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贵]大哥

大哥
王凤贵/文

今天,大哥60周岁生日。
中午,我陪他一起的吃饭,表达做弟弟的一份心意,为他祝福。点了俩菜,喝了瓶啤酒,给他要了份长寿面。他说,晚上侄子、侄媳去他那里吃饭。天伦之乐,无非如此。
大哥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一直上到高中毕业。尽管如此,也许那个时代的原因,也许家乡教学质量的原因,终究他没有考上大学。
大哥18岁那年,在商业部门工作的表叔把他安排到了流常批发站。流常是我们县东北角的一个乡,离我家50华里。那时都是土路,记得大哥过几天就要骑车回来一趟。据说,第一次回来,他为弟弟妹妹买了糖果,父亲训了他,后来就再也没有买过。因为,那时能买糖可是够奢侈的了。父亲的意思,不能惯孩子们这个毛病。

大哥在商业部门工作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坐得住、待得住,备受同事们的好评,被人们称为“王老窝”。大哥在商业部门一直以临时工身份当会计干到39周岁。村里人说,大哥小时候拔草总在地上写字算数,结果比别人拔草少,问他原因,他说没找到好地,这回人家可找到好地了。尽管这已是全村尽人皆知的笑话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村里人对大哥的认可。大哥在商业部门工作时,物资匮乏,缝纫机、自行车、钟表都是紧缺物件,而家家户户孩子结婚这些又是必需品,大哥都记不清帮了多少村里乡亲。
从1996年开始,因为单位经营困难,大哥大嫂开始自己经营小超市,从租赁房屋到自己买了门脸,经营20年来,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也算有了一定的积累,中间还续补交了原单位的保险,到退休也有个经济来源。近年来,老家经济形势也很不好,加上侄女生二胎需要照顾,年龄也大了,大哥、大嫂便把家里的门脸租了出去,到市里来住了。
我记得大哥给我说过一句话,说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要对得起帮你的人,都要做到当你离开那里让人想着,而不要让人指点后背。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我也一直以此激励警醒自己。
那时大哥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除了父亲当时在乡里的一点收入,加上家里地里的收入,家里先后盖的三套房子,家里购置的日常用品,几乎都是大哥挣钱置办的。对此,娘一直念叨大哥为我们这个家做了大贡献。
大哥讲亲情,有孝心,有爱心。受父母影响,把孝心放在很重的位置,在父母面前他从来没有过顶撞。即使受点委屈,也为了全家的和谐默默承受。大哥对弟弟妹妹也是关心备至,让兄弟、妹妹感动。二哥1981年左右在部队考军校,大哥用几乎半个月工资花18元买了教材给他寄去;姐姐家修房盖屋、买拖拉机都是大哥资助;我上初二时想参加庞中华书法函授学习,不敢向父亲要5元的学费,给大哥写了信,大哥毫不犹豫,汇过钱去给我报了名。我上高中时,大哥已经到县里工作,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他步行三四里地为我送去了棉鞋;四弟当兵,他跑前跑后,为父亲排忧解难。
如今,大哥已到市里生活,娘在我们弟兄几个家里轮流居住,大家守在一起,心里也都踏实了。大哥在家待着无聊,找了个临时活,不累,打发时光,有点收入,也算充实。
大哥说,现在啥事都不管,只要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就行了。他说,现在把娘照顾好,这是硬任务,孩子们的事不再过多参与,帮忙不添乱。
大哥没受过多少苦,也没干过多少农活,但他的踏实,他对父母的孝,对弟弟妹妹的亲情,营造了我们充满爱的家风。
感谢大哥,他为我们这个家做了巨大贡献,他为兄弟们带了个好头,为子女做出了表率。如今,全家和谐,兄弟和睦,子女懂事,这不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吗。
愿大哥心情愉快!
愿大哥身体健康!
愿大哥永远平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