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疾病:先是神病,再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是形病

健康就是“平常”,还有“中和”

整个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交响乐,跟天地这个大交
响乐一起走,走得平常中和,这是健康的标准。

生病了,其实就是给老天踢出去了。

所以,病在古代叫做“失常”,病因叫“失节”,或者“失势”。

那什么叫健康呢?健康就是“常”。

健康不是说你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什么的,不是这些东西,也不是肌力多少,心跳多少……

“常”是什么东西?

与自己、与社会、与这个大千世界处在相对和谐的关系中,能跟着自然的节奏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天气热,别人都出汗,你也能出出汗;别人走两个小时不累,你也能走得动。但如果别人都怕冷,你还觉得热;别人都困了,你半夜三点还睡不着觉,其实已经开始跟不上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健康的,这已经病得不轻了。

中医眼中的病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病。

神散,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一种。

敏感,容易被外界引动,动心、动情、动欲,自控力差,这是第二种。

平常生活中,睡不好,易惊醒,怕吵,怕黑,怕鬼,这是神弱。

神病严重了,形神分离,心口不一,表里冲突,你跟自己不在一起了,言不由衷,甚至喜怒哀乐发不出来,或者发之太过。

比如说,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属于“太过”,目的就是渲染、挑动情感爆发,制造痴迷粉丝,容易乱神。

还有“不及”。你该高兴的时候却要压抑一下,习惯了,就真的高兴不起来了。

太过,不及,都是失常。

“当其时而无其气”,也是失常。该高兴的时候突然哭了。原本是伤心的,却强迫自己坚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这是反常。

什么是健康?

健康就是“平常”,还有“中和”。

所以,学了中医就知道,“祝您天天平常”是最大的祝福。

以前老师教给我一个看病的诀窍:一个病,西医不知道是什么,中医也看不出是什么原因,你也不知道怎么治的时候,怎么办?调常。

每次病人来复诊的时候,要问他的生活状态,吃喝拉撒睡,这才是中医看病的基本指标。

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动得好吗?拉得好吗?出汗正常吗?尤其是慢性病,把他的这些基础指标调到正常了,就意味着生机恢复,气机趋常,这个时候,人体本来的生命力,就能把这个病给化解掉。

任何病都是这样。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有病就要根治,不停地治,一直治下去。

因此,病人甚至整个家庭会忘记正常的生活,没有运动,没有生活,没有娱乐,没有恋爱,什么都没有,只剩下紧张、焦虑地跟病魔做斗争。

这是什么?失常。

你的秋千正在被人为扰乱,甚至停摆!这种情况,即使你有资源,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医生,也是没用的。一个人要康复,必须进入真实有序的正常生活中,与万物共沉浮、互交感的状态里,才能把病慢慢化掉。

所以关于养生和调理,真正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去找让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状态。健康人也是这样,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与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这个就是养生。佛法里叫“正行”“正业”。

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头是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很多时候,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澄清、解决。

为什么儒、释、道这么重视“惭愧”、“反省”、“忏悔”,先得觉察到自己错了,才有“知非即离”的可能。

心念一转,神气也就转了,生命列车的方向也转了。

当一个人的身体有大病的时候,已经是生命列车的方向错了很久了。

但有一点一定要记得,信念随时有机会转回,信念一转,神气随时有机会修正。

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内心状态、身心感受无知无觉,却指望通过吃一把绿豆、几根虫草就能改变很多。这个对简单轻灵的小鸡、小鸟还行,我们这么大、身心这么复杂的人,要靠它来改变,不那么容易。除非你是非常干净的肉体、非常清净的心灵,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否则,一把绿豆是调不动你的,一包汤药也不太容易做到。

《黄帝内经》里有一段对话: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

黄帝问岐伯,当一个人形体破败了,气血也耗干了,治疗就很难见效,这是为什么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

病人的神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医生也没有办法调动了。

黄帝接着问:什么是神不使呢?

岐伯回答:“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这段话大家慢慢玩味,为什么现在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好治,可以从这里找原因。

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然后才化生为物质。

所有的病,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开始,都是这么来的。

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时候,是从他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

现代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去求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总是有很多远大的发展计划,一直思考,想得很遥远。或者关注一个明星,念念不忘。不停地看这个看那个,或者不停地讲话,不停地做事。

我们以外物为原点,那就会失去对当下的自己和周围的感受。

这个状态在中医叫什么呢?是“形神分离”。

打坐安静的状态是什么呢?是《黄帝内经》说的“形与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现在讲营养,要吃得好,早上一个蛋,晚上一顿肉,对不对呢?

