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堂】肾病的中医疗法
程某,男,5岁,反复浮肿、蛋白尿两年余。
现病史:患儿近两年余,反复出现颜面、下肢指凹性浮肿,尿蛋白波动在+~+++之间,在当地医院儿科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因严重浮肿,曾经3次住院治疗。患儿长期服用泼尼松等药品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尤其是在激素减量后易复发,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每天早晨口服泼尼松15毫克、钙剂等,面色发白,眼睑浮肿,下肢皮肤指凹性水肿,神怯言微,四肢不温,形体略胖,小便短少,大便不实,舌质淡,舌苔白厚腻,脉微细。检测血压为78/54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尿蛋白(PRO)(+++),隐血(BLD)(+),镜下检查:红细胞8个~10个/HP(高倍镜视野),颗粒管型2个/HP,24小时尿蛋白3.2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6.3×109/升,中性粒细胞比例(GR)46%,淋巴细胞百分比(LY)52%,血小板计数(PLT)348×109/升,血浆蛋白:血浆总蛋白54克/升,白蛋白28克/升。血脂:总胆固醇6.0毫摩尔/升,甘油三酯2.1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9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3.63毫摩尔/升。血沉25毫米/小时。
中医诊断:风水(脾肾阳虚,水湿阻络)。
西医诊断:难治型肾病综合征。
治则: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络利水。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参10克,莪术6克,蝉蜕10克,徐长卿6克,猪苓8克,泽泻8克,枳壳6克,山楂10克,白豆蔻5克,藿香8克。共12剂。水煎两次,两煎合并,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泼尼松维持原治疗量。雷公藤多甙片5毫克,早、晚各一次,口服。
二诊:患儿眼睑浮肿消失,下肢浮肿明显减轻,仅足背及踝关节肿,纳食增加。舌质淡暗,舌苔白,脉细。尿常规:PRO(++),BLD(+),镜检:红细胞4~6个/HP,治则同上。
处方:上方减猪苓、泽泻,白豆蔻。共8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患儿眼睑及下肢水肿消失,体力增加,精神好转。尿常规:PRO(+),BLD(-),镜检(-)。血浆蛋白:总蛋白58克/升,球蛋白32克/升。
治则:益气健脾,化瘀通络。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丹参10克,莪术6克,蝉蜕10克,徐长卿6克,地龙10克,水蛭3克,山楂10克,桑寄生10克。共12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以后患儿数次复诊,尿常规、血脂及血浆蛋白均逐渐正常。中药随症加减,总守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之法巩固疗效。此后泼尼松、雷公藤多甙片逐渐减量至停。患儿前后治疗一年余,随访2年无复发。
按语:难治型肾病综合征以病情反复发作、激素依赖撤退困难、蛋白尿、血尿等难以控制为特点,长期大量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凸现,治疗极其棘手。传统中医治疗该病,皆以发汗、利水、利小便为宗旨,但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浮肿,单纯利小便是不能奏效的。笔者认为该病水肿是标,症之本是肺、脾、肾三脏主水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阻滞脉络,气血不畅,而形成湿瘀互阻之症。治疗重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化气则湿除,祛瘀则络通。方中黄芪、党参、白术、云苓、桑寄生益气健脾补肾;当归、川芎、丹参、地龙、水蛭、莪术活血化瘀通络。初诊时,患儿水湿之邪弥漫三焦,泛溢肌肤,中气不畅,故以藿香、枳壳、白豆蔻醒脾化湿;猪苓、泽泻利水通小便,使湿邪速解;蝉蜕、徐长卿本为除风之药,用在此处属经验用药。笔者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因患儿体质因素,免疫功能低下,正气不足,易为外邪所感,引动病情发作,反复不愈,益气健脾养血可以有效扶助正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自我恢复能力,且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李某,女,63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10年多,长期蛋白尿、血尿不消失。近期因过度劳累出现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检查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异常升高,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功能衰竭,此后血肌酐、尿素氮逐年升高。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乏力懒言,脘腹胀满,呕恶,纳呆,大便黏腻不爽,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腻,脉细。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血肌酐332微摩尔/升,尿素氮18毫摩尔/升,尿酸256毫摩尔/升,PRO(++),镜下检查红细胞3个~6个/HP,血常规:WBC6.3×109/升,GR66%,LY32%,红细胞计数(RBC)3.6×109/升,血红蛋白(Hb)95克/升,肾脏彩超显示:左肾102毫米×50毫米×48毫米,右肾98毫米×52毫米×49毫米,双肾弥漫性损伤。
中医诊断:溺毒(毒瘀阻络)。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
治则:益气通络,祛瘀解毒,通腑降浊。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莪术15克,葛根20克,地龙20克,水蛭5克,积雪草30克,六月雪30克,漏芦20克,凤尾草20克,黄芩20克,黄连10克,大黄10克,三七粉3克(冲服),枳壳10克,藿香10克。共12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患者精神好转,乏力减,大便每天2次~3次,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细。检查肾功能:尿素氮13毫摩尔/升,血肌酐296微摩尔/升,症状有所改善。
处方:上方减藿香、枳壳,加白花蛇舌草20克。共12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患者精神好,体力增加,纳可,大便保持每天两次,检查肾功能:尿素氮8.9毫摩尔/升,血肌酐257微摩尔/升。血常规:WBC4.3×109/升,GR
56%,LY42%,RBC3.6×109/升,Hb105克/升。舌质暗红,苔白厚,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解毒降浊。
处方:黄芪20克,党参1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红景天20克,莪术15克,葛根20,地龙20克,水蛭5克,积雪草30克,六月雪30克,漏芦20克,凤尾草20克,黄芩20克,黄连10克,大黄10克,半枝莲20克,三七粉3克(冲服)。共12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此后患者多次复诊,坚持治疗半年余,血肌酐、尿素氮逐次下降,接近正常值。
按语:患者慢性肾炎不能及时治疗,迁延不愈,逐渐加重,久则肾功能损伤,血肌酐、尿素氮逐渐升高。病久,正气损耗,肾司开阔功能失常,邪毒内蕴,弥漫三焦,气机运行失常,胃肠为之堕滞,出现呕呃之症。治之首当益气扶正,调畅三焦气机乃至周身脏腑之气机,通腑降浊,使邪毒从肠道排出,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扶正,蕴香、枳壳芳香醒脾化湿,和大黄通腑降浊。邪毒阻滞气血运行,瘀毒互结,更损肾络,肾失泌别清浊之功,血肌酐、尿素氮逐渐升高。故以当归、丹参、葛根、水蛭、莪术、三七活血祛瘀,和地龙通络活血,使气血流通,毒邪渐解;积雪草、六月雪、凤尾草、黄芩、黄连、半枝莲、漏芦解毒降浊,大黄通腑祛瘀解毒。笔者认为该病的治疗要围绕正虚、邪毒、瘀血阻络论治,补虚泻实,坚持治疗,渐收疗效。尤其在病之早期,一定要及时有效治疗,方可截断病情发展,扭转固有的恶性病程,赢得生机。(作者为全国名老中医)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