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82、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相关推荐
-
《伤寒六经求真》:第五编 : 合并病篇第一章:合病并病概说
郭生白 本能学堂 前天 第五编:合并病篇 第一章:合病并病概说 在伤寒病理发展过程中的六经病理阶段,是以病性与病位相区分的:六经病的传变过程又是以病性的变化和病位的转移而造成的.在治疗上,汗吐清下和 ...
-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之经方医案一则
经方医案一则 李某,男,78岁,2017.02. 27初诊:既往史:间质性肺病病史,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后因汗多而就诊.自诉近一周来活动后.饮热水后汗出明显,汗出后恶风恶寒.上腭干,喜饮热水.一侧鼻孔有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80、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
180.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 解:本条文为阳明病脉证提纲. 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六经循行运行不息,阳明为三阳之末,主肃降,阳明肃降有碍则阴阳因壅滞而有余,不及为虚,太过.有余为实,故阳明病其标证为实证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六经循行运行不息,阳明者,两阳合明(明:盛.受),为三阳之末,主肃降.阳不降则阳胜(阳实),阴不降则阴胜(阴实).阳明肃降有碍为标,其本有三:一为阳明本经病(正阳阳明),二为母病及子传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爲在裏,不可發汗。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爲在裏,不可發汗. 解:脉沉病标在里在阴,其本可能是里病阴病,也可能是表病阳病,麻黄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等脉皆沉,却用麻黄发汗,故能否发汗与脉浮沉无关.脉之阴阳虚实辩证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解:治病求本先责其标,标者,顺藤摸瓜之藤也.上半夜发病或加重者病标为太阴病,责其本经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合参"论欲解时". 不眠:阳亢之像,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解:少阴阳虚传经太阴阳虚下利,渴且小便色白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4、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284.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解:中医治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阴虚误用温法或阳虚误用错误的温法(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等皆属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解:阳明病可本经自病即正阳阳明,也可由传经而来即少阳阳明.太阴阳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解: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不息,传经.变化是永恒的主题.医圣反复强调疾病演变瞬息万变,不可想当然,当随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又名巨阳(太:大而又大),其位在表,主宣发(宣发阳气.输布津液).太阳篇主要探讨太阳经阴阳偏胜失衡,气机升降出入运行有碍导致太阳宣发功能障碍相对应的理.法.脉.证.方.治则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