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便先干后软,除了食疗,这个方法更有效

大便是孩子是否喂养得当的直接反馈——大便干、大便稀,都不是好事情,需要家长找原因,对证调。

但也有种不那么健康的大便,性状先干后软,孩子刚开始排便时有些费劲,但也不会像便秘那样难解难排。

这种先干后软的大便,并非“亚健康”状态,也是需要家长积极着手调理的。

具体该怎么做呢?

 久积难排的大便,会被大肠吸干水分。

孩子1~3天排便1次,甚至每天排便2次,都是正常的。家长不要根据大便的频次判定孩子是否便秘。

只要孩子排便时顺畅、无痛苦感,排出的大便软硬适中、呈“暗黄色香蕉状”,就是健康大便。

大便先干后软,多是由于肠道中的废料残渣囤积时间较久,先形成的残渣,水分被大肠吸收多,后形成的残渣,水分则相对较多。如此,排出来的时候,就会表现为“先干后软”的性状。

这往往意味着,孩子两次排便的时间间隔较久,胃肠功能蠕动差,无力助推大便顺利排出体外。

这类孩子是气虚质,往往也属脾胃虚寒——因此排便后期,会出现偏稀的大便。这类孩子稍微不注意饮食,先干后软的大便就容易演化成便秘。

 夏季脾虚易湿热,最容易出现先干后湿便。

很多家长一听到前面说,孩子大便先干后稀,是脾虚、气虚,就立刻想到要给孩子健脾。

注意,现在着急健脾,用力过猛的话,很容易虚不受补。

我的建议是,先顾护好消化,不要着急用很多补益的汤方,孩子没有积食的情况下,也可以先用攻补兼施的汤方(如云术消积方等),让孩子的身体有一个虚实兼治的过程。

有积食的情况,可以配合素食,服用3天新三星汤+白术佛手汤。

尤其是长夏时节,外界阳气越盛,孩子内里的阳气就越容易亏空,脾胃也就更虚弱,再受到湿热影响,很容易出现大便干湿不调的情况。

等到孩子消化状况不错,舌苔、口气、睡眠都正常,大便性状有改善后,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疗方,如炎夏健脾方等,桃术祛湿汤也很适合: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桃术祛湿汤

材料:白术15g,冬瓜仁10g,芡实10g,五指毛桃1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至1碗。每周1~2次。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祛湿,可调理大便干湿不调。

适用年龄:2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消化状况不错者,可加少量猪瘦肉共煲汤。

除此之外,夏季尤其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少吃生冷寒凉。大便出现软烂的情况,无论是腹泻,还是先干后稀,都是脾胃受寒的表现。

如果给孩子吃了雪糕、喝了冷饮,又吹了很多空调,就要用姜枣茶等偏温的食疗方调理。

●  给孩子补虚,学会这套小儿推拿法,调出好便便。

对于一些年龄较小,无法用到补虚食疗方的小孩子,脾胃天生虚寒之余,一旦喂养有偏差,孩子的大便性状就很容易先干后软。

调理日常饮食的同时,一旦用的食疗过量、过补,反而会加重宝宝的脾胃负担,家长很难把控服用量上,多几勺、少几两的细微差距。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控制饮食加小儿推拿的效果,比单纯食疗效果要好得多。

小孩子大便干湿不调,可以这样做:

摩腹

用手掌或四指按摩脐周大腹部,顺时针2分钟,逆时针2分钟。

平补平泻大肠经

顺食指桡侧面,从指根到指尖来回推,100~300下。

逆揉膊阳池

逆时针揉按手背腕横纹中点后三寸,100~300下。

推上七节骨

自下而上,从长强穴至第四腰椎作直推,100~300下。

补脾经

循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下。

左右滑动学习全套5个儿推手法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大便问题的调理方法。

细心的家长可以看出,表面上我们解决的是孩子的大便问题,实际上,还是找到了孩子体质虚弱这一根本原因,用食疗、小儿推拿、科学喂养、顾护脾胃等补虚的方法,缓解孩子的大便问题。

脾胃呵护得当,能让孩子体质增强,正气充裕,不仅大便问题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一些小儿常见病也不会轻易找上门,这就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道理。

因此,家长也可以稍微放宽心,很多孩子的小病小痛小毛病,都是可防可控可调治的,关键就是脾胃基础,调理体质,及时治未病,治小病。

孩子少生病,正气足,学这两本就够了 👇

夏季湿热百病生,学习正确祛湿法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