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洗脚”!怎么不说教、走心地让孩子懂感恩?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的孝悌礼义,还是西方提倡感恩。其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观念,就是知恩图报。我们都知道,感恩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品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因此,家长们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感恩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但我发现,目前市面上那些打鸡血型的感恩教育,以及家长们常用鸡汤式的教育方法,说是感恩教育,但实际上和感恩没有什么关系。不仅没让孩子学会感恩,反而还造成了不少问题。

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来盘点下,那些有毒的感恩教育。

两种错误的感恩教育方式

第一种有毒的“感恩教育”,是用亏欠感让孩子感恩。

这种感恩教育,因为强大的煽动力而很有市场,经常出现在中小学校园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类似这样的视频,甚至是和孩子一起亲身经历过这个场面。

一位号称自己是感恩教育大师的专家在讲台上情绪饱满,唾沫横飞。激动地告诉台下的孩子“你们的父母有多辛苦!多伟大!你们有多不懂事,多糟糕知道吗!”再配合上伤感的音乐,引得全场痛哭,孩子们撕心裂肺地哭完后回家给父母又是捶背,又是洗脚,甚至是磕头道谢。

这种感恩教育,看似很有感染力,效果立竿见影。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激起孩子感恩的心,只是用煽动情绪的话给孩子制造了亏欠感

不信你看看那些哭完回家给父母们洗脚的孩子们,他们过了一星期后还会这样做吗?这种亏欠式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冒牌“感恩大师“的常用伎俩,不少父母也喜欢使用。

举个例子,亮亮妈妈教训亮亮到气急败坏时,就会面红耳赤地叱责他:

“我每天早出晚归上班,赚钱养活你真是累死了,你再看看你,不好好学习,上次的考试又退步了!真是一点都不会体谅父母,不懂得感恩!”

这番话说完,亮亮羞愧地低下头,颤抖地回答“对不起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下次不这样了。”

我想问问大家,亮亮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并没有。

妈妈这样的教训不会让亮亮学会感恩,而只是让亮亮感到亏欠羞愧、并且自尊心受伤。

亏欠式的感恩教育,看似很快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感恩、报答。但实际上,只是给孩子制造了亏欠感,强迫他们承担“偿还”的责任。亏欠并不是感恩,感恩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愉快的,而亏欠的背后是羞耻、愧疚、悲伤的。如果总是使用这样的感恩教育,不但不会让孩子学会感恩,反而会让孩子长期生活在羞愧之中,感到自卑。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二种感恩教育,它的毒素要比第一种轻一些。但是与感恩无关,只是一种礼节、礼貌的教导

当孩子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收到礼物时。要是父母在场,一定会在旁着急地催促孩子:

“拿到别人东西要记得说什么呀?”

“你记得买个礼物回赠给他!可别欠人家人情” 。

父母说完,孩子就轻飘飘地说上一句:“知道了。”这种礼节性的应答和回报也不是感恩,只是一种礼貌。

感恩是由衷、发自内心,不需要父母的提醒;而礼貌则是礼仪性的应答。当然礼貌很重要,这种礼仪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可是当我们向孩子一遍又一遍强调“你们要懂得感恩”、“要懂得回报,礼尚往来”时,孩子很可能只学会了礼貌却学不到如何由衷地感谢。

为什么孩子会“不懂感恩”?

所以呀,感恩教育不是提醒孩子“这个时候你应该感恩了”,更不是批评孩子“你为什么不懂得感恩”,让孩子感到亏欠。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激发孩子的感恩之情,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表达感恩。

很多儿童之所以“不懂感恩”,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没有拥有“感恩”的这个情绪,而是他们与施恩者之间的情感通道没能打通

通常来说,孩子不懂感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这三点:

  • ①感觉不到恩惠;

  • ②认识不到别人的付出;

  • ③期望与现实相悖”。

如果我们从这三个关键出发,就能帮助孩子真正地掌握感恩这项能力。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真正的感恩教育怎么做?