小时候我们都烧过炉子,炉火的大小决定了你应该往里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简单吧?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吃的问题上就不明白这些道理呢?

你的炉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经没有什么消化力了,烟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没运动,你还吃牛排,还喝牛奶,只会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炉火压灭。

这些道理不需要通过学习医学知识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识,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

体会吃什么东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有知有觉地去生活,吃了某个东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发现,也是有知有觉的开始。

合适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外在的统一标准。

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一、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

二、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

三、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纠结和难过。

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调柔身心

《黄帝内经》对养生和养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恬淡虚无”,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状态。

“恬”是安静、安然的意思,带着放松的、微微的甜美。

而电视剧里常见的大喜大悲是相对偏执、失中、失守的状态,不是一个平常的中和状态。

这个“恬”如果换成“甜”,即“甘”的意思,中药有一个原则叫做“甘以缓之”,意思是所有的药,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让人的精神、身体的运转,包括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及态度柔和、缓和起来。

现在很多病,源自缺乏“缓”。

比如: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征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其实是大家陷入了一种太快、太急了的精神心理生活状态。

太急了,神就飘在外面,气机也浮动不定,既紧且乱,生理功能也就跟着失调了。

“淡”是什么意思呢?“不那么在意,无可无不可,都可以。”于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间,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而不是有所期待,执着于目标,也没有想要控制局面。

所求所想的少一点,有为的习性轻一点。

佛法常说“自净其意”,儒家讲“思无邪”,道家说“为道日损”,都在讲要简单一些,朴素一些。

对身体差的人,我有个建议:不要学得太多太杂。

现在不少人身心疲惫,但学习热情很高,什么中医、国学、身心灵样样都不放过。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动得太多。当身体弱的时候,神气是不容易收住的。

从中医养生,从道家、佛家来说,修心都是第一位的,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身体像电子天平一样敏感,一个想法涌动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南怀瑾老师的书里常常提到,打坐坐到比较细微的时候,你的一个念头,身体都会有变化,都会有感觉,那个时候自然就不敢乱动念了。乱想乱看就会不舒服。

精微感知力,虚己的功夫

人类的认知有两套模式:

一是元神,另一个是识神(现代会用心或脑来指代)。

识神是逻辑思维、经验判断,偏于社会化,是由长期的后天教育、环境暗示、媒体引导,从外部世界加载而入,为“我”所用的认知模式。

“元神”是指本能和直觉,中国文化里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书画、古琴、中医、武术的高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物我一体”,都是在直觉和本能的层面讲的。

《易经》里有一句话: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中国古代的圣贤认为,对于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真正认识,非思维所得,非有为可近,乃是当心灵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与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时候,自然而通达一切。

通过传统的训练方法,静坐、站桩、太极……让我们慢慢学会不再过度依赖于五官和逻辑思维,用心直接就能体会当下的真实。

我记得大学碰到某些课实在没意思,又不能离开,就坐在那里玩:放松下来,把手指轻轻放在足三里,放几十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玩的心态。

“玩”,是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个字,不少东西是在放松的状态里无意中体会到的,太用力思考,太有目标,往往会错过。

手指放在那里,刚开始没感觉,穴位下面凹凹瘪瘪的,这就是“虚”;放一会之后,就开始“突、突、突”地跳,“经气已至”,气血开始感应了;过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慢慢地开始起伏、开阖。

它会不断蓄势,有时候,会觉得下面有力在向上顶,而到一定时候它会沿着胃经,顺着小腿接通下去,通到脚脖子那儿,下不去了,为什么呢?那里是关节,这些地方不是太容易流通,而且容易存邪气,所以要打通关节。

再放一会儿,它继续蓄势,“嘭”,通到脚底了。原来身体里的寒气啊,热气啊,“呼、呼、呼”地出来了。

等你的感知力越来越细微后,直接能够知道。

我在大学毕业之后,每个周末就帮妈妈做艾灸,当时还帮一个老师灸。有一天晚上,印象很深,在他后背艾灸膀胱经穴位,做到某个点,感觉穴位里就像有喷泉一样往上涌,像是把悬空的艾条顶起来的感觉。

