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最不硬”的科幻神作,拍出了人类最深层的恐惧
前段时间,国外媒体曝光了《黑客帝国4》的最新进展——
导演娜拉·沃卓斯基、主演基努·里维斯和凯瑞-安·莫斯现身柏林片场,进行影片补拍工作。
不出意外的话,这部续集今年12月就会和大家见面。
相信这也是全球科幻迷今年最期待的电影之一。
而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我开始重温过去的经典,发现有一部比较小众的科幻片一直没跟大家聊过。
在我看来,这部制片成本只有500万美元的影片,可以与《阿凡达》一起并列为2009年最好的科幻电影——《月球》。
故事设定在离现在已经不远的2035年,地球平安度过了岌岌可危的能源危机。
因为有一家能源公司在月球设置了开采基地,将月球背面的氦-3运送回来,解决了人类巨大的能源需求。
男主角山姆,是驻守在月球开采基地的唯一人类员工。
身边只有一个叫戈蒂的人工智能陪伴。
影片开场时,他的三年合同马上到期,即将被公司送回地球与妻女团聚。
但就在这时,山姆户外作业出了意外。
醒来后的他在基地里发现了另一个“山姆”,对方看起来比自己年轻一点,称刚刚跟公司签了三年合同。
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人,很快就因为“谁才是原版山姆”发生了争执。
但这毫无意义——
因为他们都是能源公司制造的克隆人,寿命只有三年,到期就会被骗进焚化炉销毁。
他们脑中有关妻女的记忆,也都是被人工植入的。
人工智能戈蒂的任务,就是定期唤醒新的克隆人,确保他们继续维持基地运转。
公司还偷偷建造了信号干扰站,防止基地上的克隆人与地球联系,发现真相。
就在这时,地球派出的人类“救援小组”即将抵达基地。
两个山姆意识到,一旦他们同时出现在人类面前,下场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计划唤醒第三个克隆人,展开一场铤而走险的出逃……
从故事设定上来说,《月球》里有很多经典科幻电影的影子。
克隆人发现真相后企图返回地球的情节,早在1982年的《银翼杀手》里就出现过。
而片中由凯文·史派西配音的人工智能戈蒂,明显在向《2001太空漫游》的哈尔致敬。
影片的悬疑铺垫、氛围营造和情节走向,始终围绕着“克隆人的自我意识”这个影迷再熟悉不过的话题。
山姆·洛克威尔一人分饰两角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都认为,《月球》的科幻元素不够“硬”,尤其是与同年上映的《阿凡达》做对比,从场景到人设都显得有些简陋。
影片的热度,也远不如导演之后的作品《源代码》。
不过在我看来,《月球》最出彩的部分恰恰是它的“软”。
导演通过科幻设定,对克隆人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
影片中最值得玩味的一个情节,是能源公司给克隆人植入记忆。
这份记忆来自地球上“原版山姆”的大脑,经过筛选后上传,是支撑克隆人在基地工作的全部动力,给予他们归属感和自我认同。
只要还记得妻子和女儿,他就能熬过孤独的三年时光,重返地球这个家园。
然而,这种被制造出来的“情感”,本质上是设定好的程序,无法容忍有bug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在山姆看到的视频里,当妻子提到“女儿下个月过生日”时,出现了明显删减的痕迹:
这个山姆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5号山姆”,后来遇到的山姆则是6号。
此时,地球上“原版山姆”的女儿已经15岁,而妻子已于数年前过世。
因此,当程序编造的谎言被拆穿后,原本让克隆人支撑下去的“记忆”,将彻底摧毁他们的精神意志,成为他们内心最深层的恐惧。
当5号、6号山姆得知,心心念念的女儿身边,多年来一直有“原版山姆”的陪伴,都被巨大的绝望感吞噬——支撑他们对抗孤独的家园,到头来其实并不存在。
如果女儿身边的人是真正的“山姆”,那我又算什么呢?
到这里,《月球》的故事已经完成了对克隆人伦理的基本探讨,但导演并没有止步于此。
影片最后20分钟的情节,是成就整部影片的关键。
两个山姆得知全部真相后,要求戈蒂唤醒“7号山姆”,并用他的尸体假冒遭遇事故的5号,应对即将到达的人类“救援小组”。
而6号山姆,决定协助寿命濒临终点的5号悄悄返回地球,与家人团聚。
这个计划的关键环节,是他们必须杀死“7号山姆”。
这就提出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拥有植入记忆的克隆人,到底算不算人类?
从能源公司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克隆人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即便为了能让他们更好地工作,不得不给予他们人类的记忆和情感。
而对比之下,片中真正的人类并没有显露出多少真情实感,打着“救援小队”的幌子前来灭口——总是标榜有情感的人类,却比机器还要冷血。
从两个山姆的角度来说,每一个被唤醒的克隆人,都是人类。
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体会到了生而为人的孤独与归属。
导演在开场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就通过展现5号山姆的工作日常,烘托出他身上日积月累的孤独感。
他自言自语的习惯、看着妻子视频的渴望眼神、看到女儿时的幸福神情……都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果他们真的杀了7号山姆,也意味着否定了自己人性的一面。
所以在最后关头,5号山姆改了主意,决定回到事故现场,迎接自己的生命终点,让6号代替自己前往地球——被人类视为工具的克隆人,却拥有人类本该有的真善美。
临别之际,两人一块回忆起与妻子相识的情景,这也是影片中最戳人心的一段。
他们的记忆越是高度吻合,越能证明他们的克隆人身份,也就与朝思暮想的家园越远……
影片结尾,6号山姆在离开月球前摧毁了信号干扰基站,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未来将被激活的山姆们……
这些被人类称为“无情机器”的克隆人,在阴冷的月球上做出了最具人性的壮烈取舍,谁又能有资格否认他们是人类呢?
再次看《月球》,发现影片里还有很多值得反复回味的细节。
比如,辅佐山姆工作的人工智能戈蒂,尽管说话的语气与《2001太空漫游》里的哈尔相差无几,但他却可以通过表情展露情感,跟人类一样表达歉意、同情,甚至在危急关头做出自我牺牲,让山姆格式化自己的记忆存储,以保全这次出逃。
戈蒂虽没有人类的肉体,却拥有了善良的灵魂。
因此,6号山姆才会对戈蒂说——我们不是程序,我们是人!
再比如,山姆的妻子苔丝虽然戏份不多,但从视频短信中她欲言又止的语气就能看出,苔丝在协助能源公司伪造记忆的过程中,对克隆人产生了愧疚感。
这种愧疚的根源,在于她已将所谓的“工具”视为了真正的人类。
整体看来,《月球》是一部另辟蹊径的科幻电影,在这个克隆人为绝对主角的故事里,导演依旧成功展现了人性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异化与扭曲。
人性最矛盾的地方,是我们总希望别人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然而当真的有一个与自己共享记忆与情感、甚至心灵相通的人出现时,人类又开始极力强调自己独一无二的优越感。
“山姆们”遭遇的非人待遇与他们日渐形成的人性,都在提醒我们——人类若继续排斥异己,最终必将迎来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