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直击|90后研究生张丹凝:行走在时空中的现代人
行走在时空中的现代人
作者丨张丹凝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出品
张丹凝: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喜欢阅读、写作和思考。


每次乘坐火车,从车窗望向自己,总会困惑,我在何处?
如果说我现在正位于某个经度、纬度,某个省的某个区划,地理定位、行政定位都不能解决我的困惑。因为我正处于某个大机器运作之中,我成为机器的一个载体,我失去了行动能力、感知能力。双脚与肌体对天地的感知被外物取代,当我们迈出火车,即使是走入故乡,是否有种“我身在何方”的迷离感?为何日出在此而日落归彼,人立身于某个车厢、某个夹板、某个机舱,但却在无知觉中被某种力量偷换了时间和空间。
行走在时空中的我们是否有过怀疑,我在哪儿,我是否还存在?
当然这种感知必然被一些理性之人所讥笑,这是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用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但这些理性知识能给我们解释这些媒介(器械)的运转原理,能解释人对自身的人文求索吗?当我们被海、陆、空运输到另一个陌生的领域时,我们的足迹突然的中断于某个地理方位又突然莅临另一个远离于我们视线的方位,似一株浮萍飘散于不被确定的轨道。

我们没有奔跑,却拥有“夸父”般的神勇,沿着铁轨追寻落日的方向;我们不会游泳,却似北冥之“鲲”,神话般遨游于蓝色世界;我们不曾拥有羽翅,却敢于与大鹏博弈。似乎人永远能战胜被我们注视到的领域。当天、地不能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现代人转向宇宙这个更巨大的未知。人的生命虽受限,但他将认识的广度与深度逐渐的四散开来,有限被延伸向无穷尽。
当我们的血肉之躯借助钢铁、物质的杠杆获得巨大力量时,人本身却恰恰被忽略,我们晕眩在真实与虚无之中。过去,小小的人行走在人、自然、社会、世界中,我们通过自身的感知力去感知世间万物的存在与运行。日出日落、战争和平、欢笑打闹……这些似风霜雨雪能被我们的骨肉真实的去感知。但是到了现代,我们通过一些中介似乎是拓宽了人的有限力量,人、自然、社会、世界的交往广度与深度,透过电子屏幕我们知道自己的微信好友每天生活的状态甚至到衣食住行都能够探知;我们坐在家中可以完成与社会有关的任何事情,外卖、网购、通过电子屏幕我们甚至可以和父母、亲友不在同一时空中却能24小时见面。
但当无形的网中断,这些中介消失时,我们与一切失去了联系。这个时空只剩下我们一个个体,我们会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去往何处?名称、地点又是我们过于熟悉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的编码。当现代人频繁的利用中介去生存,建立自身与他者的联系时,当中介消失或暂时休息,自身与他者就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了。这也是现代人中经常会发生的。
通过屏幕、中介似乎使人与人的关系欣欣向荣,当在现世中鲜活个体见面时,人就冷漠了,像一台冰冷的钢铁机器般,那软件中可爱、夸张、欢快的表情包消失了,这些媒介消耗了现代人的感情和精力,现代人在无意识中交了假朋友,处于假的社会生活中。这些我们还能简单的用一些科学知识去解释吗?

理性是人将自己有限力量扩大化的表现,面对自身有限的存在,人往往能忍着痛去思考如何突破这种困境。但到了现代,人迷失在征服之中,背本趋末,忽视了人的“存在”。我们挑战的杠杆从工具成为主体,人成为科技的中介,悲哉哀哉!
背着行李追寻诗和远方,固然美好。但是诗和远方并不是“未知”,神秘的未探索的是诗,远离家园即远方,诗与远方关注的向度并无关时间与空间而是返归自身,询问我们存在的深度与广度意欲何方,理性、科学、文明、媒介的服务指涉永远的内核只能是人。只有确认这一点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才不会焦虑、困惑。我是谁,我在哪儿这是永不能完成的问题,当我们能明确的用语言或某种文化去阐释时,我们也就成为语言和文化的附属和例证。
我是我,我在在我。

(图片来自网络)
简评:90后的思维令人刮目相看。行走在时空之中的现代人,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生存的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思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理性、科学、文明、媒介的服务指涉永远的内核只能是人。”这是文章给予我最大的触动。
——咏樱
作者照片

欢迎关注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平台,我们接受优秀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够好,欢迎投稿。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您的精神家园。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责任编辑: 美美 花落千江水
荆棘 枫丹白露 倚非 兰音静好 静墨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