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怪相:“冷席”现象增多,礼到却人不到,这是为何?

文/农夫也疯狂

十一国庆小长假就要到了,估计很多人早已经计划好了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出游计划了。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却在为即将到来的假期发愁,因为每年到了十一期间,有不少人会选择在这个期间办酒席,结婚的、乔迁的、开业的、买车的等等。在农村里有个习俗,那就是有好事情了就会叫上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热闹一下,这个也就是农村吃酒席的习俗。

正所谓“礼尚往来”,中国人是很注重礼节的,去吃酒席怎么能两手空空的去呢?在过去一般都是带一些自家的土特产来当做礼物。现在图省事,很少送礼物的了,一般都是直接给礼金了。尤其是近两年手机支付火了之后,礼金都是以红包的形式转过去了。可是去吃酒席,现在礼金可不能少给,关系一般的也是100元起步了,稍微好一点的就要好几百,甚至上千元了。对于本来就没什么收入的农民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另外近年来在农村酒席上出现一个怪相,那就是“冷席”现象不断增多,好些吃酒席的人是随礼了,但是人却不到场,而这种也被农村人称之为“冷席”。

在农村里办酒席,以前就是为了图个热闹,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大家一起高兴高兴。在当时为了避免来吃酒席的人太多,一般都还会多准备几张桌子。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经常看到有些酒席上的座位坐不满。和过去相比,现在酒席也没有以前热闹了,多数人是吃饭的时候才姗姗来迟,开席还没多久就开始往回走了。这是为咋了?为何会出现“冷席”现象呢?

首先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了,人员流失严重。在过去农民少有人外出打工的,遇到谁家里有喜事了,也会去帮忙。如果去邀请吃酒席,那是全家老少都一起过去,主人家还会很高兴,因为来的人多久越热闹。可是现在不同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而一些孩子们也进城上学了,留守在农村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少数的妇女了。谁家里如果办酒席了,那就会让留守在家的安排一个代表去就行了,在外打工的或者是城里读书的孩子不会请假回来,专门去吃酒席了。毕竟来回的车费、误工费,这些是不划算的。如果家里面没人了,就会让别人带一个礼包,或者是手机发红包了。

其次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酒席也没有新鲜感了。在过去生活条件一般,遇到吃酒席了,那就相当于是过年了,各种好吃的都有。大人小孩一起去吃酒席,也算是改善一下伙食。可是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的生活也不错,想吃什么也可以自己去购买。因此很多人对于酒席上的菜肴这些也不怎么感兴趣了,像平时鸡鸭鱼肉这些美食佳肴也变得司空见惯了。年轻人不再村里,老人有些如果身体不方便,也吃不了多少东西,所以如果关系很一般,那就索性不去了。不过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人虽然不去了,但礼金是不能不给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每年农村酒席是越办越多,每次去了都要给礼金,这对于农民来说开支也挺大的。有些人受此影响,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但是内心是有想法的。可是不去参加的话,面子上又不好过,所以就会找人代为转交一份礼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