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我们和孩子都是凡人,不必苛求完美

本文来自李焱老师往期读书会录音

学员:

《内在的探索》说婴儿在本体状态,本体状态不是代表着爱和能量吗?都是好的东西,为什么《巨婴国》说精神上保留婴儿般的状态就是巨婴,是不好的?
李焱老师:
《内在的探索》说婴儿期是在本体状态,我们就以为是全然的绝对的在本体,这是我们思维的简单化和绝对化。
一个人是多层次的,有显性的部分,有隐性的部分。当婴儿出生的时候,带着过去的业力,是隐性的人格结构,此刻并未显露出来,也还未启用。
由于此刻人格没有启用,婴儿显示出来的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能量状态,这个浑然一体,就好像天地浑沌未开的状态,在身心方面有较高的合一性,所以《内在的探索》说它是一个本体状态,只是为了表述方便,没有细致去区分。
当婴儿长到几个月后,心智一点点发展,合一性就逐渐失去了,随着他的长大,身心开始分裂,人格逐渐成型并取得掌控权。
所谓“婴儿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这句话是错的,婴儿不是一张白纸,他带着天生的性格倾向性,带着前世的业力来到这里。
否则,我们研究星盘干什么?
出生时的婴儿,已经拥有一个人格的基本能量结构了。就好像一颗苹果的种子,它已经包含了成为一棵苹果树的所有基因信息,即使这颗种子现在还没有发芽。
这个人格的能量结构,有一部分是个性的,有一部分是共性的。
《巨婴国》讲的人格的发展,讲的是集体潜意识,人格共性的那部分,它是如何发展的。
随着岁月的增长,一个人又会经历专属于他的人生事件和境遇,在天生的各种性格特征中,有的被强化,有的被削弱,形成他个人独特的心理感受和惯性反应,从而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比如说,两个处在同样年龄的孩子,他们对同样的事件反应可以是完全不同。如果有一天,这两个孩子都被老师留下了,责骂了一通。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深深地受伤,沮丧低落,而另外一个孩子则可能是,老师一骂完,开开心心跑回家,开始继续玩耍。
为什么?这就是他们天生的个人性不同。
个人性不同,就意味着:
两个人在同样的环境中生活,仍然会成长为性格各异的人。
许多孩子在同一个班级上课,有学得好的,有学得不好的,这些是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先天的倾向性,不擅长做的事,意识的盲区等。
一个人在生活中,假如环境给到他一百万个信息,他只能接收十万个信息进入大脑。是哪十万个信息留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他自身的业力来决定,他意识的过滤网决定的,不是你(妈妈)决定的。
所以,你看得到的信息,他可能会忽略。
学生: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没有把他教好。
李焱老师:
在根本上是他的业力决定的。
如果我内在天生有某种倾向性,喜欢把自己当受害者的倾向性,那么,老师骂了我,我立刻觉得我好委屈,我好可怜,我好恐惧,老师好凶……一堆的情绪就出来了。
如果没有机会释放和表达,这个负面情绪就会被积压在我身体里面。
你可以说创伤是老师造成的,但是老师只是外因,在更深的本源上,是他自身业力造成的,情感模式造成的。
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把自己当受害者的模式,他可能表现为:人家骂了我之后,骂了就骂了呗,骂完了,这个事就过去了,心里不以为然。
虽然这样的孩子比较少,但我们也能看到这种例子。
既然孩子的状态有很多先天的影响因素,做妈妈的就需要明白两件事:
一个是,妈妈们要留意自己的内疚感,一旦看到孩子有些什么缺点或过激言行,就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造成的。
这个时候,妈妈容易在愧疚感支配下,产生冲动,很想立刻把孩子的行为压制下去,把缺点纠正过来,以安自己的心。
可是,被愧疚感支配的妈妈,往往态度不好,很不耐烦,容易以指责的语气去要求孩子,引起孩子天然的反感,这样的互动和沟通必然会失败,许多烦人的唠叨、琐碎的怒气,就此生起,事情并未得到改善。
拥有觉察力是非常必要的,看清内心冲动升起的深层动机,看清内心的愧疚扭曲成的愤怒,在那一刻,看清楚就能让这一切恶性循环的冲突都停止下来。
第二,妈妈还要留意“用孩子的完美来彰显自己成功”的内心动机,这个动机会假借“我都是为你好”的说辞而行动。
爱孩子,就要尊重每个孩子先天的不同,而不要用一个完美的标准(所谓邻居家的好孩子标准)来苛求自己的孩子。
如果班上有某个孩子数学特别好,而你的孩子数学不好,你不要随便怪责在孩子头上,认为孩子不努力。
如果朋友的孩子弹钢琴到十级,洋洋得意向你炫耀,你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多才多艺而心生懊恼。
……
凡此种种的比较模式,都是妈妈需要觉察并消除的心态。这些攀比的心思活动,只会让妈妈们倍感焦虑,有意无意向孩子施加各种不适当的压力,无视了每个孩子先天的差异,强迫孩子向完美看齐。
但事实是,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凡人,是不完美的,也永远不会真的完美。
有人说,成功的人就是把短板补齐,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迫于父母威慑而做出的补齐短板的努力,既无趣又挫败,伤害了孩子的自发性,增加了孩子厌学的感受,长期来看是完全得不偿失的。
家长要改变心态,真正的困难在于把自己从焦虑不安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随着时代的演变,我们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进入追逐财富的疯狂高速路上,四十年前的贫穷艰难的生活印记一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作祟,让社会大众像笼中老鼠一样,被贫穷的恐惧驱赶着拼命奔跑,却不知停步。
事实上,大多数城市人已经不再需求一个温饱,而是陷入了价值观的混乱之中,他人的成功标签、各种炫富、各种奢侈却多余的消费,把人内心的宁静平和给夺去了。
如果家长陷入这样追逐不停的模式而不自知,那么,极大可能会把这种追逐的压力和焦虑再加诸孩子身上,借着“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理由而毁掉孩子的童年,也毁掉了孩子建立一个健康人格的基础。
有一个真相很简单,家长却往往视而不见:我们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可能不会成为“人上人”,只会是社会中平凡的一员。即使孩子有着卓越的天赋,也还要看命运之星是否眷顾。
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习俗观念下,设定不符合客观现实的目标,一心一意要孩子出人头地,这是家长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意带来的焦虑,妄图让孩子来实现自己不甘平庸的梦想。
有个段子说,最令人讨厌的家长,就是自己在鸟窝里飞不起来,却不断催促孩子要“飞得高高”的。
把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责任强加在下一代身上,这是怯懦,不敢承担自己的平凡。
(0)

相关推荐