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一)

李瑞清藏一汉砖砚,上有“黄龙”二篆字,乃清人阮元旧物。内刻有“阮芸台校十三经之砚”“阮芸台砖之二”等题字,墨池前有清人翁方纲单刀刻铭文,泥质甚细,发墨极佳,略带黄红色。李氏视为镇斋之砚,不轻易示人,常倩人刻书画闲章曰“黄龙砚斋”。

胡小石先生钟爱弟子,授课之余,常邀学生数人,或是去城南城北几个老字号菜馆品尝佳肴,或是去清凉山扫叶楼饮茶品茗,或是到夫子庙秦淮河畔小摊上吃“油氽豆腐干”。作为一个“美食家”,胡小石先生推重“饮食文化”,更陶醉于和弟子、友人饮酒赋诗、纵论文史的氛围。他曾不止一次讲过:“平生有三好,一好读书,二好赋诗挥毫,三好东坡肉。”他在40年代曾自创一道菜,人称“胡先生豆腐”,至今还载于“金陵菜谱”。

高二适博学工书,然不喜人称其为书法家。若有人欲求其书法,而盛称其为书法家者,必怒而斥逐之。若称其诗佳、学问好,欲得其诗而咏之,必喜而挥笔书其诗作以赠。高先生晚年,须装假牙,某主治医师欲求先生书法,先生严词拒绝,宁可不装。其好友林散之闻知后,托人对医生说:“高先生不书,我来书。”遂精心书一条幅赠之,此事方圆满解决。

1962年,哈尔滨师范学院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苏渊雷、游寿、戚佑烈、曹汉奇、周齐、张聿飞、孙昌荫、孙占文八位先生出席。其中,游先生是女性,张聿飞先生腿有疾,拄杖,苏先生于是戏称八人为“八仙”。文革期间,“八仙”俱遭迫害,被污称为“八大怪”。如今,这个词已褪去了当年的贬义,成为八位高才俊德的专称。

游寿先生成就斐然,却淡泊名利,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先生的房间,地面是最简单的水泥地面,先生的卧榻是一张简易折叠床。室内除四壁图书之外,几乎没有家具陈设,只有几把简单的折叠椅和一张很小的写字台。一台黑白电视机是先生生前最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先生盛装墨汁的容器常常就是一个塑料盒。

学者、诗人苏渊雷先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寓居上海长乐路。庭院中有海棠三株,奇石数峰。每花开时节,招友人来访,则设几案于花下,与宾客醉吟其间或写字作画,群贤雅集,人称有元代顾阿瑛玉山草堂之遗风。

周齐先生兴趣广泛,性格幽默。1986年中秋节,周先生书写杜甫的诗句“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还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落款里,周先生幽默地写到:“那时对青年的管理太差,以至于破坏了树木,直到今日依然这样。另外'犊子’这个美称那时就有了。现在又是中秋节,我的这幅字,写在既无梨枣,又无任何树木的庭院里。”当时,周先生住在(哈尔滨师范学院)江南校区14栋。

哈师大历史系教授栾继生先生,书法师承名家,造诣颇深。一日,一眼科医生朋友求字,栾先生略加思索,写下四个大字:“返清复明”。举座皆惊,遂奉若珍宝。


(0)

相关推荐

  • 苏建洲教授“假”字训诂中的疏误

    6月14日"古文字微刊"公众号推发了<苏建洲:<新训诂学>(附内页.自序)>一文,附有内页六面.中有苏教授关于"假"字的训释,在其书14 ...

  • 神品|超清大字: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黄庭坚此帖长戈大戟,气势逼人

    2021 10/20 00:00 书法课堂企鹅号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黄庭坚行楷<刘明仲墨竹赋>,元祐三 ...

  • ​阮籍见苏门,止闻鸾鸣啸。

    ​阮籍见苏门,止闻鸾鸣啸。

  • 惊艳!雨花石书法合璧百家邀请展高清书作

    3月28日 玉质天章 雨花石书法合璧百家邀请展 在扬州瘦西湖书画院开展 展览将持续至4月28日 参展书家高清书作 常春 陈胜凯 成联方 崔树强 杜浩 范功 傅如明 顾工 黄正明 纪松 金丹 金玟廷 李 ...

  • 胡小石:卓然能自立

    文 / 周勋初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号夏庐,浙江嘉兴人.胡小石集书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两江师范学堂,是李瑞清得意弟子.生前曾长期在金 ...

  • 苏士澍主席写巨幅书法,向“丑书大师”宣战,却遭质疑?

    摘要:当下"丑书"泛滥,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不但在语言上予以抵制,就连行为上也做起了表率,写数十米篆书作品,以此回应"丑书",向"丑书&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三)

    一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碑质为沙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省曲靖县扬旗田村,并未引起时人重视,后来被一乡民用做压豆腐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四)

    一 一九一九年秋,张大千往上海,经朱复戡介绍,拜曾熙为师.举行拜师典礼那天,张大千在"小有天"酒楼准备了两桌酒.邀请了不少上海书画界名人,如李瑞清.商笙伯.姚云琴.熊松泉等一起见证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六)

    一 1906年,李瑞清将多年积蓄捐出,加上地方富绅襄助,在上海创办短期的留美预备学堂,企望"送一人出国,将来救中国就多一个人的力量".1912年,李瑞清辞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职务.离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七)

    一 1955年,郭子直先生调入西安师院(陕西师大前身)任教.当时学校初建,校图书馆存书不能满足教学之需,急待充实,而国家百废待兴,上市书籍奇缺.先生爱校如家,急校方之所急,响应号召,于1956年8月毅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八)

    一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江苏独立,一些达官贵人见大势已去,纷纷弃职逃遁.李瑞清却坚守学校,照常敲钟上课.总督张人骏敬其尽职,遂请其代理布政使一职.在城池被围期间,李瑞清利用职务之便,保全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五)

    一 清道人以宗法北魏驰名.曾农髯则主南宗,有"南曾北李"之称,二人与吴昌硕.蒲华.高邕.王震.俞语霜.谭德钟并称"海上八怪".清道人去世时,曾熙作挽联:&quo ...

  • 刺络闻见录 书内有日文 欢迎阅读

    刺络闻见录 书内有日文 欢迎阅读

  • ​《边州闻见录校补图注》前记(赵永康)

    △2020年9月,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赵永康带领<边州闻见录>研究整理项目考察工作组一行到筠连考察相关工作.(方志四川) <边州闻见录校补图注>前记 赵永康 边州者何?西 ...

  • 《中西闻见录》述略

    <中西闻见录>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传教士丁韪良等人创办于北京的一份近代期刊.对其内容和作者的量化分析表明它以传播西方的近代科技为主旨,与其续刊<格致汇编>相统一.<中西闻见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