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我们和孩子都是凡人,不必苛求完美 2024-07-31 01:23:58 本文来自李焱老师往期读书会录音 学员: 《内在的探索》说婴儿在本体状态,本体状态不是代表着爱和能量吗?都是好的东西,为什么《巨婴国》说精神上保留婴儿般的状态就是巨婴,是不好的?李焱老师:《内在的探索》说婴儿期是在本体状态,我们就以为是全然的绝对的在本体,这是我们思维的简单化和绝对化。一个人是多层次的,有显性的部分,有隐性的部分。当婴儿出生的时候,带着过去的业力,是隐性的人格结构,此刻并未显露出来,也还未启用。由于此刻人格没有启用,婴儿显示出来的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能量状态,这个浑然一体,就好像天地浑沌未开的状态,在身心方面有较高的合一性,所以《内在的探索》说它是一个本体状态,只是为了表述方便,没有细致去区分。当婴儿长到几个月后,心智一点点发展,合一性就逐渐失去了,随着他的长大,身心开始分裂,人格逐渐成型并取得掌控权。所谓“婴儿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这句话是错的,婴儿不是一张白纸,他带着天生的性格倾向性,带着前世的业力来到这里。否则,我们研究星盘干什么?出生时的婴儿,已经拥有一个人格的基本能量结构了。就好像一颗苹果的种子,它已经包含了成为一棵苹果树的所有基因信息,即使这颗种子现在还没有发芽。这个人格的能量结构,有一部分是个性的,有一部分是共性的。《巨婴国》讲的人格的发展,讲的是集体潜意识,人格共性的那部分,它是如何发展的。随着岁月的增长,一个人又会经历专属于他的人生事件和境遇,在天生的各种性格特征中,有的被强化,有的被削弱,形成他个人独特的心理感受和惯性反应,从而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比如说,两个处在同样年龄的孩子,他们对同样的事件反应可以是完全不同。如果有一天,这两个孩子都被老师留下了,责骂了一通。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深深地受伤,沮丧低落,而另外一个孩子则可能是,老师一骂完,开开心心跑回家,开始继续玩耍。为什么?这就是他们天生的个人性不同。个人性不同,就意味着:两个人在同样的环境中生活,仍然会成长为性格各异的人。许多孩子在同一个班级上课,有学得好的,有学得不好的,这些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先天的倾向性,不擅长做的事,意识的盲区等。一个人在生活中,假如环境给到他一百万个信息,他只能接收十万个信息进入大脑。是哪十万个信息留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他自身的业力来决定,他意识的过滤网决定的,不是你(妈妈)决定的。所以,你看得到的信息,他可能会忽略。学生: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没有把他教好。李焱老师:在根本上是他的业力决定的。如果我内在天生有某种倾向性,喜欢把自己当受害者的倾向性,那么,老师骂了我,我立刻觉得我好委屈,我好可怜,我好恐惧,老师好凶……一堆的情绪就出来了。如果没有机会释放和表达,这个负面情绪就会被积压在我身体里面。你可以说创伤是老师造成的,但是老师只是外因,在更深的本源上,是他自身业力造成的,情感模式造成的。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把自己当受害者的模式,他可能表现为:人家骂了我之后,骂了就骂了呗,骂完了,这个事就过去了,心里不以为然。虽然这样的孩子比较少,但我们也能看到这种例子。 既然孩子的状态有很多先天的影响因素,做妈妈的就需要明白两件事:一个是,妈妈们要留意自己的内疚感,一旦看到孩子有些什么缺点或过激言行,就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造成的。这个时候,妈妈容易在愧疚感支配下,产生冲动,很想立刻把孩子的行为压制下去,把缺点纠正过来,以安自己的心。可是,被愧疚感支配的妈妈,往往态度不好,很不耐烦,容易以指责的语气去要求孩子,引起孩子天然的反感,这样的互动和沟通必然会失败,许多烦人的唠叨、琐碎的怒气,就此生起,事情并未得到改善。拥有觉察力是非常必要的,看清内心冲动升起的深层动机,看清内心的愧疚扭曲成的愤怒,在那一刻,看清楚就能让这一切恶性循环的冲突都停止下来。第二,妈妈还要留意“用孩子的完美来彰显自己成功”的内心动机,这个动机会假借“我都是为你好”的说辞而行动。爱孩子,就要尊重每个孩子先天的不同,而不要用一个完美的标准(所谓邻居家的好孩子标准)来苛求自己的孩子。如果班上有某个孩子数学特别好,而你的孩子数学不好,你不要随便怪责在孩子头上,认为孩子不努力。如果朋友的孩子弹钢琴到十级,洋洋得意向你炫耀,你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多才多艺而心生懊恼。……凡此种种的比较模式,都是妈妈需要觉察并消除的心态。这些攀比的心思活动,只会让妈妈们倍感焦虑,有意无意向孩子施加各种不适当的压力,无视了每个孩子先天的差异,强迫孩子向完美看齐。 但事实是,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凡人,是不完美的,也永远不会真的完美。有人说,成功的人就是把短板补齐,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迫于父母威慑而做出的补齐短板的努力,既无趣又挫败,伤害了孩子的自发性,增加了孩子厌学的感受,长期来看是完全得不偿失的。家长要改变心态,真正的困难在于把自己从焦虑不安的生活中解脱出来。随着时代的演变,我们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进入追逐财富的疯狂高速路上,四十年前的贫穷艰难的生活印记一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作祟,让社会大众像笼中老鼠一样,被贫穷的恐惧驱赶着拼命奔跑,却不知停步。