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香港导演最爱,仅有数百年历史的飞碟盔,为何成世界盔甲界流量担当?

冷兵器研究所

冷兵器评测和格斗研究2小时前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尤金少将

  字数:4533,阅读时间:约16分钟

  编者按:从《见龙卸甲》到《天降雄狮》,相信几乎所有对中国盔甲发展史有所了解的冷兵器爱好者们都回对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穿越”的飞碟盔感到厌烦。事实上这种“尴尬”的感觉并不只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在许多欧洲的影视剧中,同样有大量不合时宜的出现的“飞碟盔”,尤其是在和古代东欧相关的影视剧里,交战双方的杂鱼乃至将军都带着飞碟盔交战的场景也是司空见惯。你能想象立陶宛的冷兵器爱好者,看着电影里立陶宛大公戴着英式样的飞碟盔,对抗入侵的同样戴着英式飞碟盔的金帐汗国铁骑时的脸色吗?那么,为何大家都爱“飞碟盔”呢?

  ▲苏联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这位俄罗斯的英雄佩戴的是一顶非常明显的东罗马头盔,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是苏联的军事部门一样严谨

  对于世界上的多数国家而言,飞碟盔并不是在很早就被使用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在最近数百年内才开始采用这种盔型的,有些甚至是在最近一百多年内才使用的。是什么让这种盔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代掉人们对过去本民族头盔的认知的?又是什么让飞碟盔得以风靡世界呢?

  极高的实用性与多用途性:任何东西能够被传承和使用,都离不开实用性,中国人最早管钢铁制造的飞碟盔叫“铁斗笠”(或者简称“铁笠”)。这个称呼非常形象,斗笠轻便又能挡雨遮阳,被中国与其他亚洲文明使用了数千年之久,以至于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欧美人对于亚洲人的刻板印象。飞碟盔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性,庞大的盔檐即提供了对两肩和前后脑的足够防御,也可以帮助士兵挡雨遮阳(在中国,铁笠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毡笠的作用,而在美洲,飞碟盔则部分承担了牛仔帽和墨西哥帽的功能),甚至也可以是盥洗具、炊具和餐具。根据蒙古和后金军队在万历中期至天启初年的记载,明军会使用铁笠吃饭与饮酒,而根据一二战间许多文献的记载,英法军队也会使用他们的锅型盔和亚德里亚盔煮面条、盛汤甚至煎蛋。

  ▲徐州博物馆馆藏的元代铁笠,尽管损毁严重,却依旧是十分宝贵的文物

  一些比较有想法的人甚至会磨掉油漆露出反光金属底面的头盔作为自己刮胡子和整理军容的镜子,或者把它们作为铜锣或其他击打乐器的替代品,这对于缓解军旅生涯的苦闷显然是有益无害的。或许正是由于这样极为实用的造型和结构,飞碟盔才会在士兵们的军旅生涯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最终口耳相传至今。当然,飞碟盔的实用性并不只是在非战斗状态下的实用性,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飞碟盔也被用于在战场上赶制防具:只要在木板中间掏个窟窿,然后把头盔塞在中央,只药在盾牌内侧钉上一根木条作为把手,就能制造一个还算坚固的步兵圆盾了,而一些弓箭手和轻装步兵更是会直接把从战场上回收的飞碟盔固定在小臂或者关节上,作为一个应激反应用的小防盾。这种行为不止局限于西方,在明末纷乱的战争中,用损坏的碟型盔固定在布面甲或者其他铠甲外侧作为重点部位补强的护心镜的情况亦时有出现。

  易加工与易制造性:对于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而言,方便大量制造和装备的武器与防具,一直都是纵横沙场的基础,王侯将相们确实可以找数一数二的制甲大师打造属于自己的独到盔甲,但对于占战场绝对人数优势的士兵们而言,能够稳定获取的盔甲才是最重要的,而飞碟盔恰恰刚好符合这一要求。

