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与死——从中医和道家的角度
生固然可喜,死亦无所畏惧。有生就有死,有死也就有生。所以,看淡生死,顺应自然,方为合道。
我们活着,是生;当活到一定程度,生命的阳气慢慢熄灭了,此时生机泯灭,是谓死。
死亡是终极的生命危机,是人类生存所面对的最大困惑,是古今宗教、哲学、人文艺术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人人畏死而求生。从中医来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与死呢?
一、有生就有死
万类生命有生则有死。在先贤的眼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万物皆有始终,“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养生,首先应该正视生死,这是养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只有正视生死,才会不畏死。恐入肾而伤肾,对死不恐惧,也就不会伤肾。而肾为先天之本,越是恐惧死亡,越会伤肾,越是死的更快。
生活中可见,有的人体检发现了癌症,瞬间就面色青白,恐惧悲观。有的人甚至三天就吓死了。不少人因为恐惧癌症,结果没能死了癌,却早早地死于恐惧,实在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疾病有可治,有不可治,我们只需要静心尽力去治,至于结果如何,不妨交给上天。不要希望医生能救命,很多时候医生只能治病,却无力救命。命运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医生无力改变。
二、死是平等的
先贤有谓:“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有等级差别,死则一律平等。
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最终都免不了死亡。可以说,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养生,希望自己长寿,但也要认识到,生命有其规律,也有其周期。
三、天寿是120岁
既然人不能无限地活下去,那么,人最多可以活多久呢?或者说,生命的极限是多少年呢?
关于人的极限寿命,《尚书·洪范》说:“一曰寿,百二十岁也。”《黄帝内经》说:“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佛在《佛说长寿灭罪经》中认为:“尽其寿命,满百二十”。另外,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120岁,与圣贤记载的天年寿命惊人地一致。
人的寿命是由什么因素所决定的?有人说,与细胞分裂相关,人的细胞分裂在120岁就不再分裂了;有人认为与与父母的阴精阳气为准,古人讲“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我认为,与天地日月的运行规律相关。天地阴阳变化,60年为一周期,即是一个甲子循环。人生天地之间,最多可持续生存两个甲子循环,即120岁。可以说,120岁即是人的天寿。
三、善终
俗话讲“五福临门”,是谓吉祥。何为五福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五福之中,一三五皆与医学相关。长寿需知养生,以“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为最高法则;康宁则需见病治病,无病预防,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依据;善终虽指善报,但亦与健康相关。
关于“善终”。我的理解是:一则,得享高寿;二则,自然死亡,是因衰老而死,而不是死于疾病、自杀、车祸、战争、水火灾难等等;三则,死前未经医疗干预,特别是没有经过医疗抢救;四则,死前心中明白,清静,不恐惧,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若能达到这个境界,人生不虚此行。
四、出生入死
对每个人来说,生、死是一种不能把握、瞬息万变的存在状态。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出生,也无法规划自己的死亡。
生与死既是相对的,也是相即的。老子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如下:若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正处在“生”之道。其表现为平和、安宁,身无健康之虞,心无尘劳之累,是之谓“生之徒”。这类人往往心身和谐,享受生命。
另一类正处在“死”之道。表现为身心焦虑,精神无依,是之谓“死之徒”。这类人往往心身失和,陷入各种怨恨恼怒烦等痛苦之中,活的很累。
第三类是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这类人既贪生,又畏死,但不知如何养生,甚至时时“动之死地”,即因一念之差,导致万劫不复,从“生”之道趋于“死”之道。
这里老子所谓的“十有三”并非确指,而是提出了人类生存的三种状态。大体说来,一类是偏于有生(福、正)的状态,这类人往往是有福之人,也是有智慧之人,他们懂得追求生命的真正意义,因此,能享受生命的快乐。
一类是偏于有死(祸、反)的状态,他们往往没有智慧,不知道养生,也不知道修身养心,每天陷入各种痛苦与麻烦之中,活的很累,甚至罹患大病,生不如死。
最后一类则属于因苛求生的或正面的状态太过反而趋入死的负面的状态。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是属于此类的。他们都想求生,但不知道何为正确的求生方法,不知道内求,却依赖体检或医疗来维持生命。虽然他们暂时还健康,或暂时还有福报,但一念之错,就可能因此而患病,甚至转入各种痛苦之中。
五、如何避免出生入死?
为什么人们总在“出生入死”的过程之中呢?
因为人人都害怕死亡,人人都想要活得富贵长久。有人追求世间的名利,有人贪图世间的享乐,每个人都为自己存在的更有价值费尽心神。没有得到的,一直在努力;已经得到的,希望长久保存。
正是人类的愿望,或者说欲望,导致了尔虞我诈,征战杀伐,弱肉强食。求生的心念越强,为己的私心越重,生与死在不断的交替中伴随人类的命运。
如何才能避免出生入死呢?老子认为,如果能善摄生,就“无死地”。我的理解是,要想不入死境,或说不入绝境,就要按照“道”的存在方式,在自然、无为、柔弱、处下、不争的道家哲学里步步求生。
老子教导我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周易》亦讲“满招损,谦受益”,要避免走向死道,就要避免过满、过锐、过骄,避免“极”、“壮”,就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懂得“止”和“谦”。如此,就可以“无死地”。这就是老子教给我们的柔弱不争的处世智慧。
我的理解是,守住本心,顺应阴阳。不妨以《内经》所讲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为原则,不妄求,不过度,低调中庸,修养身心,使心神安和而怡然,不因物喜,不因己悲,看淡生死,减少欲望。
作为中医人,我们不畏死,我们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涵养生命,我们会自觉地遵守天地和人生的规律。“不悦生、不哀死”,死亡不过是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没有对人的形态的留恋,更没有悲叹。如果能象庄子这样想通生死,达到豁达自然的境界,那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又何需恐惧呢?!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选择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