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风云(下)
【编前语】
7月22日科创板公司上市仪式就将举行,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到来之际,资本邦研究院对已经走过29年的中国股市进行了一番梳理,向历史致敬的同时,也向即将到来的科创板献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个十年接近尾声,中国股市仍然“任重而道远”
2000年,已经十岁的中国证券市场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证券法正式实施不过半年,中国股市也刚刚走出亚洲金融风暴的阴霾,此时的股市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2000年2月,亿安科技成为了第一只百元股,随后亿安科技被爆出操纵股票,证监会也向亿安科技开出了史上最大罚单。
亿安科技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在短短的70个交易日中,股价由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涨,到2000年2月15日,亿安股价突破百元大关。
但是,2001年1月10日,鉴于亿安科技股票出现的种种异常行为,中国证监会宣布查处涉嫌操纵亿安科技股价案,对持有亿安科技股票的主要账户进行重点监控。
从证监会之后公布的调查情况来看:
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百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自1998年10月5日起,集中资金,利用627个个人股票帐户及3个法人股票帐户,大量买入“深锦兴”股票。
持仓量从1998年10月5日的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到1999年1月12日最高时的3001万股,占流通股的85%。
同时,还通过其控制的不同股票帐户,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
截至2000年2月5日,这四家公司通过控制股票帐户共实现盈利4.49亿元,股票余额77万股。
亿安科技的股价从2000年1月中旬开始下跌,彼时正是“中科科技案”被曝光之时,从2000年到2001年,亿安科技的股价从126.31元一路跌至42.35元,下跌之势难以阻挡。
2001年4月23日,中国证监会对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作出处罚:长时间联手操纵亿安科技股价的欣盛、中百、百源和金易等4家公司因违反《证券法》规定,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4.49亿元、罚款4.49亿元的处罚。
9月15日中联重科上市之后,深交所暂停了主板IPO,开始了创业板的筹划准备。然而,创业板的筹建并非一帆风顺,直到9年之后才被正式推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个十年里,中国股市改革升级
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股市从完善监管开始。
中科创业、亿安科技、银广夏、蓝田股份、东方电子等一大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中国股市也从2001年3月开始正式进入核准制时代,曾经的审批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核准制的出现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是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市场化程度提高的表现,而随着核准制落地,中国股市在第二个十年里也开启了更加轰轰烈烈的改革之路。
退市出现,“水仙”不幸成为“直接退市第一股”
2001年2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办法》规定,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将被暂停上市,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还不能实现盈利,将被终止上市。
4月23日,水仙电器不幸成为《办法》推出之后首家因连年亏损被终止上市的公司。这是中国证券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是我国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历程中的又一重大成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小板开板,深交所“改革试验田”打响第一枪
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在深交所正式开板交易。在创业板迟迟未能出生之际,作为过渡的中小板,给众多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带来了新希望。尽管上市条件与主板相同,但中小板以“小盘”为最突出的特征,流通盘约为1亿以下。
股改降临!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再升级
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
2004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2005年,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
2005年,首批“四家试点”公司公布,也标志着我国股市十五年遗留下来的最大“包袱”将进入最后的消化阶段。
截至2006年12月31日,累计完成或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数已达1303家,总市值约为60504.47亿元,约占沪、深A股总市值的98.55%。
股改落地,也标志着中国的中国证券市场向着市场化再进一步,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意义:
首先,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促进证券市场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次,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可实现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利在长远;
第三,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使得改革试点的成功成为可能,这将提高投资者信心,使中国证券市场摆脱困境,避免被边缘化,其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股改也更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开展,减轻了市场结构调整的压力。
牛市再起,中国股市迎来第二次大起大落
2006年,伴随着股改的快速推进,中国股市再次迎来超级大牛市。
2006年12月,股改进入尾声,上证指数随即收复2001年2245点的高点,并且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一路高歌猛进,在2007年10月16日冲上了6124.04点,这也是上证指数诞生以来的最高点。
然而,表面上一帆风顺的牛市行情下却是暗流涌动,就在牛市启动的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徐工凯雷并购案”也同时发生,这场外资并购案再度给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则和制度带来强烈冲击。
2005年9月2日,徐工科技发布公告称,徐工机械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已经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受让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共计持有徐工机械48.68%的股权的过户手续已经在徐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毕。
在刚刚成为国有独资公司不久之后,徐工再发公告,2005 年10 月25 日,凯雷徐工、徐工集团及徐工机械共同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由于该协议的履行将导致徐工机械变更为中外合资公司,凯雷徐工和徐工集团还同时签署了《合资合同》。本次收购过程中,收购人凯雷徐工拟受让徐工集团持有的徐工机械的82.11%股权,并同时对徐工机械进行增资,收购完成后凯雷徐工将最终持有徐工机械85%的股权,成为徐工机械的控股股东,从而间接控制徐工科技的43.06%的股权。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此后,在层层阻力之下,凯雷不得不一再让步,凯雷徐工的持股比例从85%降至50%,最后再降至45%,但遗憾的是,这场并购案在持续了三年之后,还是于2008年7月23日宣告终止,凯雷最终未能如愿。
这场收购案还诞生了中国企业并购史上首次博客大战,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率先在新浪博客上提出质疑,直指这场收购案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而后名为“响云霄”的“徐工员工”则同样在新浪博客上予以回应。
在这场收购案的进程中,国务院在2006年6月28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9月8日起,由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令共同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开始实施。接连出台的新规成为了这场收购案更大的阻力,也最终断送了凯雷收购徐工的希望。
2007年,QDII启动、公司债市场启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出台,一连串的动作无疑给火热的市场再添了一把新柴,A股市场就着这把火开启了疯狂之旅。
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如同1996年牛市终于亚洲金融风暴,2006年启动的超级大牛市同样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戛然而止,甚至摔得更低。
2007年在上证指数创出6124点的新高之后,虽然有所回落,但并没有多少人会想到,短短一年之后,上证指数就再次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最低跌至1664.93点,直接回到了2006年6月30日的水平。
当然,金融危机只是这场暴跌的助力之一,股改留下的“大小非”在2008年迎来解禁潮,在两大因素的加持下,上证指数从6124点到1664点只用了254个交易日,一年狂跌了70%,在之后半年迎来小幅反弹之后,A股市场便陷入了长达5年的低迷之中。
“千呼万唤始出来”,十年等待之后,创业板终于面世
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在深圳正式举行开板仪式;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开盘,酝酿了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面世。
创业板发行条件中的财务指标在量上低于主板(包括中小板)首次公开发行条件,在指标内容上参照了主板做法,主要选取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可分配利润等财务指标,同时附以增长率和净资产指标。另外,创业板在净利润/营业收入上设置两套标准,发行人符合其中之一即可。
创业板的诞生也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此迎来结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股市第三个十年:科创板开启新时代
在经历了第二个十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中国股市在第三个十年里主要以小修小补为主,即将推出的科创板成为了这十年里最为重大的一件大事。
光大“乌龙指”事件——金融环境不断进化下,监管环境如何跟上脚步?