下面,给大家几个做感恩教育的几个建议。

第一步,满足孩子真实的需求,更容易让孩子感恩。只有孩子能够感受到别人给自己的恩惠,他们才会有感激的心。如果对方确实付出了,但在孩子们的眼里自己并没有得到什么帮助,甚至还认为是害了自己,自然就不会感恩了。

举个例子:妈妈一大早起来就给小丽准备了早餐,忙了一小时后叫小丽起床,小丽一起床发现要迟到了,哪顾得上吃早餐,匆匆忙忙换好衣服准备空腹去上学。妈妈要求必须吃饭,但小丽觉得吃完早饭肯定就要迟到了,所以拒绝了妈妈的要求。因为这件事,两人还大吵了一架。

在这个冲突中,妈妈确实是关心了小丽的身体,担心小丽会因为没吃早饭而饿着肚子上课。但对于小丽来说,在这个场景中,她真正想要的关心,是妈妈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着急,并且帮助她按时上学,避免因为迟到而被惩罚。妈妈给的关爱和孩子的需求错配了,所以她看不到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甚至是责怪妈妈

大家也可以试着想一想,当你生日收到礼物时,你最想感激的是送给你早就想要的那个礼物的人,而不是送了只是贵重礼物的人。

所以呀,要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在付出前多观察、多问问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再去施恩,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第二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施恩者的付出。

我们中国的家长在付出时常常会表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默默付出不表达”,把对孩子的好藏起来,比方说“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故事,明明是妈妈愿意付出,把好的让给孩子,却说成是自己喜欢。

另一种是“夸大付出要求回报”,也就是前面我们说到的让孩子感到亏欠。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到别人的付出呢?

两个方法:

  • 首先,让孩子自己直接体验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角色互换。

很多妈妈都像一个不停的陀螺一样为着家庭操劳付出,但孩子却习以为常觉得妈妈就应该这样,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这时候如果直接邀请孩子来体验妈妈的日常,她一定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妈妈的付出。

当孩子经历了早起出门买菜,准备早饭,再陪妈妈一起打扫卫生,收纳客厅等等大大小小的琐事之后,不用言语说明,孩子都能深刻地理解妈妈的辛苦付出。

  • 第二,帮助孩子间接体验付出的代价。

就拿《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故事来说,如果妈妈能够明确告诉孩子她的付出,大方地告诉孩子,“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给你分享最好的”。而不是用“我喜欢”这样的话搪塞,他们之间的遗憾也会更少一点。

  • 第三,帮助儿童理解施恩者的动机。

孩子会观察对方帮助自己的动机,再给到相应的反馈。之前有个家长和我抱怨,“我家孩子可真是吃里扒外,我天天给她洗衣做饭她都没和我说谢谢,去邻居家阿姨住了一天,回来就和我说这个阿姨有多好,还让我给她送点小礼物!”

其实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心理学研究得出结论:人们更容易对陌生人产生感恩之心,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期待陌生人给自己付出什么,所以他们的付出更容易激起我们的感恩。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过去是否和孩子说过”我对你这么好,你要怎么对我呢?下次考个好成绩吧!” 当施恩加上条件,孩子就很难产生感恩之情来。听完这句话,孩子的内心活动可能是:“你对我好,我好好学习,我们就扯平了。”

家长一方面要坚持“施恩莫望报”,无条件地去爱孩子,不要在“爱”的前面附加各种条件。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多引导孩子做思考别人动机的训练,当孩子得到别人帮助时,可以问一句“宝贝,你觉得她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别人帮助自己的动机。

所以呀,要教会孩子感恩,既不是靠提醒催促,更不是用批评来制造亏欠。帮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收获,理解别人的付出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感恩之心。只要做到这些,生活就是孩子学习感恩最好的练习。

(本文作者:托德老师、小本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