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袁之争的偶然性:运气决定胜利者是谁

汉末争雄,袁绍和曹操乃是其中枭杰,说起来,袁绍无论从各方面都是最有可能取得胜利的,不仅仅因为袁绍是汉末关东群雄的领袖,名望最高,众皆顺服,而且他所控制的冀州户口最多,粮食最为丰饶,乃是东汉时代最为繁饶的州,且未经历战乱——他的经济、人才、军事硬实力是远强于曹操的。
而且,曹操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袁绍的小弟甚至下属,譬如曹操与陶谦交战时,袁绍派部将朱灵帮曹操作战;曹操与吕布交战时,袁绍派人给曹操送粮食送人,最终把吕布、张超联军熬败了;甚至曹操迎汉献帝去许都,其中也有袁绍委托部下徐勋支持的成分。正因为这样,当汉献帝封给曹操的官职大于袁绍时,袁绍是非常愤怒的,说“曹操这小子,好几次赖我救他的命,现在竟然坐到我的头上了。”
不过,当袁绍击败公孙瓒,拿下青州和幽州后,曹操也击败了徐州的吕布——吕布与公孙瓒都是死于199年。两个巨头都扫清了身边最危险的敌人,也为双方的决战拉开了序幕。第二年,也就是200年,曹袁官渡之战爆发。
其实,官渡之战尽管曹操打得非常好,但曹操的胜利是离不开运气的,或者说离不开袁绍的偶然性低级失误——如果不是审配抓了许攸的家人,如果不是许攸怀恨夜投曹操,并把袁绍乌巢粮食的机密泄露给曹操,曹操实际上是没什么机会的,因为当时曹军粮食已经无法支持,胜利几乎没有希望,再过几天就不得不因缺粮而败退——若非如此,曹操也不会孤注一掷亲自带兵五千去袭击乌巢淳于琼军队,从后来战斗的激烈危险程度来看,这纯粹是曹操最后的一赌,风险极大,却也别无他法。
但不管怎样,曹操终究打赢了官渡之战。问题是,即便曹操赢得了这场战役,袁绍的兵力和人力依然要明显强于曹操,假如袁绍不死的话,很难想象袁绍会耗不过曹操,哪怕是曹操在随后的仓亭之战又打败了曹操。
接下来,曹操运气更好的是,与他同龄段的袁绍竟然在一年多后病死了,留下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在明争暗斗中掌管局面。
然即便如此,曹操依然无法打赢袁氏阵营。袁绍死后,曹操第一次率军进攻河北时,在黎阳被袁军打败,损失不小却收获于无,连袁氏盟友刘表都写信赞扬袁氏兄弟的胜利,称其兵马强壮,唯需和睦相处。
这时候,就是曹操第三个运气了,或者说袁绍生前更致命的失误了。袁尚和袁谭在曹操败退后,陷入了兄弟争权的残杀,袁谭引入曹操助阵,联合曹操把弟弟袁尚赶出了冀州,然后袁谭再与曹操在南皮决战,即便是这样,曹操这场战役也只是先败后胜,侥幸而已,史书记载,当袁谭战死后,曹操陷入狂欢,亲自敲鼓吹号,在马上跳舞,自称万岁,大约是那个时候,曹操终于相信自己能够击败最强大的袁氏,取得天下了。此战之后,袁氏家族的幽州、青州部队才开始纷纷崩溃投降。
说起来,袁氏可惜吗?
其实这就是运数,运数大于人算,当袁绍在官渡之战许攸叛逃的前夜,他一定认为自己是必赢的,因为双方的粮食供应能力和军力对比,决定了自己看上去不可能输,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粮食基地乌巢情势会迅速落到曹操的手里。
事实上,袁绍的崛起也是一部乱世传奇。他是袁家的庶子,论政治基础其实是不如他的亲兄弟嫡子袁术的,但袁绍竟然能够后来居上,成为袁家新一代中的代表,曹操当时只是他的追随者,袁绍蜗居在河中,竟然能够出其不意,控制冀州,反客为主,公孙瓒原本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他竟然以弱胜强击败了公孙瓒,最终迅速控制四州,其实他的能力并不差。同时代的传记《汉末英雄记》中对袁绍能力描述其实不低。
你不能不去想象,如果没有许攸叛变,如果袁绍对待机密参与者更为谨慎,或许历史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但天命无情,历史最终青睐了曹操,而文人也将“羊胆鼠质”的评价赋予了袁绍,这不就是一种成王败寇的悲叹吗?但命运就是这样,没有反悔痛苦的余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