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农村,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
摘要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但在现实生活里,住得近很容易因为利益冲突发生争执。作为年轻人,如何既承续父辈的人际关系,又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建设新的和谐邻里关系呢?快来听听今天的话题吧!
案例:
网友小爱的亲身经历。
我和我老公是同学,刚嫁到他们家一年多,我公公婆婆人挺好的,对我也挺好的。但是就是他们很多年前因为盖房子跟邻居闹过矛盾,两家一直不说话。但邻居家的大嫂娘家跟我是一个村子的,我们有时候就聊聊天。我公公婆婆就不是很高兴,那天婆婆还跟我讲了好久两家的“恩怨”。我该怎么办呢?再说了,当时他们闹矛盾的时候大嫂也没嫁过来呀,跟大嫂也没关系呀!
促进邻里关系的三个重点
一、尊重理解父辈的感受和处事方式。
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难免会有陈年往事的延续,比如常见的有因为盖房、祖坟、种地、闲话等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还有家族、宗祠等带来的人际交往问题,并且这种关系往往具有传承性和稳固性。因为时代和生活阅历的关系,农村里的父辈常常是没有走出过自己熟悉的村子,几乎所有的交往对象就是村里的人或者亲戚,这样稳定的社会环境,容易造成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比较固定,甚至刻板。这是他们这一代人可能的特点。对此,我们要充分理解父辈的感受。
二、积极建设年轻人的新型人际关系。
作为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宽广的世界,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农村年轻人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范围更广泛。所以,年轻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可能会更豁达、更开放、更包容、更坦诚、更有前瞻性,要充分发挥这样的特点。并且与长辈沟通自己的想法,征得长辈的理解。
三、推动和引领新型的邻里关系。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在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村民入住小区,搬上楼等行动,都要求我们适应、建设新型的邻里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年轻人,要陪伴和帮助老人培养新的行为习惯,养成新的邻里关系。
总之,作为年轻人,我们既要理解父辈的想法和做法,更要承担起年轻人的责任,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帮助父辈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建设更和谐、有爱的生活。
对于邻里关系,你身边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