这种感觉,说明是实,“实则开”。人体内部有多余的能量,自然会向外扩散。虚是什么感觉?艾灸悬在穴位上有被吸进去的感觉。

后来,我发现如果自己足够放松,拿着艾条的手会自己动,病人后背的气场会在艾灸过程中变化,把你的手,其实是艾条,引导到身体需要的地方。

这个状态常常发生在双方都很放松,艾灸师“虚己忘我”的状态。如果艾灸师心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目的性太强,虽然专注,但执着、用力,就感受不到这些了。

针也是这样,学针灸,可以常常空出一个小时,待在房间里给自己扎一针。扎上之后,静心体会一下是什么感觉?

以前说的像扔一块石头在池塘里,一层层的涟漪散播出去,自己身体哪里堵塞、哪里通利就慢慢知道了。

当你虚静放松,没有那么多念头、思想、情感、欲望、计划和各种烦心事涌动围绕时,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对干净的镜子。

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里,等着你来发现。

你每天面对这个世界,每天都体会到一点新的,体会到像童话里的那些画面:哎,太阳爷爷今天是很开心的,花儿向我微笑,有只蜜蜂飞过,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

静心体会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变化,花鸟鱼虫浮沉,意气神体互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答案在这里。

我们知道,学中医的时候,从基础课程入手,是一条比较靠谱的路。问题是,当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之后会发现,中医学博大精深。每一门课程里,都有几百个知识点。这么复杂,学起来难不说,学完了也容易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知识点,串在一起?让学习能轻松一点呢?

有的。如果说中医学的知识,像一粒粒宝贵的珍珠,那么,诊断里的断法,或者说辨证,就是能把这些珍珠给串起来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断法,要做的是,根据望闻问切得到的信息,对患者的情况作出判断。其中,最重要的判断有两点:

一是病位在哪?就是说,到底是哪生病了?

二是病性是什么。就是要回答,这是一个虚的病,还是一个实的病?如果是虚的话,到底是气虚还是血虚?阴虚还是阳虚?如果是实的话,到底是风还是寒?是食积还是有痰?

而这两点,断病位和断病性,实际上,就是可以串联起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最重要的两条主线。

1、 断病位

中医讲病位,核心是在讲五脏。面对临床上千奇百怪的各种病症,中医通常会把他们的病位,都归结到五脏里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脏上。比如说,有些小朋友,反反复复感冒,往往是肺脏和脾脏有问题;而长期大便不成型的朋友,一般来说是脾和肾都不太好。为什么中医会这么想?为什么全要追究到五脏?因为在一个中医的眼里,五脏是负责我们生命活动,最关键的五个核心器官。

有多关键呀?我们不妨简单的看一下这五个脏。

首先是心。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精神来指导方向;一个人要是没了精神,你想想,他就不会思考,没有感情,就变成植物了。而神在哪?神就藏在我们的心里。所以,心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你说重要不重要。

接下来,人生活在天地之间,随时需要和天地交换物质,交换信息。我们每天呼吸,都是在从天那里获得清气,再把人体的浊气排到天里面去,这就离不开肺脏了。另外,我们每天还需要吃饭、喝水,这些饮食物,都是大地所藏的精华。而我们把这些精华吃到肚子里,再把那些糟粕给排出来,就需要运化,需要脾胃。

我们发现,有了上面的心、肺、脾胃之后,神就可以安放下来,同时可以和天地之气相互沟通,这日子就能过起来了。不过,生活中,总难免出现一些状况,今天吃多了,明天生气了,后天给累坏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容易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气血的运行,不那么通畅了。

那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肝脏出手,来疏解压力,疏通气血。最后,任何物种要延续,都离不开繁衍生育。这个关乎千秋万代的重任,就落在肾脏的身上了。所以说,有了这五脏,我们的生命就可以生长壮大,生生不息了。五脏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实际上,中医对五脏的关注,会一直延伸到后面的诊法、断法、中药、方剂,以及中医的内外妇儿各科,一个个具体的疾病里。

也就是说,五脏的概念,贯穿了整个中医学的各个阶段。对学中医来说,五脏,或者说病位,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而断法要教给我们的,就是怎么来判断五脏到底有没有问题,是肝的问题更严重,还是脾的问题更明显?

