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红利的本质

《时间的朋友》(2019-2020)跨年演讲里,罗老师提到一个词:苟且红利,意思是虽然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他们比同样的人提供更优的产品和服务,他们能够获得更多一点收获,即在同类工作中,有人通过稍微比其他人往前一点点,享受到的那个红利,就是苟且红利。
罗老师举了一个网约车司机的例子:司机在距目的地300米左右结束订单(提出请罗老师给五星好评)、告诉罗老师使用快充数据线、末了司机还递给罗老师一张名片,表示司机就住在罗老师小区附近,嘱咐罗老师任何时候要用车都可以打电话……实际上,正常的思维来看,这个司机会比大多数的同行更为突出,挣得更多。工作关系,我经常使用网约车(事实上,我现在基本上不用出租车),经常也会有给我印象深刻的司机:如下雨时撑伞帮我取行李并送至室内、一路给我介绍当地好玩的景点、好吃的餐饮、当地特产、甚至会把以前攒的过路费发票都给我(时间关系,很多时候都没要高速过路费发票,而报销的时候需要用到)……同样,我也碰到过带我绕路、兜圈的少数司机,对于前者,给5星好评是基本的,通常我还会通过APP发红包给司机,而后者,我除了投诉外,还会拉黑该司机(永不乘坐)……
事实上,在一个各行各业都处于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客户变得越来越挑剔,而同类供应商里谁的产品创新更多一点点,服务更好一点点,久而久之就能够脱颖而出。最近,我为广东某地级市某企业提供战略服务,在初步了解他们优势过程中,企业所有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一点:服务的效率、响应的速度,他们进一步解释,尽管现在许多央企、省属大企业来我们这里抢市场,而始终抢得不多,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能够在2小时内应对客户要求并做出反应,赶到现场,而央企、省企的技术人员再怎么快,辗转到我们这里在也要24小时……同样地,我2017年服务过一个小企业,尽管该企业规模不大,却经常的“蚍蜉撼大树”——在与诸多大型企业竞标中脱颖而出,最根本的原因是这家企业注意细节、服务到位、专业过硬,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据说华为当年打败国际巨头爱立信,所依赖的杀手锏是“贴身服务”。
如果说要给企业找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创新大概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同一行业里的企业要想有大的创新,这相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难,华为2016年投入手机研发的科研人员数量是1.2万人(同期的小米是200人,其它品牌更少),绝大多数企业难以有华为这样的实力,类似地,微软的surface电脑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到今天才获得较多消费者的认同,这要是一般企业恐怕早就夭折了(没有财力持续投入)……既然不能够有大的创新,小创新则势在必行。网传,2019年已然非常艰难,2020年将更为艰难,企业乃至我们个人要如何应对2020年呢?我想,前文提到的苟且红利或者可以是我们的战术之一。
《人生十二法则》里指出,我们的今天和其余每一天都是由无数小的选择和行动构成的,我们应试着把其中一两件事做得更好,以获得额外的红利。在我看来,我们一开始可以把目标定得小一点,量力而行,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负担。实际上,就个人而言,到今天晚上为止,我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比早上有一丁点进步就可以,企业也如此,今天的服务(产品)能够比昨天进步一丁点就可以。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么做有点傻,但是没关系,明天还这样做,后天,大后天,一直持续做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比较基线会神奇地提升,就像复利一样。坚持三年,我们的状态将会完全不一样,然后我们就可以设定更大的目标,更远大的理想,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的视野也会跟着清晰起来,并逐渐能够看清世界。
实际上,很早以前,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的颠覆性创新理论,其本质就是很多创新都是从不起眼的小处做起的,逐步积累自己的能力、经验及财力,持之以恒,最终放大格局,进而颠覆大品牌、高技术、大玩家。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总在立各种FLAG,而最终很多的FLAG都是三分钟热度,在我看来,我们倒不必一开始定许多高大上的目标,更不应一直停留在定目标的“思考”阶段,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把服务做得更好一点、产品品质更高一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到位一些,立即行动以逐步获得下一波红利——苟且红利。如乔布斯所言“做事的人和做梦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会立即行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培训师、商业作者。擅长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最新专业著作《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各大电商网站及书店热卖,欢迎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