  ▲北宋《百子图》中出现的迷你四瓣盔,头盔上窄下翘,已经具备了飞碟盔的雏形,为北宋中期发展出“铁笠”提供了基础,不过这个说法有争议,我们日后再讨论

  飞碟盔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派系,其一是整体系——即整体铸造或使用整块板材打至的盔型,前者结构与早期古希腊青铜铸盔结构类似,后者则与中国传统的打造铁锅的方式相同,这两钟加工方式对于作业环境、工匠水平乃是制造材料的要求都不高,都可以以较为廉价的方式进行制造。而另一个派系则是分件式——即使用多个零件组装,一般分为分瓣式(也就是多块铁片像是花瓣一样连接到一起,比较典型的是唐中晚期至北宋中期的异型四瓣盔)和分件式(也就是盔檐和盔顶分件,这种盔在东欧区域比较常见,宗教战争和胡斯战阵时被大量制造,其中的一种比较典型的被称为“锥柱盔”),分件件使用铁水或炮钉固定。前者易于制造,后者易于损坏后修理,而无论哪种加工方式,都可以通过熟练工和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头盔的质量和产能。

  ▲1为混铸型飞碟盔,2为分件型飞碟盔

  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加工,飞碟盔都要比传统的鳞甲盔和扎甲盔制造难度更低且消耗工时更少。而与曾经分别风靡东西方一时的“铁桶头”(就是抠眼或者打出观察缝的桶型盔)和德尔文盔(也就是中国明清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里常出现的“避雷针”盔)相比,飞碟盔又同时具备更好的视野和更少的材料消耗。对于一支庞大的军队的后勤部门而言,这些优点显然是不可被忽略的。

  ▲对于一些东南亚国家而言,为首席士兵购买和制造廉价的飞碟盔要比为他们配齐铠甲便宜得多

  而在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冲压技术普及后,飞碟盔的相关优势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条只需要几十人工作的生产线一天就可以生产出数百顶飞碟盔,这些头盔在漫长的世界大战中保护了成千上万名士兵的生命。而在战争结束后,又被作为剩余军事物资销往世界各地,五大洲也因此遍布了飞碟盔的痕迹。

  下限低上限高的独特防具:“同一器型同一主要材料的器物,其物理与其他属性都不会差太多,至多也就是社会地位所带来的装饰物变化。”这是考古界的一个相对公认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飞碟盔,不同文明和国家的飞碟盔的细节区别很大,以至于影响了其防御功能。在亚欧大陆北温带相对发达的地区,许多国家和个人开始采取在头盔内部增加皮甲(中亚与蒙古高原)、棉甲(东欧)乃至锁子甲(西欧)和扎甲(南宋)帽罩的方法以提升面部的防御力。而在瑞士和神罗中北部地区,一些巨大的足以覆盖面部,在帽檐上开出新观察孔的大型飞碟盔也开始出现,这种头盔通常采用一体锻造,而后以水磨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与板甲一样熠熠生辉,一些骑士甚至也使用这种巨大的护盔参与战斗。时至今日,这种精工细造的飞碟盔中的异类依旧在影视作品中发光发热。

  ▲专业而能干的瑞士雇佣兵,他们的大飞碟盔同样人气极高

  而在大航海时代早期主角所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区,飞碟盔则通过在“前凸后翘”而后“中间夹塞”的方式演化成了船盔(“Morion”,也被翻译成高顶盔),这种头盔异化且突出的盔檐降低了攻击方的劈砍武器和钝器直接接触头颅的可能性,为士兵们提供了极为良好的防护。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船盔跟随着征服者们走遍了世界各地,它们为欧洲人带来了富饶,却为许多古老的文明带来了灾祸。

  ▲船盔是西班牙开启大航海时代与对外征服的标志性武装之一

  当然,武器装备就是如此,有变强的亚种那就一定有变弱的亚种,这和动植物“物竞天择”的适应性进化是一样的,富有和资源丰富的民族自然可以制造强大的铠甲和头盔,而小国想要打造类似的装备则往往需要削足适履,这是没有办法的。