下面,我们就以脾脏为例,看一看中医是怎么来判断五脏病位的。

我们知道,脾脏主持的功能,叫做运化。运,运送,运输。一口食物,我们从咽下去那一刻起,到最后排出体外,大概要走七八米的距离。这个长途运输的工作,主要是靠脾气负责完成的。这么远的路,中间哪一段出了问题,人都会觉得不舒服。

时间关系,我们今天重点讲两个部位,一个是胃,一个是大肠。如果饮食物在胃这个地方堵住了,人会有什么感觉呢?

很常见的一种感觉就是,觉得心口下面有东西堵着,很硬,下不去。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试试,用手指在堵着那个地方按一按,你真的可能会发现,在那有一个像乒乓球大小的硬块。你一按,患者就会告诉你难受。这个表现就叫做拒按,拒绝被按压,说明里面真的有邪气,在那堵着呢。

接下来,胃里的地方被占满了,你猜这个人的食欲会怎么样?一般都不会太好,压根就不想吃东西了。中医管这种食欲不振的状态,叫做纳呆。纳,就是收纳,就是进来,就是吃东西。纳呆,一提起吃东西这件事,就坐那发呆,是不是特别生动?

如果现在堵的位置不在胃,而是大肠,又会有什么表现呢?一下就能想到,便秘嘛,对不对。饮食物经过脾的运化,里面的精华物质,都化成了气血;而剩下的糟粕呢,会在大肠里聚集,最后排出去。这个运送糟粕的工作,有点像纤夫拉纤,让船在运河里航行。

纤夫,今天大家都不太熟啊,但有个歌《纤夫的爱》:“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就是那个样子。你要知道,这个船要想顺利的开走,需要一些条件。比如,这些纤夫得有劲吧,如果都是走一步路,就晃三晃,这活就别干了。另外,这些纤夫得团结吧,如果是你往前拉,他往后拽,还有人往旁边使劲,这船肯定也走不了啊。

还有,这些纤夫走在河岸两边的小路上,那条小路得能走吧;如果说刚下完雨,小路上泥泞不堪,纤夫在上面,走一步就滑一个跟头,这船肯定也没法开啊。有人说,这故事听着挺有意思,可是这一会儿纤夫不团结,一会儿又是小路泥泞不堪,这都说明什么呀?

别着急,咱们先卖个关子,先留个印象,一会儿讲病性的时候,再一个个说。

2 、断病性

当我们判断出,病位在五脏里的哪一个脏,治疗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但是,我们知道,治疗只有方向还不够,还需要具体的策略。要制定具体的策略,就要对敌我双方的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个敌我形势,在看病的过程中,就是所谓的正邪关系。

正气和邪气,是中医认识疾病时,会用到的一对最核心的概念。我们常说的,一个人气虚呀、阳虚呀,说的都是正气;说一个人湿气大,上火了,说的就都是邪气。我们用断法,来判断疾病性质的时候,关键就是看正气和邪气,哪一方的问题更大。如果是正气虚的话,具体是哪一种正气虚的最明显?如果是邪气盛的话,又是哪一种邪气的问题最突出?我们接下来就看一看,中医说的正气,都有哪几种呢?

一般来说,中医讲的正气,最重要的有四种:分别是气血阴阳。那么,对应的正气不足,也就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这四种。当然,这四种虚之间,可以有交叉。也就是说,两三种虚,可以同时出现。比如气血两虚,阳气虚,阴血虚,阴阳两虚,或者最严重的,气血阴阳都虚。那对于这些虚象,我们怎么才能作出判断呢?

