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印:用真情书写家乡
作家谈创作
汇报一下《国印乡痕》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写作过程和一些浅显体会。
这本书是纯粹描写家乡的,是岁月时光难以磨灭的记忆。时间跨度从1958年至1984年,反映人民公社26年间农村的状况,当然也引伸些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些变化对比。全书由七十八篇文字组成。分三辑,第一辑反映农村生产情形,第二辑讲的是农民生活状况,第三辑写的是农村政治生态。
昆德拉说: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童年和少年中。故乡,人人都有,于写作者而言,故乡往往会成为创作的原点和高地,成了精神上的圣地和灵感的不尽源泉。作为文学爱好者的自已,故乡更是自然成了写作的理由和对象。书写的动力与责任也便应运而生。
离开自己的村庄几十年,人生忙碌中,偶尔回望总是具体鲜活的——村庄的河流石桥树木,田野里的小麦玉米高梁,村里的老人青年幼童,影像般映在脑中。这些都为书写绘制了底色,提供了素材。
细节决定成败。把记忆还原成历史,把历史变成文字,是无数个细节文撑的。书中七十八篇文字,每篇一个主题,一个或多个故事串接,细节连着细节,也支撑着通篇。
比如,写《地窖里的暖》,不单需要明白地窖的作用,更应了解如何挖地窖,知道它的长宽高及容积;写《钉马掌》,要知道为什么钉马掌,怎么钉马掌,怎么打马掌;写《数九寒天挖坑泥》,首先明白坑泥的用途,了解了那种劳动场面,才能用细腻的笔认真描绘出来;写《石器与沙石峪的石头》,需了解石器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和沙石峪的历史与今天等等。知识面广了,掌握细了,懂的多了,写起来宽打窄用,会游刃有余。
记忆模糊或忘记的,写作过程中走访当事人、知情人也成了写作的一部分。
社会发展快,变革大,观念的更新也让人们的忘性好了,记性差了。过去简单的事,有的却很难找到具体准确的答案。比如生产队年终分配方案的产生过程,一般人就知道是工分变成日值,是由会计算出来,哪家分多少粮食柴火,谁是余粮户,谁是缺粮户等等。还有,公社平调的机动工有多少,己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陆续三年多(2015一2017年)的书写过程中,先后走访了百人以上。
用朴实的文字书写。写农村,写过去的书,写乡亲们的书,我想首先要让乡亲们看得懂,才能感到亲切。这就需要朴实的,散发着泥土气韵的语言,当然,若能散发泥土的芳香,是更应该追求的了。这就需要从“泥土里寻找语言”,如俗语所称:十指不沾泥,文字没土气。这方面,做得不一定成功,但自己知道努力,且也努力了。
比如,写《悠扬的砸夯号子》一文时,在自己记忆基础上,又走访了多人,千方百计中,还有幸地找到一位健在的领夯人,一字字,一句句地抠下了当年的砸夯号子。这样写起来非常有底气,也很顺畅。后来这篇文字被多家报刊发表。悠扬的冀东砸夯号子声,引发了很多读者的不尽乡愁。
土,是《国印乡痕》一书的核心标志——土地、土路、土房、土炕、猪、狗、鸡、骡、马、牛、日出日落、炊烟袅袅、河流石桥、蛙鸣虫叫,和一群土气,却也坚韧的乡村人汇集在了书里。也终于让自己的心安稳踏实了很多。
……
感谢成书过程中所有帮助和鼔励的文友们。谢谢李荣升、杨春雷、张海生、陈寿才、白果等老师的无私帮助。谢谢杨立元教授的评论和勉励。谢谢马良老师的评论以及多年来的关心与帮助。这些会变成我继续书写的动力。为书写家乡不余遗力。
在这里也表达一下对市档案馆的感谢,感谢档案馆收藏了这本书。
作者简介
张国印,遵化市人,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作协会员。一九八四年开始发表作品,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七十多万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文集《时光岁月记忆》、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长篇非虚构文学《国印乡痕》。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不足十元不发,集体创作以及多人作品一次刊发原则上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编委会
顾 问:关仁山 峭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健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古体诗词:刘艳琴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燕山诗文
遵化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置顶公众号,每日第一时间阅读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