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帝”孩子情绪波动大?了解“情感连接循环”,拯救孩子情绪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多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正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突然大声地朝着父母吼叫。
听到孩子的吼叫,往往父母都会大吃一惊,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都变成了一个'咆哮帝'了。在吃惊之后,父母会感觉到生气,甚至是耻辱,因为孩子的吼叫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
在教育方面,父母多是敏感多疑,他们会将孩子与叛逆联系起来。再将眼前叛逆的孩子与未来前途无望的孩子联系起来。于是,父母可能会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着孩子讲大道理。
然而,面对父母的大吼大叫,孩子便会用更加情绪多变的一面面对父母。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是每一个优秀的人身上必备的优秀能力,孩子的'咆哮'显示出了孩子的情绪波动大。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情绪失控的情况呢?
建议父母了解'情感连接循环',拯救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时,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1天, 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一些。
终于,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
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那此围墙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最终我们能够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带着情绪说出的那些话,就会像一个个钉子钉在别人的心墙上。虽然经过协调,解决了问题,但是这些钉子留下的痕迹是很难消除掉的。
这个场景像极了父母于孩子吵架的场景,虽然最终父母和孩子解决了矛盾,但是亲子相互的伤害却还是停留在心理,挥之不去。
当人处于一种情绪失控的状态下,人就是在用情绪脑思考的。用情绪脑思考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如用理智脑思考出来的产物。
父母说出来的话语不能让孩子信服,而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时,孩子根本就不能思考父母说的话。这也正是为什么,当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针锋相对的状态时,父母与孩子是讲不了大道理的。
也就是说,若是父母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平静双方的情绪。
父母可以用'钝感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由于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发育完全,这时,要想让孩子自行平复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很困难的事情。多数情况下,孩子应该是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地平复自己的情绪。
所以,在平复孩子的情绪之前,父母必须先做到能够平复自己的情绪。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平复自己的情绪呢?答案是'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渡边淳一说过这样一句话: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力'意为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它不等同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当父母即将要发火时,父母要让自己变得'迟钝'、'不敏感'一些,这样就能够延迟父母即将爆发的情绪。如果父母能够延迟父母的情绪,那么父母就能够慢慢地冷静下来,然后便能够自动地将自己的'情绪脑'转化为'理智脑'。
父母可以通过做以下的几个动作来实现实现情绪的延缓:
深呼吸
这是最基本、最入门的行为,建议父母最好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花费的时间要比普通的呼吸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当父母在气头上的时候,大脑会呈现一定程度上的缺氧,深呼吸可以为大脑供给足够的氧气。
头脑清醒,父母就更加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数数字
这也是一个简单、但是有效的小方法。父母即将发火时,在心理默念十个数字,念完十个数字之后,父母的情绪多半消散了一些。如果有些父母觉得十个数字的时间太短,不足以让自己冷静下来,父母可以延长数数字的时间。
连续发问
连续发问是前两个小方法的升级版,当父母即将发火时,父母先向自己提问:
'我是不是快要发火了?'
'我现在做的行为对教育孩子来说有没有任何好处?'
'为了教育好孩子,我应该怎么做?'
......
当然,父母可以对自己多提问一下,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去平复自己的情绪。
父母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平复自己的情绪,还能让自己更加清醒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利用'情感连接循环',拯救孩子的情绪
当父母已经能够平复自身的情绪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平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父母可以借助'情感连接循环'来拯救孩子的情绪。'情感连接循环'有四个步骤,分别是安慰、认同、倾听、反射。
安慰:平视孩子
生活中,父母也应该又安慰过别人的经历。安慰并不是一味地讲大道理,而是对方要认同自己的情绪,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自己的感受。不只是孩子难过伤心的时候需要安慰,当孩子情绪波动大的时候,也要给予孩子安慰。
父母在安慰孩子的时候,应该蹲下身子,目光与孩子平视。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尊重,和对孩子的重视。此外,父母还可以做一些亲密的接触行为,比如说拥抱、拉手、摸头,来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认同:认同孩子的感受经历
平复孩子的情绪,不能只靠一味地安慰,父母也要说话,说的话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当孩子在诉说自己的情感时,父母要时不时地点头,表示父母对孩子的认同。
除了点头,父母还可以说:'嗯,你说的我都明白,我也很心疼你。'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同时,孩子会更加愿意向父母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
倾听: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诉说时,父母最好不要插嘴。就算孩子说错了某些东西,父母也不要急着纠正孩子的想法。此时,孩子是听不进父母的大道理的,反而还会因为父母的插嘴表现得更加糟糕。
父母必须要放端正自己倾听的姿态,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程度。倾听时,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
反射:重复孩子的话
当孩子已经诉说完自己的情感之后,父母不要急着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要继续进行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
父母先要讲自己听到的话语反射给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孩子注意到父母刚才是有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讲话,而且父母也能够理解孩子说的话,第二个目的是继续平复孩子的情绪,再过度到接下来的'纠正'行为。
等到孩子情绪平复之后,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时,就算是讲大道理,孩子也能够听进很大的一部分。
面对'咆哮帝'孩子,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心,关键还是要先平复亲子双方的情绪,再进行纠正行为,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