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寿先生 | 回忆老师黄侃先生
秦淮春水绿迢迢,
流尽华年旧梦遥。
欲说江南当日事,
老来残魄不禁销。
——沈祖棻先生 《得介眉塞外书,奉寄十首》其二
人类一切学问,当以正德、利用、厚生为三德。
——黄侃先生
黄侃先生生平简述
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先生(1886-1935),字季刚,又字季子,早年字梅君,名乔馨,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黄侃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黄云鹄,字翔云,咸丰三年(公元183年)进士,晚年任江宁(南京)尊经书院山长,继任湖北两湖、江汉、经心三书院山长,咸同间以文章名世,刊有《学易浅说》十六卷、《实其文斋文钞》八卷、《诗钞》十馀卷。黄侃自幼聪颖过人,又经名师启蒙,六岁时所作的诗已有可观,九岁时已读完经书。十二岁父殁,家境陵替,黄侃又是庶出,于是与寡母周氏相依为命,益自苦读。十五岁人入郡庠,十七岁应乡试不中,入武昌文普通学堂。随后投身革命,留学日本。1907年开始师事章炳麟(太炎),受小学、经学,同时参加革命活动。民国初年又拜刘师培(申叔)为师。此后专力从事小学、经学、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等校。
黄侃在世时发表的著作并不多,他的学说主要是靠辛勤的教学活 动传播的。他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而又不受其局囿,在文字、音 韵、训诂各方面都有重大发展,蔚然成一家之言,在近代学术史上占 有突出的地位,产生过巨大影响。
——许嘉璐
敬业记学
游寿先生
黄师季刚,博学精诣,为今日经学钤键。喆人云亡,从游者莫不痛悼。余受业于师,凡四五年。因就平时所识,师之言行,谨志一二。
初十七年春,余肄业第四中山大学。某日,上汪旭初先生文字学课且半,有长者启扃入,布袍卷册,风度傲然,言曰:“今日特早退班,来聆子之说。”且行且语,肃然坐于后。余甚异焉,或告我曰:“是新聘教授,为蕲春黄氏,与汪先生同门,而友谊甚挚也。”是年秋,余始从师受声韵学。卒业后,南归。既二年,惧索居且久,复来江南,适金陵大学创国学研究班,余复得从师游,始上课日,师即言曰:“余于中国学术,犹蜂腰也。其屑微已甚,然不可断。断,学术其亡乎!”时师神志清健,训诲殷勤。临终前五日,又言曰:“余生前必不刻书,如有著述,身后门人为我成之。”
师居恒教学者,博读群书,六经为首,说经当从汉人,唐疏而下,不观可也。然必择一以为专业,小学为根基。欲熟许书,当读段注,然段注亦非完善,特可作门径耳。如基本果立,用之以读古籍,以为文,无不贯通。又云:言小学必兼形音义,而音为造字之首,理微而难知。故往者师专授音学,论古音,详韵部沿革分合,证以声母多音之旨,间及初形变化互通之理。同时夏庐师谓当告学者双声之四大类,及对转递转之理。师以为不可,曰“吾辈勤学数十年始能贯通,后生未知为学艰难,得精微之理既易,下者必不求进,任意炫之,反坏吾道,当有以苦其心思也。”师治学之法如此,故其施教也,常片言断章,示以几微。如学者果能晓其大恉,退必有所悟云。
师才性褊急,与世多忤,尤痛挽近士不悦学,恐学术中断,偶见不快意者,常于课堂上力排之,间杂嘲谑,语愤激而沉痛。当世有相非议师者,必语夏庐师。夏庐师于学取实证以推古,时多创获,即如殷契新释之字,师亦推为知音。盖持论有异同,而无关于友谊。每周课馀相值,谈说纷如,或腾笑声达户外。盖二师之学,同源而异趋也。
黄侃先生遗墨 上章太炎书
1929年 豁蒙楼联句
黄侃致胡小石信
1932年 15.9cm×25.5cm
“窃观时局侜张,忧心如捣。
兄德性学术,朋友所瞻,
尤愿时时自保爱也”。
足见黄侃先生对胡小石先生的挂念。
中央大学有师曰黄侃季刚,六年教成,筑室九华村,命之曰量守庐,取陶靖节诗义也。
——章太炎先生《量守庐记》
游寿先生晚年在家中作书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
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