事实上,大多数城市人已经不再需求一个温饱,而是陷入了价值观的混乱之中,他人的成功标签、各种炫富、各种奢侈却多余的消费,把人内心的宁静平和给夺去了。如果家长陷入这样追逐不停的模式而不自知,那么,极大可能会把这种追逐的压力和焦虑再加诸孩子身上,借着“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理由而毁掉孩子的童年,也毁掉了孩子建立一个健康人格的基础。有一个真相很简单,家长却往往视而不见:我们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可能不会成为“人上人”,只会是社会中平凡的一员。即使孩子有着卓越的天赋,也还要看命运之星是否眷顾。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习俗观念下,设定不符合客观现实的目标,一心一意要孩子出人头地,这是家长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意带来的焦虑,妄图让孩子来实现自己不甘平庸的梦想。有个段子说,最令人讨厌的家长,就是自己在鸟窝里飞不起来,却不断催促孩子要“飞得高高”的。把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责任强加在下一代身上,这是怯懦,不敢承担自己的平凡。 赞 (0) 相关推荐 在关系里 我们都是那个不敢说真话的小孩 最实用的心理疗愈&最落地的身心灵平台 文: 凡默(斑马) 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咨询师 塔罗师|资深占星探索者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完全活在一个本体中,全然的爱.全然的信任,就是一种 ... 攻击vs.敌对 案例:小张的家境比较富裕.爷爷.奶奶年轻时都是做生意的,创下了许多企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后.他们的企业由爸爸妈妈来经营.小张小时候在家里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可把孩子 ... 矫情?装病?不,她是真的病了…… 一位17岁的来访者小鱼,她小学时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完全不用父母操心. 后来小升初没考好,她进了一个普通的初中,自尊心很受打击. 好不容易努力考到了重点高中,从高一开始,她的成绩一路滑坡,现在是年级倒 ... 教育的真相: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家庭发展研究会 河南省家庭发展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宗旨为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幸福的社团,承接政府各级相关项目和课题,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训,家庭成员能力提升定制,组织相关论坛.展览,受政府委托 ... 不爱跟别人玩,就是不合群?孩子不合群的真相,80%的人都不知道 文:CC爸妈 ID:cc-bama 前两天有个留言: 我最近特别心烦,自己的孩子不爱跟别人一起玩. 一次幼儿园班级有开放课,大人可以陪同上半天课,我发现,课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是三五个聚一起玩,只有 ... 【情感空间】教育的真相: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情感空间] 教育的真相: 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过程, ... 10个孩子7个近视!关于孩子视力的真相,每个爸妈都应该知道 作者:主创团·陌菲 迎来了开学季,奋战在陪娃一线的老母亲们终于能喘口气了. 假期里,无论是和娃鸡飞狗跳的"作业大战",还是斗智斗勇的日常互怼,都会让无数老母亲焦头烂额: 过 ... 每次考试后,孩子都说“太粗心了,其实我都会”真相却是…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每当孩子考试考砸了时都会这么说,这次考试没认真,太粗心了,其实我都会做,下次一定做对. 真的如孩子说的是粗心吗?其实不然,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呢?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跳水运 ... 青春期孩子“越管越反”,BBC高分纪录片揭露真相:原来,我们都低估了父爱的力量 作者:主创团·素宁 孩子青春期的"疾风骤雨", 需要爸爸的耐心陪伴来安抚缓和 李玫瑾教授在<孩子成长公开课>节目中,讲述了一个警察爸爸和叛逆儿子的故事. 这位警察爸爸向 ... 那个把6个孩子都送进哈佛耶鲁的妈妈,揭示了教育的真相 壹 2020年的开端,注定令人难忘.一场疫情,让武汉悲壮,举国难安,如今更是令全世界告急. 华夏儿女,再一次众志成城,共同抗击肺炎病魔.而这其中,更是有一大批年轻的孩子们. 最近就被这样一个美丽的九零 ... 干货分享|揭秘潜能开发的真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偶然看到这条微博,邹市明的儿子轩轩做了一次多元智能基因分析,原来轩轩小朋友的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是最强的,冉莹颖笑称看来不能子承父业了,要培养轩轩做主持人~ 上个月美国华裔教育家潘若莎女士在青青莲子的3 ... 蒜香鸡翅的正确做法,不用油炸,蒜香浓郁,老人孩子都爱吃! 蒜香鸡翅的正确做法,外焦里嫩,蒜香浓郁不发苦,老人孩子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