  ▲在《帝国时代2决定版》莽应龙战役中飞刀骑兵的插画,不同于慢悠悠的步兵,骑兵对于头盔的固定需求要高得多

  在中国元明时期,中原王朝曾多次对东南亚开展远征与进行贸易,一些中国的铁笠得以进入泰国、柬埔寨(高棉)、越南和缅甸地区服役,但这些国家并不是很盛产钢铁,冶炼技术也与中原有所差距,这些地区的飞碟盔大多由藤条编织,或者生浇铸,在一些金属成型技术不够成熟的地区,由于缺乏安装帽绳的技术和经验,一些国家甚至采用用麻布包在头盔外侧并系在下巴上的方式固定自己头顶的飞碟盔。相对而言,藤盔的结构则要稳定不少,毕竟懂得编织藤蔓的人都知道如何给藤曼篮子编织一个把手,如果时间和资金充裕,他们甚至会用生漆和金银对自己的头盔进行装饰。

  ▲泰国电影中泰国国王所佩戴的飞碟盔,实际上飞碟盔侧壁上便于上色、添置家族标志和装饰物也是其风靡世界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一些藤盔和生铁盔安置在一起组成的复合式头盔,这些头盔在泰国和越南地区有出土,其中的一些将藤盔作为铁盔的外部防水保护,另一些则将藤盔作为铁盔内侧的内衬,型制不一而足,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进一步提升战斗员头部的安全性。

  ▲菲律宾摩洛人武士,他们的头盔就是对葡萄牙船盔和飞碟盔逆向工程的产物

  而在更接近赤道的亚热带地区情况则更为特殊。随着葡萄牙殖民者和商人地抵达,许多碟盔和船盔开始以战利品和商品的方式进入当地军队手中,当地人通常采用手头所有能弄到的材料进行设计制造,菲律宾人的仿船盔通常采用铜打制,并在上方插上展示等级和家族的标志。而在印度南部,甚至还出现了乌兹钢制造的飞碟盔。在阿拉伯地区和部分东南亚地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毒辣的太阳,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自身盔檐材料的强度不足,许多国家的武装人员也会采用布条或者罩布包裹的方式提升头盔的防御效果和舒适程度。

  ▲被包裹得过于紧致以至于根本看不出是碟形盔的印度造飞碟盔……

  而在贸易与战争的过程中,各国的飞碟盔的风格和设计思路也出现了交流和融合,这方面如果展开讲的话,可以讲的东西就太多了。比较典型的就是缅甸飞碟头盔,在莽应龙时期的缅甸头盔受到葡萄牙船盔和明军铁盔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种顶部有中国式“避雷针”,飞檐有葡萄牙式外翘形变,外部有鳞甲片加强,又融合了一定缅甸本民族宗教文化特色的独特盔型。

  ▲莽应龙塑像,头盔挺还原的

  ▲葡萄牙人带来的不止是武器装备,还有技术和想法,图上方为缅甸帝国的火炮战象,其战象上方的战斗塔结构显然受到了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桅盘火炮的启发

  发展与未来:随着凯夫拉等现代化纤材料的出现,绝大多数古老形制的头盔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仅能在军事重演和冷兵器兵击中任岁月蹉跎。但飞碟盔显然不在此列,在热带地区,由飞碟盔发展而来,曾经被大量的经常和军队作为制式装备的的凉盔,在被替换成化纤和塑料材料后,依旧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服役。

  ▲绿色的凉盔几乎是越南陆军的标志物之一

  ▲但凉盔的使用着原不只是越南,几乎所有的殖民者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都曾经使用过它们

  而在民间,以飞碟盔、亚德利安盔和船盔为原型发展而来的碟形安全帽和消防安全头盔也依旧是民用头盔市场的主宰。那些在无数次冷兵器交锋中所诞生的盔檐和凸梁,依旧在保护着头盔下的每一个生命。五六十年代国内十分常见的凉盔式塑料安全帽,笔者的水利部门工作的外祖父年轻时在嫩江松花江一线修建水坝时,戴的就是这种头盔

  ▲现代的消防头盔,依旧保留着明显的船盔特征

  这就是飞碟盔风靡世界的故事,一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不会结束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