同样举个例子,比如一旦气虚了,人的活动会全方位受到影响:人会觉得疲乏无力,干点什么都觉得累。话也懒得说,路也懒得走,饭也懒得吃,动一动就出一身汗,一天到晚光想躺着。如果这时候看看他的脉,会发现连脉都懒得跳,一点力气都没有。这就是典型的气虚表现。

接下来,这种气虚的问题,在出现时,一般是侧重在某个具体脏腑的。最常见的,比如脾脏。如果一个人,他出现了一系列气虚的症状,疲乏,容易劳累,还出虚汗;同时,他在脾胃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明显,比如刚才咱们讲到的,肚子胀,大便不成形,那么这个人身上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因为脾气虚引起的。

记不记得刚才咱们讲便秘的时候,说到一种情况,这些纤夫身上没劲,走路都走不动,就没法把船给拉走了。实际上,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脾气虚。而我们一旦做出这样的诊断,后面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也就基本可以确定下来了。像这种脾气虚,就应该健脾补气。对应的方子,比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就可以视情况来选择了。

好,这是说正气虚。如果不是正气虚的问题,而是邪气亢盛的原因,又该怎么判断呢?那就需要,先对邪气的性质做一些区分了。最常见的邪气,大体有这样几种:寒邪、热邪,风邪、湿邪,气滞、血瘀,痰浊、食积。有点晕是吧?别着急,简化一下,8个字把他们记住:寒热风湿,气血痰食。

这8种邪气,各自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来龙去脉。这部分内容,本来属于中医对病理的认识。而我们现在要学断法,你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就会很自然的串起来了。我们还是举一个邪气的例子来看啊。

比如湿邪。湿邪是今天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邪气。之所以常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大幅提高了。换到30年、50年前,吃点肉都不容易,喝冷饮、吹空调,就更奢侈了。哪有机会生这么多湿邪呀?话说回来,这湿邪到底是什么呀?中医说的湿邪,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水湿,一种是油腻。从这两类的名字,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到,他们的性质和来源。

水湿邪气,我们大体就可以理解成水。只不过, 细分的话,水和湿还有一点小区别。那就是,我们说水的时候,通常它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流动;说湿的时候,更像是雾,是气体,看得见,却摸不着。不过,说到底,他们的性质还是一样的,都是水。

水湿邪气能出现,背后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喝下去的水太多了,一个是阳气虚弱,化不动水。像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说法,每天要喝八杯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都是常见的喝水过量的原因。我自己在临床上,就经常遇到一些饮水爱好者。一看脉,那水汪汪的一片。按郭德纲的说法:“喝了一下午茶,肺叶子都飘起来了。”

这是说水。还有另一大类湿邪,是从油腻中来的,今天这样的朋友就更多了。想想我们餐桌上各种美食,油腻的比如东坡肘子,甜腻的比如奶油巧克力,还有各种酒啊,奶制品,都是湿邪的重要来源。

我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位大公司的高管,这位老兄号称酒量无敌,每天在外面各种应酬,慢慢就觉得脾胃不行了,心脏也不太行了。一摸他的脉,左手一大片湿邪,右手还有一大片,这脉上简直就是两坛酒啊。再看舌头,舌苔又白又厚,看起来粘乎乎的,有一种沾手的感觉。这就说到了,湿邪,该怎么判断。

湿邪有很多特点,我们今天重点先讲一条,就是粘腻。我们做完运动,出了一身汗,你会觉得粘乎乎的,这就是水湿带来的粘腻感。临床上,这种粘腻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个就是刚刚说到的,舌苔。我们看一个人的舌头,上面都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的舌苔。如果这层舌苔,看上去的感觉,怎么说呢。你吃过烧茄子吗?吃完之后,盘子上满是油腻,想想看,那种又粘又滑的感觉,如果是出现在舌苔上,那个舌苔就叫腻苔,表示有湿邪了。

另外一个容易让人感到粘腻的地方,是大便。人的感觉往往是,不爽快,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但凡身上这两个地方,出现这种粘腻的感觉,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人身上有湿邪。

还记不记得,咱们刚才讲,那些纤夫拉着纤绳,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一步一个跟头,根本走不动。为什么呀?路太滑了。闭上眼睛想想,这种路滑的状态,和刚刚说到的粘腻,是不是有点像呀?对呀,它们都是水湿引起来的,都是那种滑腻腻、黏糊糊的感觉。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便秘的患者,每次上厕所都是一种煎熬,疼啊、费劲、流血啊,半天排不出来。然后总觉得自己火大,经常吃各种通便药,结果呢,越吃大便排起来越费劲。这是因为,越清热阳气越少,湿邪也就更重了。

以上,我们把中医学的两条线索,病位和病性,带着大家简单的梳理了一下。这只是一个开端,此后涉及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你继续深入学习呢。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