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超5%。最高涨幅5.62%,指数最高报2198.85点,盘中逼近2200点。11点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这次事件也被外界称为“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2013年8月18日下午,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8月16日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应急处置和初步核查情况。
发言人称,经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同日,光大证券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发言人表示,在核查中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但光大证券该项业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上海证监局已决定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相关业务,责成公司整改,进行内部责任追究。同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严肃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
这次事件给再度给市场监管敲响一记警钟,随着金融环境的快速发展,如何在监管上跟上步伐成为了这一个十年中一个一直存在的思考。
十年轮回
“光大乌龙指事件”发生的半年之后,中国股市的第三轮牛市悄悄来临。
2014年1月8日,IPO在时隔一年多后正式重启,优先股试点办法出台。IPO重启之后,A股市场正在逐渐从5年的漫长低迷中苏醒。3月12日,最低下探至1974.38点,从那之后,A股市场再度迎来强势反弹,到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再度冲上5178.19点的高点,历时一年半的牛市行情再度到达顶峰。
2016年,熔断机制在漫长的呼唤中终于开始实施。但1月4日股市开市第一天,A股便遇到史上首次“熔断”。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沪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点与3400点,各大板块纷纷下挫。午后,沪深300指数在开盘之后继续下跌,并于13点13分超过5%,引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之后,沪深300指数继续下跌,并于13点34分触及7%的关口,三个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
1月7日早盘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再度触发熔断线,两市将在9点57分恢复交易。开盘后,仅3分钟,沪深300指数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断触及阈值。这是2016年以来的第二次提前收盘,同时也创造了休市最快记录。
1月7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通知,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证监会同意,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从正式实施到暂停实施,熔断机制只“存活”了7天时间。
科创板“倒计时”,中国股市又将开启新时代
其实早在这之前,类似科创板的概念就早已被提出。
2007年,我国首次提出在上交所设立国际板,希望邀请境外注册公司到中国境内交易所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当时讨论的两种发行方式包括通过直接在新板块进行IPO和以CDR的方式发行证券。不过在筹备和设计了一段时间之后,设立国际板的声音便消失了,国际板胎死腹中。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战略新兴板在当时还被列入证监会2016年的五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但遗憾的是,战略新兴板也迟迟未能成功推出,最终与国际板一样惨遭流产。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注册制改革被提上日程。
同一时期内,新经济企业的崛起带动了港美股的上市热潮,众多内陆新经济企业纷纷选择赴港或赴美上市,在国内现有制度无法满足这些公司诉求的情况下,CDR被率先重提,最终由此催生出以注册制为核心的科创板。
在提出科创板设立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科创板高效持续推进:
2018年12月2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
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3月1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
3月15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保荐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办理业务指南》,并举行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会员准备工作座谈会。
3月18日,上交所正式开放受理审核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3月22日,首批9家企业的科创板申请被上交所受理。
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仪式。
在开板仪式上,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8个多月高效有序的精心筹备,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
至此,科创板正式开始交易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在中国证券市场第三个十年即将步入尾声之际,科创板的推出又开启了中国股市一个新的时代。
写在最后
从1984年飞乐音响发行股票开始,已经过去了35年,从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算起,也已经过去了29年。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创板的成立不仅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是献给新中国70周岁生日的一份礼物。
回顾中国股市这29年的历史,从市场到监管,再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本身,都在这29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不少。从一次次的经验教训中,年轻的中国股市迅速完成了进化,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也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特色。
如果要用一句诗句来形容中国股市的话,那便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明年,即将“三十而立”的中国股市,在三十年的变革之中,也在不断沉淀自己,走向成熟。
参考资料:
【1】汪在满:《大变局:中国股市2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2】周俊生:《红光实业:欺诈上市第一股》,人民网-《国际金融报》,2010年
【3】中国新闻网:《邓小平送股票前前后后:纽交所董事长雇警车过户》,2011年
【4】王新亚:《邓小平向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赠送“中国第一股”》,新华网,2008年
【5】田永秀:中国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文史杂志》1995年01期
【6】陈自印:近代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07年
作者|郭浩文 来源|资本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