1990年9月,在北京离休,为国家副局级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